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最终证得眼识圆通

耀行法师  2019/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最终证得眼识圆通

《心经》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作为般若的经典之作,为大家耳熟能详。文中出现的“舍利子”,并非是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而是一个人名。这个人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舍利弗。

古印度称呼人,很多源自父母的名字。比如《地藏经》里的“婆罗门女”,是因为她母亲为婆罗门,她是母亲的女儿,便这么称呼她。《楞严经》中的“摩登伽女”,也是因为她母亲是摩登伽。

舍利子名字的由来也是如此,他的母亲由于眼睛非常漂亮,似舍利鸟的眼睛一样美丽,故而得名“舍利”。他是母亲的儿子,便称为“舍利子”。而且他的眼识最利,出家七天便以眼识证得圆通,成为佛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

据《楞严经》记载,舍利弗出家之后,蒙佛陀开示,他在七天之内,眼识随见即觉,证彻无障碍。心见发光,光极知见,令眼识明彻圆满,证入如来藏性,得大自在,具四无所畏,成阿罗汉道,通达一切佛法,通达诸法实相,所以智慧第一。

舍利弗之所以可在短时间以眼识来证得圆通,是因为他夙世眼识最利。从久远劫以来,舍利弗心见已得清净,这样受生,已如恒河沙数之多。世间或出世间一切凡圣境界的种种差别变化,他只须眼睛一见,当下就能以眼识了然通达,不用意识计度分别,获无障碍。而且,舍利弗曾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

布施,作为菩萨六度之一。度,即有到达彼岸的意思。若能如法布施,不仅可以获得世间福报,还能获得出世法。菩萨通过布施度,可达成佛的彼岸。

布施就要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去布施,不算真舍,这是处理废品。将自己最舍不得的东西拿去布施,这才算真舍。能舍,才有得。

舍利弗宿世眼识最利,眼睛对于他,是身体上重要的东西。而他在行菩萨道时就敢于舍掉自己的眼睛。

在《大智度论》卷十二记载,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成就菩萨六度中的布施度,结果他却伤透了心,从而退失了菩提心,回大向小。但他为行菩萨道而舍自己眼睛的行为,冥冥之中也成为后世的他以眼识来证得圆通的一种因缘。

故事是这样的,在六十劫前,舍利弗遇到一位乞丐,来向他乞讨眼睛。

舍利弗说:“我把眼睛给你,你也没用,为什么偏偏要我眼睛呢?如果你需要我的体力或者我的财物,我都满足你行不行?”

乞丐却说:“我才不要,我知道你眼识最利,我就要你的眼睛。若你真是行菩萨道修六度,真行布施的话,就把你最珍贵的眼睛给我吧。”

舍利弗就这样被道德绑架了,于是忍痛割爱,把自己最重要的眼睛挖掉一个,给了乞讨者。

乞者在舍利弗面前,拿着舍利弗的眼睛,用鼻子嗅了一下,露出一脸很嫌弃的表情。随手把眼睛摔到地上,一边唾弃,一边用脚踩踏。还骂骂咧咧的说:“这个眼睛可真臭!”

舍利弗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么真心实意的成全他人,却好心当作驴肝肺。于是便起了分别心,心想:“这种人,实在是太难度了!我的眼睛对于他而言确实没有什么用,他还强要。给他了,他却丢地上用脚来踩。这种人实在是太渣了!这种人,不可以度。还不如我以后自己修罗汉道,早点了脱生死。”

于是,舍利弗从菩萨道退转,回向了阿罗汉道。但由于舍利弗的付出,生生世世眼识清净无染。

所以只要我们是真心付出,无论对方领不领情,付出就一定有所回报,功不唐捐。比如,我们看到有乞讨者,或者网络上关于治病的众筹等等。我们去行布施,不论我们是否被骗,我们的付出一定都会有所回报的。

布施,不仅仅是难舍能舍,来对治我们的悭吝贪欲之心。更是要我们舍去分别心,舍去我执我见。舍利弗之所以会退失菩提心,正是因为他取相分别了,心灵深处才会如此的受伤。

行菩萨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可以有我执我见,不可以取相分别来布施。正如《金刚经》所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佛陀当年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没有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佛陀没有生起一丝的嗔恨心,还以德报怨,发愿:将来成佛,一定先度化这位割截他身体的歌利王。

果然,佛陀成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第一个得度的就是五比丘里的憍陈如,他便是当年的歌利王。

愿我们从布施中舍去自我心中的悭贪,以平等心、广大心、慈悲心、欢喜心来利益众生,最终以无住生心,到达涅槃的彼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舍利弗的坚心

一日,佛陀打坐后起而经行,罗睺罗即跟随在佛陀身旁。...

买富卖贫

迦旃延在阿磐提国弘法后,想回到舍卫国去听闻佛陀说法...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

佛陀与五比丘的因缘

有一天,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贤者阿难从座位起身,将...

把佛菩萨当成财神

现在很多人都把佛菩萨当成财神爷了,跑到佛像前点几支...

施石生天

有一位长者,想发心兴建一座佛寺,供佛安僧。他把建寺...

给予不是放弃和牺牲

什么是给予?对佛学深有造诣的西方分析心理学大家弗洛...

用去的钱财才是自己的

金钱,要能接受,也要能喜舍,用去的钱财才是自己的,...

最重要的时光和最重要的人

从前有个年轻英俊的国王,他既有权势,又很富有,但却...

忧波毱多尊者伏魔记

佛陀在世时曾授记:百年之后,将有忧波毱多以坐禅第一...

心灵之光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先学会驾驭自己的心,有如驾车...

禅宗六祖惠能生平壁画欣赏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子时,一个体重稍轻...

黑社会变莲池海会--佛号功德触动宿世善种子

这是发生在我当内科住院医师时的一件事那个月轮到我照...

圣严法师《怎么样才算是佛教徒呢》

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教徒?我经常有机会与各界人士相...

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是「借」来的吗

蕅益大师他在念佛的时候讲三资粮信、愿、行。 他说我们...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

常吃五类食物易伤大脑

一。过咸食物 人体对食盐的生理需要极低,成人每天7克...

龙猛菩萨教你选妻子

作为一个在家人,龙猛菩萨教诫所娶妻子要有所取舍,不...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问: 学佛的人是否可以练气功? 大安法师答: 学佛的人...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终生天的福报

过去,卢留城有一位优陀羡王,具足大智慧,聪明绝顶,...

透视轮回生命的状况

以蕴为观察对象 所谓认识生命的状况,说到底就是认识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