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助念者应有的心态

道证法师  2018/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助念者应有的心态

以信愿引发信愿

《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

我现在把它写成一个应用题:“临终人是我心中的众生,阿弥陀是我心中的佛,以自心的佛力接引自心的众生,往生自心本具极乐,何难即生!”这就是说,助念就等于——以自心的佛力,来接引自心的众生,往生到自心本具的极乐,那有什么困难呢?

这是我们要去助念应该具有的信心,要去助念就是非让他往生极乐不可啊!非成功不可啊!一定会成功的,就要有这种信心,我们自己心里面如果真的有信、愿,有信愿的心念电波发出来表现在言语行动上,就能引发众生的信愿。

反之,如果自己半信半疑,又怕死人啊,又怕鬼啊,又怕业障啊,又怕亡者的冤亲债主会不会来找我麻烦啊?有的人还怕被煞到啊!或者说怕佛不来接,或者是说怕这个人不去啦!心里一大堆的“怕”,这个叫做“一心都在念怕”,这不是一心念佛,是一心念怕,这是无信、无愿,只有一堆妄想。

因为你心里在怕啊,就是充满妄想的乌云;心里在怀疑,也是妄想的乌云。自己没有信愿,当然难以引发众生的信愿。

注意检查内心的念头

还有,我们要注意检查内心的念头,有些人去助念,并不是真正关心对方的生死问题,而是——希望对方早点断气,自己好早点回去睡觉,或者希望他早死早结束,才省得照顾啊!免得病人拖很久,拖很久自己就很累,又要耽误很多事,这样想的话,其实心里面就完全没希望他幸福,而是希望他别拖累我。

这个心念的电波一发出去,对方一定可以感觉到,他会生起一个排拒的心,会想:“你们都厌烦我,要我早点死,我就偏不死,让你们心里难过。”

反之,如果我们的存心真的希望他离苦得乐,希望让他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真心关怀为他好,他也一定能够感受到,能够共鸣,接受我们的好意。

所以说劝人往生,虽然表面上言语一样,但是内心的念头不一样,这心念的电波发出去,还是大有差别的!

所以助念最重要的——首先必须要正心诚意求佛,有一份恭敬供养对方的菩提心,而不重在仪式、形式;还有所请的人是谁?人数有多少?这些都不重要。助念也不可以应人情,去虚应故事,或勉强去凑凑数,或者自以为很会开示,专说些自己都听不进去、做不到的八股文,去命令对方。

有些人经常去助念,助念久了,就摆出一副‘助念老手’的专业姿态,对临终人本身的死活和意愿,就渐渐麻木,觉得无关痛痒——只是希望临终的人赶快断气,赶快助念八小时就可以结束,所以常常就会想:“赶快把管子拔起来,让他赶快‘往生’,办一办就能了事,自己就可以赶快回去睡觉、上班,办自己娑婆世界的事。”

大家可要注意,把管子,气管插管拔起来,断了气,可未必是往生西方哦!有人,半夜被叫去助念,念一念就很想赶快念完赶快回去睡觉,或者说助念一半,遇到吃饭时间,心里就想:我要赶快去吃饭,这样的话,心在哪里就很容易明白了。

古德曾经说过:念佛有一百种果报,从上品往生到堕落地狱都有,以前李炳南老居士再三强调过这个问题,嘴里好像同样是念佛,而各人存心不一样,发出去的心念电波、频道就不一样,才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果报,其实至心念佛并不难,只要把心念焦点真的放在“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道证法师文章列表

清朝陆安人往生的案例

清朝陆岫梅,六品官吴昌濂的妻子,江苏苏州人。一生乐...

心念一转,极乐就在您眼前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

舍报往生法是否可取?

问: 是否存在舍报往生法,即舍去当生快速求生净土,...

如何正确地理解持戒和念佛的关系

问: 现在修净土宗的人,对持戒念佛的理解总有偏颇,...

弥陀的名号能治病靠的是什么

阿弥陀佛名号确实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就是万病总治:...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

【推荐】五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往生体验

印光大师: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往生前,...

泥泞路上的脚印

人生就如同一幕话剧,有开场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

妙莲老和尚《阎王老子三封信》

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

久修之人当警惕此「五花箭」

五花箭者、皆烦恼所摄,谓诸魔王,有神通力,由见修行...

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

人生的愿望和最快乐的事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五位国王,虽国界相近,但不相互...

好好说话就是一种修行

如果有愿力,受苦就有意义,苦就不再是苦,而是生命的...

障碍最怕一件事情,就是你的坚持

当我们在精进的时候,你要相信一件事情:事在人为。虽...

莲池大师和蜈蚣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个...

【推荐】六根攀缘的种种境界都不是真实的

缘影心就是指的第六意识,能够缘种种影像。缘就是靠六...

爱上自己的影子

【迦叶正观法尘。而言观六尘者,以法尘是前五尘落卸影...

两个钱的启示

有对贫穷夫妻,住屋简陋破旧,家无隔夜粮,每日必须辛...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竭诚尽敬,便能显发明...

忏云老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

在烦恼习气中,要是一时念不下佛呀,就转个环境,扫扫...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