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大安法师  2017/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印光大师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实际上净业三福的第一福——人天福就谈这个问题,这跟儒家文化的内涵非常地吻合。

“念佛之人必须”,印祖用了一个必须的概念,也就是说,能做到这四句话才叫念佛之人,做不到就没有资格成为念佛之人。

首先是要“孝养父母”,在天地之间,对我们最有恩德的是父母,若离开父母,我们的生命都没有了。一个人最起码要知恩报德,所以必须要报答父母的恩德。

孝养父母是必须的,是应尽的义务。我们中国文化也讲“百行孝为先”,还专门有部《孝经》讲孝通神灵,是天之经,地之义,所以我们都要共同做到这些。

“奉事师长”,就是对从小教育我们的师长、有道德的人,要奉事。有世间的师长教育我们做人的道德,教育我们知识技能;有出世间的善知识,教我们解脱之道。对他们都要奉事,代师长之劳,听师长之教诲。

“慈心不杀”,就是要培养慈悲心、仁爱心,具体体现在不杀生。

不杀生在佛教徒看来,首先应当落实在吃长素。如果万一吃不了长素,就吃花素——六斋日、十斋日或者初一、十五吃素。

即便说你连长素、花素都吃不了,烦恼很重,离开肉就下不了饭,那么善巧方便一下,最低限度,不能在家里杀生,你买现成的来吃。总之,要过渡到保护一切生命。

“修十善业”,这就是规范身口意三业,修十善业道。

十善业道是长养一切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的大地,就像大地长养树木花卉一样。离开十善业道,我们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很难滋养出来。

十善业从身业来看有三种: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

在口业上就是不妄语,要说诚实话;不绮语,要说那些贞洁的话;不两舌,要说和合的话;不恶口,要说令众生欢喜的话。

在意业当中,不起贪欲,不要碰到什么好东西就想占为己有。财、色、名、食、睡这是地狱五条根,不要去贪;不要发脾气,不要瞋恨;不要有愚痴之念。这是修十善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东边

有人问,阿弥陀佛的国土为什么在西边?这样的问题回答...

想往生的人,是否需要戒掉手机和电脑

《维摩诘经》当中说:心净则国土净。往生净土需要以清...

净业者如何处理专修与圆修的关系

修行唯随己身分而立功课,非可执一以论。但决定不可不...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莲池警策序 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

细行能成万法 从看花开始学佛

现代通南怀瑾居士,有一次谈到他少年时代,一心想学剑...

日常所有的障碍,都当做临终模拟考

我觉得,一个人到了五十五岁,你日常生活就是一个战场...

佛为什么不现身让众生看见

问: 众生不信佛法,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大放光明,显示...

宏海法师:佛说无量寿经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

诚敬二字在念佛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问: 诚与敬在念佛法门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大安法师...

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能否往生

问: 净土法门实在稳当,但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又没...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这样算是厌离娑婆的表现吗

问: 弟子今年三十岁,因患有心理疾病,经济条件可以...

如何辨别菩提心的邪正真伪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

星云大师《佛教对「杀生问题」的看法 》

生命的诞生是宇宙间最奥妙的事,每个生命从降诞开始,...

【推荐】追求外在的物质,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当初我学佛的一个因缘就是,觉得这个人没意思,特别是...

【推荐】念佛法门的重点在于感应道交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法师与小食客 慈惠、慈嘉二位法师留日期间,一天相约...

你是在为祖先祈福还是在害他们

一个人死后,家人若能为他念经做佛事,这对亡者有极大...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问: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方海权答: 经中说...

天意与人为

简单的区分:天意是前世的因,人为是今生的努力。 前...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

驴的哲学

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