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鸠摩罗什大师--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

2018/11/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鸠摩罗什大师--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

大师从弘始三年入关到弘始十一年圆寂只有短短八年的时间。但这八年的时间却成果丰硕,翻译的经论就有九十八部,一共是整整四百二十一卷。

姚兴护持佛法当时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来帮助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佛经。三千人的译场中,有宣梵本的、有定字义的、有润文的、有校正的。他们经过很多道流程和把关才能出一个经本,再报请皇帝批准流传。这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慎重和严谨。

在这其中就有僧法师。据《高僧传》记载,僧法师出身贵族,博通经论。姚兴看中他的才华,就令他做僧主。僧法师讲究戒律,非常严肃,我们所熟知的佛驮跋陀罗尊者(与东林寺很有因缘)被摈时的羯磨法就是他主持的。

僧睿法师(在我们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里也有他的名字)更是博通经论,对《中论》《般若》都有着深刻的把握。僧睿法师当时是做译经的“笔受”,协助鸠摩罗什大师翻译《法华经》,贡献很大。

当时《法华经》虽然已经翻译过好几次了,但是鸠摩罗什大师看到原来的翻译有很多错谬,就决定重新翻译。在重译时经常是鸠摩罗什大师拿着梵本,姚兴拿着原来旧的译本对照着比对,这些义学沙门就来证义和语言上的润色。

当他们翻译到《正法华经·授决品》时,原来的本子上写着“天见人,人见天”,竺法护译为:“人见到天,天也见到人”。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到这里就皱起了眉头说:“这句话有点过于朴实了。”僧睿在旁边就建议说是不是可以翻译成“人天交接,两得相见”呢?相形之下,“人见天,天见人”,就显得没有味道了。

僧睿法师之所以能成为东林莲社的十八高贤之一是有原因的。他不仅教理非常通达,还对净土法门一往情深。他从小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临终时是面西合掌念佛往生的。

《南山感通录》又叫《道宣律师感通录》。道宣律师持戒精严,感得天人来护持、护法。这部《感通录》里,收录了道宣律师与王璠、陆玄畅、费氏等天人的对话。

这个《感通录》很有意思。可以说这本书其实就是我们这个地球上唐代时的一位沙门与天人的对话。比如道宣律师问费氏:“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经典为什么至今被人受持读诵,非常盛行,而且越来越盛行?”

《法华经显应录》引《南山感通传》中费氏回答说:“什公聪明,善解大乘,彼自七佛以来传译,得法王之遗寄也。”“什公聪明,善解大乘”,说鸠摩罗什深刻把握大乘佛法的精髓,而且参与译经的人员都是“一代之宝”,所以他翻译的佛经可以被评价为“绝后光前”。

鸠摩罗什大师的翻译为意译,“以悟达为先”。他先“悟”,以佛的法义为先,再转为当时国人能习惯的表现方式来翻译。他所译的经典得佛“遗寄之意”,能够到佛说法的本来义味。

他不仅是释迦牟尼佛一尊佛以来的译经师,更是过去七佛以来的译经师。过去七佛是指庄严劫的后三尊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尸弃佛;贤劫的前四尊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七佛降诞在南阎浮提,都是在西天竺,就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所以,迦毗罗卫国才叫中国——世界的中心,一四天下的中心。

七佛灭度之后,在他们的正法时期或者在像法时期,他们的梵典必定会传到震旦国。震旦国也是很了不起的国家,文化也是源远流长。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通常说是佛灭度千年以后,到了东汉明帝年间才传过来。从历史记载来看在殷商时期就有佛法了,在周朝——周昭王、周章公这个时代也有佛法和佛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释迦化身无数,所以“随人所感,前后不定,或在殷末,或在鲁庄”。

《道宣律师感应录》里面谈到周穆王的时候建佛塔以及建佛像的过程,那就不是汉明帝时候的事情。所以,佛法在中土的流传,也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历代都有译经师把梵文译成华文。像从汉明帝以来,来自天竺和西域的三藏法师都是以翻译经典开始传播佛法的。

在这个《感通录》里还有一个问答,道宣律师问:“世间人常常议论鸠摩罗什大师的戒律清不清净。”这就是为什么鸠摩罗什大师的母亲对他说:“你到震旦国,对自己不利。”

在吕光占领龟兹国的时候,就用尽手段逼着鸠摩罗什大师跟龟兹国王的女儿在一起;到了姚秦,姚兴又逼他生后代——你智慧太高了,得有后代来遗传。不让鸠摩罗什大师住僧房,让他住在逍遥园。这好像是一个污点,其实鸠摩罗什大师都是被逼的。

他每次讲经论的时候,必先要说一句话——一个比喻:如臭泥中生莲华,但采莲华,勿取臭泥。

费氏天人说:“不须相评,非悠悠者所议。”说这个事情不是一般人所能评议的。“罗什师今位阶三贤,所在通化”,就是位证三贤,是三贤位的菩萨!圆教三贤位,那是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是菩萨摩诃萨。

三贤位就是阿鞞跋致菩萨,智慧广大,可以游戏神通,有种种善巧方便。鸠摩罗什大师为了弘扬佛法,忍辱负重,哪是要去破戒呢?

为了阻断这些不正确的想法,有一天在过斋的时候,鸠摩罗什大师在每位比丘面前摆了针,叫他们把针吃下去。可是谁敢吞针呢?自然是没一个敢吃的。

鸠摩罗什大师就叫下面人把所有的针全都收上来,那是一大把,当着众人的面吞下去。这样一来下面人再不敢说要跟鸠摩罗什大师一样。大师此举意味着你如果能够像我一样敢吞针,就可以跟我一样;你若吞不了针,就不能一样。

想想鸠摩罗什大师作为三贤位菩萨是真实不虚的,我们不能用一般人的价值标准去判断他,因为这哪是我们所能够随便评价的呢?

鸠摩罗什大师临终的时候曾发愿:我所翻译的经典流传后世,弘通永远,今在众人面前“发诚实誓”,若我所翻译的经典没有错谬的话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

所以,鸠摩罗什大师能够到中国——震旦国来传扬大乘经典佛法,对我们的恩德重大。感恩这位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惟贤长老《太虚大师思想及僧制建设研究》

一、太虚大师生平简介 太虚大师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论...

【推荐】历代祖师大德放生开示

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乘愿再来,随陈时...

难行能行的虚云老和尚

虚老是湖南省湘乡人氏,俗姓箫,父玉堂公,曾任福建省...

古代高僧的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论...

净慧长老的生平事迹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

每个人的生和死,别人都替代不了

五祖寺老首座照勤老和尚走了。生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

唐代高僧法照大师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凡...

家庭助念,让姥姥那朵莲华盛开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爱的姥爷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内,...

最高尚的事情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之后就将王位...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

信守承诺

有个姓李的商人做铺地砖的工作,跟一个客户谈好了,已...

人生醒世恒言

见美女时,做狼虎看;见黄金时,做粪土看。此中享了多...

圣严法师《理直气「和」》

有近来发生许多的社会事件,都是由于当事人的情绪失控...

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威神誓愿不可思议

佛进一步开示,地藏菩萨因地久远劫来的威神誓愿不可思...

证严法师:离欲、精进

何谓精进?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做任何事,必须专...

发愿生西方,永脱生死轮转之剧苦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

惟贤长老《学佛的基本精神》

作为一个人,能够学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价值的。你...

佛经原文查不到的就能予以否定吗

问: 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

以宽容姿态看待不公平

一位著名的作家,出身极其穷苦,他的成功乃从艰苦卓绝...

跟地狱比起来,我们的痛苦微不足道

跟地狱众生比起来,我们人间的痛苦实在微不足道。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