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大安法师  2013/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的,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幽深之处,因为八万四千法门是依据众生的根机而加以施设的。从净土祖师的判教,一般把它判为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和净土特别法门。龙树菩萨判为难行道与易行道。他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解释这个阿鞞跋致的地位,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的意思。

我们每一个修行人,面临的第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我们要赶紧得到不退转。不退转是什么位次呢?在圆教破一品无明,初住菩萨才能称为不退转。如果在十信位,从初信到六信位,这些都是进进退退,如空中柳絮。你进进退退,可能动经无量劫,你都不可能得到不退转。我们说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是从不退转开始的。得不退转的方法有难行道,难行道就是靠自己修戒、定、慧、六度的力量断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样断过去。这就像我们要到达一个很远的目标,需要自己步行,一步一步走过去,自己分辨方向,比较难,难行道。自力修行。再就是,要到达那个目标,靠佛力。就好像乘船,扯上风帆,顺着水流,又有顺风,一日千里,很快到达。这是易行道,易行道得阿鞞跋致。

在我们这个时代,靠难行道——自力,来解脱生死问题,甚难甚难!要离开三界,一定要断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要全都断尽才能离开三界。如果断一部分,还没有断尽,都出不去。断见惑的初果,还要七次往返天上人间。得二果,也还得要来一次人间。这对于末法众生来说,是非常难的。

古德比喻,就像蚂蚁爬高山那样地困难;就好像一根很长的竹子,一个虫要一节一节咬破出去,很难。那么易行道,靠佛力。净土念佛一法,靠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可以带业往生。能断见思惑固然好,不能断见思惑也能够靠信愿持名,感通弥陀愿力带业往生,横超三界。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众生唯一出离之道。所以我们了解通途靠自力修行之难,才会更为珍惜靠佛力横超之易的这个殊胜的、圆顿的法门,来一生成办我们无量劫以来难以大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为何易行难信

净宗经典反复申言:净土往生法门是极难信之法。因净土...

慈舟大师的念佛功夫

慈舟上人的禅定功夫,不是坐禅坐出来的,乃是念佛念出...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就是老实念佛人。 老实念佛不容易啊...

胎生是什么因缘而投胎

看四生成就。先看详示胎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

迟早都要成佛,为何还要去极乐世界呢

问: 佛说,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

【推荐】死物上作活计

龙舒居士谈到当时有位长老,叫了明长老。他在为大众作...

不肯坐下的弥陀慈父

我们看阿弥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着的,为什么他不坐?众...

极乐六尘皆说法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有白昼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须要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

同一念佛无别道 远通四海皆兄弟

在《往生论注》中,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是讲阿弥...

当你感知念佛妄念纷飞,这就是一个进步

从这里我们要了解到它是一个过程,如果到了以念佛心入...

大安法师:求往生是否先要做个善人

问: 如果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先要做个善...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

念佛四年,站着往生

谛闲老法师当时在金山当知客。有一天,从家乡来了一位...

九种「作观」戒淫法

念佛法门可以带业往生,但聪明人总是不敢侥幸。台湾妙...

内心有感,外在有应

问:师父您好!我有一个疑问,佛菩萨为什么不在众生面...

海獭的故事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他讲...

文殊菩萨之微妙三德

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以微妙三德,同佛所证故。亦云妙...

老人的三个躬

法庭里座无虚席,开庭审判的是一桩绑架案。犯罪嫌疑人...

从讲八卦到念经持咒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美语刀下能留人。美好的语言...

【推荐】您是选择令人敬爱或是引人厌恶呢

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的公婆让她很烦恼。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