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  2017/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下这个身体,执著在病苦中,即使念佛也不能自拔,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首先对死亡的恐惧,一般人也都会有。但是你不要过于的离谱了,就是你不要总是恐惧死亡。要知道死亡迟早是会到的,死亡也是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在面前的,就是说我们要遭遇死亡。死亡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就好像我们的念头,这一念起来了,这一念又下去了,这个念头的起灭实际上就是出生和死亡的过程。把念头的生灭放大,也就是我们生命诞生和死亡的过程,每天都是这个样子。所以人是迟早要死的,无常是如影随形跟随我们的。

现在我们要关心的问题是,我死了之后到哪儿去?十法界当中最好的地方是佛法界,就是极乐世界。那我怎么能拿到往生极乐世界的船票?你只要信解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救度是每时每刻垂着金色的手臂来救度我,只要我们接受这种救度,愿意往生,我们死亡的当下就是极乐世界莲华诞生的开始。你对这点有一种认知、有一种信解,你就心生欢喜,就不会处在恐惧当中了。

这个身体你不要放不下,身体确实是一个假的东西,里面没有一个主宰,也就是没有一个“我”。地水火风是缘起的物质现象,一切缘起法缘起无自性,都是空的。我们的精神现象,心意识,就是八识,也是缘起无自性的。身心都没有一处真实,我们的身心都是坚固妄想的产物。

所以,你照见五蕴皆空嘛,观自在菩萨他能够度一切苦厄,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我们的身心,了解它的空性,你不会执着。对好的感觉不执着,因为好的感觉、愉快的感觉、幸福的感觉也是虚幻的;对痛苦的感觉,身体的这种病苦,也是缘起无自性,是空泛的,你也不要去执着。苦乐都不执着,实际上心就安定在一种止观的状态当中,心就比较平和。虽然有时候会有病苦,但是并没有难受到苦得、痛得过不去的情形。所以你把病苦、身体看淡,虽然可能当下看不空,但至少要看淡一点,那么我们念佛的功夫就能着力,得力一点。如果你对身体、对病苦的执着很大,你完全被那种感觉控制住了,那你念佛就肯定很难念得下去,这是一个此长彼消的关系。所以当在病苦当中,你不理睬这种病苦,咬紧牙关来念这句佛号,不要被这个病苦所笼罩,这很重要。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有一定困难。有一个故事:一个老比丘生病了,一生病就很痛苦啊,他就叫“哎呦,哎呦”,我们一般都“哎呦,哎呦”。那旁边人就说:“你这时候要念佛啊”。他就说“哎呦,我念不起来”,就是一连串的“哎呦”,越“哎呦”越痛苦。旁边人正好说“你就念:哎呦,阿弥陀佛”,他觉得有道理,于是痛得念“哎呦,阿弥陀佛… 哎呦,阿弥陀佛”。 诶!在“哎呦”的病苦当中,打进楔子了,阿弥陀佛进去了。最后念念念,念得阿弥陀佛的力量上来了,最后他说病好了,“哎呦”没有了,阿弥陀佛留下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居士遇到假和尚应该怎么办

问: 遇到假和尚化缘怎么办?一个出家师父开示,说碰...

怎样分辨肉体病和冤亲债主的病

问: 请问法师,怎么分辨病人的肉体病和冤亲债主病,...

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

问: 请法师开示: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

济群法师: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问: 从佛法角度来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济群法师...

慧律法师:在家众要怎么修行

什么叫做修行?现在说在家众三点: 第一,要守我们的...

圣严法师:面对不想活的人要如何劝说

问: 近日常有自杀的消息,有些人是因日子不好过,生...

忙到没有办法休息

由于工作忙碌,现代人常会因过度劳累身体而生病,像我...

达真堪布:为什么佛要显神通

问: 为什么佛不允许众生搞神通,但有时候还示现神通...

一句恶语种,世世怨仇果

远离粗言,粗言这口业就是粗恶的语言。我们在身、口、...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

问: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大安...

大安法师:净土同修如何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

问: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

「香光庄严」是有何含义

问: 请法师开示下面一段话的含义: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嫉妒苦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嫉妒的故事。 战国时期...

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

《持世经》云:菩萨观心,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以来,...

远离愚痴者,交往贤圣人

远离愚痴者 交往贤圣人 敬应尊敬者 此为最吉祥 -- 《吉...

人生的两个大包袱

我看到许多人每天都背着两个大包袱一个是珍宝包袱,一...

吃素要从何入手

我知道有不少朋友从心里面觉得吃素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从四点来看感应的真义

很多接触宗教的人,都希望他所信仰的宗教,能给予他感...

为何遗失了真实的自己

穿梭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中,面对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现代...

野狐狸之喻

野狐狸黑夜遁入厨房,饱餐一顿后便睡着了。睡到天亮不...

失望的牧牛人

佛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譬喻:有一位牧牛人,拥有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