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是「借」来的吗

净界法师  2019/03/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是「借」来的吗

蕅益大师他在念佛的时候讲“三资粮”——信、愿、行。

他说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真实的信心”,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信心”就是信心,为什么加上一个“真实”呢?意思就是说:有些信心是不真实的。

你看有些人,他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因为他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的时候,他对佛号会通身靠倒;当他病痛现前的时候,他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就没有了,他这个信心是假借健康的因素而有的,当健康失掉的时候,就把信心也带走了。

依止“生灭心”的修学,永远是跟着感觉走,就是你的心是“借”来的,没有一个真正你自己的东西,这到临命终的时候都要归还啊!

太阳出来产生了光明,太阳一走就把光明带走;风一吹产生摇动,风一走摇动相就带走。光明是跟太阳借来的,摇动是跟风借来的。

所以你要怎么检查你的心是生灭还是不生灭呢?只要它是必须有所“归还”的,就不是你真实的心。

这个地方说的非常清楚,什么是我真实的心,什么是我暂时的、虚妄的一时感觉,你要能够把它分辨出来。

只要“离开了六尘”就没有自体的,这个就不是你真实的东西;你要假借很多、很多的因素,这个心态才会生起,这种心态临命终的时候,肯定是会败坏的;当你到加护病房,全身插满管子的时候,它一定会要消失掉,不会现前的。

但是有些心态,你培养出来之后,在你苦恼、病痛的时候,它永远跟在你的旁边,这个就是真实的心性,可以依靠、可以安住。

以佛法的角度:你依止道理的思惟,所产生的修行力量是不可破坏的;你假借某种事相的感应产生了信心,这个信心是可破坏,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判定的方法。

《楞严经修学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原文: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

【推荐】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有一个老妪,儿子幼时出家,现在她很老了,连讨饭都走...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为什么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却没走

问: 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

《阿弥陀经》与《维摩诘经》的会通

《净名》《法华》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国,即随其...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单刀直入就是信愿持名,你每天能念三万声佛...

往生后乘愿再来的菩萨会不会迷失呢

问: 请问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无量无边,按大乘说法...

夏天贪凉的危害

现在人都是在冷气间里得病的,这里冷气可以很冷很冷,...

老舍先生的教子八章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

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

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动物性食物的被大量消费,带来...

一进佛寺心生欢喜,皆是过去生有甚深善根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回玉佛寺打禅七,...

佛说五「不」连贯起来的修行路

大乘经论中,记载了佛陀金口亲宣的五个不字! 不忘念是...

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

问: 菩萨为何有无明?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

信心就像如意宝稀有难得

谈这个信心的功能作用,我们也常常会引用《华严经?贤...

禅坐时需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打七到第九天,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话,应该有些消息。在...

十种忏法能将罪业忏除清净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将罪业忏悔清净,可以采用...

幸福,人人平等都具有的

贪婪者烦忧,知足者常乐。如果人生是一粒沙,欲望就是...

小老虎修成阿罗汉

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

百千万劫难遭遇——佛法难闻

各位有缘,今天是我们这个这次福慧慈缘一直举办的这个...

星云大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1》

各位同学: 大家都是佛教的青年,一个佛教青年就应该...

佛陀的慈悲观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广的慈悲心,救护一切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