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证严法师  2012/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受而定。若是站在感恩的角度、抱着知足惜福的心境,那么每天所看到的一切,都会是很美的景致。因此,我们要时时保有一颗感恩与知足的心。

依教奉行 舍去悭贪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说法时,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吵杂声,佛陀就对阿难说:「你出去看看外面的声音是怎么回事?」阿难走到外面时,看到一位驼背、拄着拐杖的老人,一直要求守门人让他进去见佛陀一面。

守门人告诉他:「佛陀现在正在讲经,你老人家耳朵重听,佛陀讲经你听不懂;而且你走路又不方便,进去会引起骚动。」老人说:「我的年纪这么大,今天若见不到佛陀,以后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请你好心让我进去见佛陀一面好吗?」但是,守门人仍然不肯让老人进去。

阿难听了,便进去告诉佛陀这件事,佛陀慈悲地说:「赶快扶那位老人家进来。」于是,阿难很恭敬地扶老人来到佛陀的座前。老人见到佛陀时很高兴,泪流满面地一直向佛陀叩拜。佛陀问:「老人家,你今年几岁了?」老人用颤抖的手比了两指,说:「两百岁了。」

佛陀说:「你年纪这么大,找我有什么事情呢?」老人说:「佛陀,我到底造了什么业,为什么让我活这么久?从小到现在,我一直过着贫苦且受尽折磨的生活。我真想解脱,但是生死事大,我不能自己改变命运。为什么我的人生会这么贫穷、坎坷呢?」

佛陀告诉他:「一切都是因缘。你过去生原本是一位富有的人,但却视财如命。有穷人来向你乞讨时,你总是吝于布施。所以,你这一生虽然长寿,生活却受尽各种折磨。」老人听了,很惭愧地说:「原来我过去生很悭贪,这一生才会如此贫穷、坎坷!我想请求佛陀收我为弟子,让我尽此生好好忏悔、修行,来生能在年少时就能听闻佛法。」

佛陀说:「修行当然不分老少,年轻人能修行,老人也能修行;从现在开始,你要发愿舍去悭贪、培养喜舍之心,尽量广结善缘。」老人说:「佛陀,我一定依教奉行。」于是,佛陀就让那位两百岁的老人出家,收他为弟子。

知足常乐 幸福人生

看了这则故事,想想一个人活得长寿,日子是不是很好过呢?不尽然!一切烦恼,皆因贪瞋痴而起。例如社会上所发生的抢劫、绑架等事件,歹徒为的是什么呢?大都是因为「贪」。

其实人的生活一餐一、两碗饭就够;身体只需几尺布就能不受寒冻;三尺宽六尺长的床就能睡得很安稳。所以,只要肯认真努力,每个人都可以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要去抢、去偷呢?

我常说:「人生最大的惩罚是后悔。」如果一生从没做过后悔的事,就是最幸福的人;反之,如果心念没有照顾好,贪瞋心一起而做错事,后悔就来不及。

不喊辛苦 只有幸福

我们来到这世间一定要有使命感,要为工作而生活,不要为生活而工作。为工作而生活,就是为人群付出;如果是为生活而工作,人生会很无奈!有很多人才工作没几年,就有职业倦怠症,喊累、喊辛苦;但在慈济世界里,没有「辛苦」这两个字,只有「幸福」。

慈济人不管有多少工作量,大家都很甘愿地投入其中。所以,我都不说他们工作很辛苦,而会说很「幸福!」,他们听到时,也都会自然地回答:「美满!」这就是为工作生活的人生。如果是为生活不得不工作,往往还没开始工作就觉得很累,这是因「观念」不同所致。

一个人若有感恩心,就会懂得回馈;心中有爱,就会造福人群。这样的社会和人生,是不是很美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不在父母身边该如何关心他们

问: 有一个关于养儿防老的问题。在年轻一代,这已经...

清点你的财物

《清点你的财物》作者叫黄云。如果早上醒来,你发现自...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四正勤以精进为体 四念处其实是很难讲的。四念处虽然只...

六种食物可预防延缓痴呆

生活当中可以通过健康饮食预防痴呆,或延缓痴呆的进展...

学会世间上的两种快乐

问: 经常会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对别人好往往结果会...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身边,在我每一...

【推荐】印光大师对老年人的劝诫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推荐】欲望很高的人往往比较愚痴

作为一个菩萨,他不应该这样(贪欲),所以他要常念知...

垃圾车定律

有一天,打算到机场,因时间来不及,因此,我拜托一位...

请衣服吃饭

一休禅师有一位将军弟子,有一天将军请师父吃斋,一休...

隋代高僧道绰大师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祖师叫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呢,跟昙鸾...

美满的婚姻是从善良的心变现出来的

我的一位同学,虽然不算太漂亮,但是妩媚风骚。初一就...

六根的饮食

大自然里,树木花草要浇水,稻谷米麦要施肥,牛羊驴马...

阿那律陀尊者为什么叫做无贫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

万事有因,强求不得

梁武帝在还没有显贵时,曾认识了一位很贫困的人。梁武...

【推荐】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有什么渊源和道理

如今,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在中国民间十分盛行。 在寺...

认识你自己

禅院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去见智闲禅师,诚恳...

宣化上人开示:什么是三障

三障是什么呢?第一报障。第二业障。第三烦恼障。 报...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对仇人没必要产生仇恨

一旦我们在外境上与仇人遭遇,内心的烦恼就会瞬间爆发...

文珠法师《生命寿命与慧命》

一、生命的组织 世间事物,由无而有谓之生,能令生起...

四十八愿中的天人、声闻、菩萨有什么区别

问: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有国中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