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学佛法不是为了要过好日子

学诚法师  2018/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佛法不是为了要过好日子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同学,大家发心出家有种种的因缘,都是非常的难得。

《佛说出家功德经》讲述一位王子的出家因缘:毗舍离国有一位王子叫鞞罗羡那,贪着五欲享乐,佛对阿难说:“我知此人贪五欲乐者,不久命终,却后七日,当舍如是眷属快乐,决定当死。阿难,如此人若当不舍欲乐、不出家者,命终或能堕于地狱。”

阿难就去告诉王子,王子说:“我当出家!且听更六日受乐,第七日中,我辞家眷属,定必出家。”到第七天,王子害怕死后堕落,去求佛出家,清净持戒,一日一夜后果然就死了。阿难问佛,鞞罗羡那比丘死后生到哪里?

佛说:“此鞞罗羡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后人中生富乐家……厌世出家……成辟支佛。”

又说:“譬四天下,东弗婆提、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满中阿罗汉若稻麻丛林,若有一人,满百岁中尽心供养此诸罗汉衣服饮食、病瘦医药、房舍卧具,乃至涅槃后若起塔庙,种种珍宝、花香璎珞、幡盖伎乐、悬诸宝铃、扫洒香水,以诸偈颂赞叹供养所得功德,若有人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以是因缘,善男子当应出家修持净戒。诸善男子诸须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应留难出家因缘,应勤方便劝作令成。”

《大宝集经》也说:“舍利弗,菩萨成就一法,令愿不退,严净佛刹。

何谓一法?是菩萨应当乐学不动如来为菩萨时,本所修行立弘誓愿:我当所在生处初生之时,若不出家,则为欺诳十方诸佛。如是舍利弗,是诸菩萨应随顺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生处皆悉决定舍家出家。何以故?而诸菩萨最胜利益,所谓出家。舍利弗,乐出家者,则能摄取十种功德。

何等为十?一者不著诸欲;二者乐阿兰若;三者行佛所行;四者离凡夫行;五者不著妻子及以财产;六者离恶道因;七者修善趣法;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损减;九者恒为诸天之所叹羡;十者一切鬼神恭敬守护。若菩萨常乐出家,获得如是十种功德。是故舍利弗,菩萨志求菩提、欲度众生,常当出家。是名菩萨成就一法。”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说:“诸法欲为根本。”譬如说我们内心里想要一支好的钢笔,一块好的手表,一台好的电脑,就会想方设法去买,去借钱或让别人寄钱过来等等,把电脑、手表买回来后,我们会很认真地收藏保管,生怕它丢掉。

而我们在出家学佛的路上,在寺庙里面,对于佛法是我非常需要的,善知识、同行道友是我非常需要的这个概念,却很不容易培养起来。师、法、友在自己心里面可能还没有一部笔记本电脑重要,没有一部手机重要。久而久之,我们内心里面就没有佛法的影子,没有善知识、同行善友的概念,心里面有的只是无明、只是无知、只是黑暗,如果这样的话,何必要到寺院里来受苦,何必要穿这身衣服,又何必名为出家人!

所以,一开始出家就要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我为什么要来寺院?为什么要读佛学院?出家的目的何在?然后要怎样出家、怎样学习?

有人也许会说我自己学,如果自己学的话,那你在家也可以学,能不能学得下去?这是很难很难的事情。

我们学佛法干什么?学佛法有什么好处?学佛法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帮助?

我们学佛法不是为了要在现世生活当中过好日子,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三世诸佛都是以苦为师,他真正体验到人生是痛苦的,真正体验到世间是无常的,因为无常所以看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出家人有31件事可称作不祥

一、佛前安坐受人礼拜,不祥。 二、佛前骂人,不祥。 ...

不要摆张郁郁寡欢的脸给世界看

藉着正确的静坐方法及释尊的教诲,可以根绝所有负面思...

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我来乐生院,与诸位说法,真可说感想万端。诸位的病苦...

印光大师论至诚恭敬

一、敬惜佛经善书 1.尊敬佛经善书 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

你永远不会是最苦的那一个

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

斌宗法师《八苦》

诸位,讲这个题目,当先从一切苦讲起,迫恼身心谓之苦...

学佛治抑郁,驱散阴霾,走向光明

一直想跟大家聊聊我学佛的经历及感受,虽然从我自身而...

【推荐】你在苦中作乐吗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体会「色即是空」、「缘起性空...

免费吃素悄然流行 徐州首家免费餐厅开张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是7月23日,徐州却开了...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

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

如何让财布施也具足六度

六度中的每一度又具足六度,并以法布施为例作了说明。...

学佛是培养自己的智慧

信佛之后,我们每天都会虔诚地向佛菩萨祈祷。其实,念...

佛教寺院是否可以供养修炼成精的动物

问: 关于信佛,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里都有供仙位的...

素食——环境与生命的一剂解药

一、环境与生命是社会问题 各位学者、智者:大家好! ...

伤痛是生命的提醒

接受无常,开始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从久远以来,你一...

窦禹钧大积阴德,五子登科享高寿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

施者比受者有福报

佛教徒常常给人留下乐善好施的好印象。施舍,施舍,施...

勇敢面对人生,无论到遭遇什么困难

落榜、失恋、失业现实中,你是否四处碰壁、伤痕累累?...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18种抗癌果蔬英雄榜

最新科学研究证明,以下18种果蔬因为分别含有针对性的...

善良与软弱无关

《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