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略说天台宗的十乘观法

2018/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略说天台宗的十乘观法

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总结的十种观行法门,总结非常圆满。

修圆顿止观之前,即二十五方便修毕后,为正观对象轨范之十种观法。此十法,即能因至果成就观法,略称十乘观法。又称十乘轨行、十观成乘、十法成乘、十法成观、十法止观、十重观法、十乘观、十乘或十观。修此观法能安住众生心,故以坐处喻之,有“十乘床”之称。又以观法能除迷妄,犹如风能拂去灰尘,故喻称十乘风。在《摩诃止观》卷五以下,有详细之说明。“十乘”乃因观不思议境等十法,能运乘修行者至菩提果;圆教观法必依之!十法之中,观不思议境为观本体之正观,上根者依此即足;若尚未成功或中根者,进而修第二至第七观法;至于下根者,则更修第八以下之观法!但最后亦须修备具足十种观法。十种观法即:

观不思议境:即观凡夫于日常所起一念心中,具备人生所有一切念,三谛相互一体化为不思议之妙境。此种观法,赵宋天台山家派,知礼大师在《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举槌砧、淳朴之喻。观为观之主体,三观即当于“槌”;不思议境为所观之客体,所观之三谛即当于“砧”。此三谛三观虽有能所关系,但皆为观慧之内容,故以观不思议境智慧之槌砧,为锻炼凡夫日常所起之无记六识心。以三千三谛为妙体,则须观六识心,以三谛三观即为所观。依此而成立两重之能所关系。对之山外派,认为不思议境乃是真如本身之真心。又日本天台宗另有异说,认为“天真独朗观”为总无明心之八识观境。

发真正菩提心:又称起慈悲心。修行者依初观未成时,改发圆教无作之菩提心,为求菩提救度众生,立四弘誓愿。

善巧安心止观:又称巧安止观。善巧妙用止观,俾使心安住于真实之本性。

破法遍:即破除遍于一切诸法所执着之心。

识通塞:能观智之知通塞,识别情智之得失。

道品调适:又称修道品。即检讨三十七道品,以检适合行者之能力实践为主。

对治助开:又称助道对治。如以六度对治六蔽等善法,以除障碍之帮助!即开辟三解脱门,以对治障碍。

知次位:绝不生起登圣位之慢心,更须了知自己修行之阶段,善自分别了知修证分齐。

能安忍:对内外障碍,心不动摇而能安忍,成就觉道。

无法爱:又称离法爱。即除对非真菩提之执着,而证入真正菩提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要积累资粮,不见得非要很多的钱

要供养,要积累资粮,不见得非要很多的钱。相反,恭敬...

念虚空藏咒时该如何观想

问: 供护法时,念虚空藏咒时该如何观想? 达真堪布答...

观身五境,禅修净心

观身如身,就是四念处观的第一个观法,也是最直接了解...

观想念佛,观之事且从缓行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

西方净土的欣慕行

释尊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的描述,为我们建构起一个至极...

五种不净观戒掉肉食

现在有些人觉得吃素很难。其实这有些方便的方法,要作...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

西方三圣的形象

念佛法门虽分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持名念...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

初习禅应如何调身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

本焕老和尚:讲话的是谁

大家看到本焕也不打香板,也不站着讲话,要坐着讲话,...

从信佛变成学佛的人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信佛,佛在心中,可为什么要...

佛弟子是否应该求财?

来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由于发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学...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上) 古印度时,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

学佛的人不要再迷信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

及时为心灵沐浴和洗涤

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蒙光触身获益愿

第三十三 蒙光触身获益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

百不管老媪

本文摘自《净土圣贤录续编》。百不管是不计较世间的俗...

印光大师《三皈与五戒十善》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

聪明人习气重问题多以及对治方法

原文: 数日前,令甥崔澍萍来函,并将阁下与彼之函,亦...

善巧方便化婆媳间的矛盾

话说兴化县商人马文安,品学兼优,且喜研究佛理,他娶...

婴幼儿不宜多吃的20种食物

1、桔子: 桔子含有叶红素,吃得过多,容易产生叶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