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宣化上人:戒律的根本

宣化上人  2011/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戒律根本只有一个,就是不自私,人要是有自私心,就会犯戒;若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戒。同理,人有自私心,就会犯法;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法。有些人在法律上受到委曲,未得到一个公平的判决,这是因为在往昔所行所做总将不公平加诸于人,故令他人亦以不公平加诸于己。

你应睁开自己的眼睛,把思想整顿一下,看一看,世上犯法之人,实在都是自私心引起来的。所有不守规矩的人,皆源于自私。如果没有自私心,则世间法不会犯,出世间的规矩也不会犯。所以若真能实行万佛圣城所讲的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则不但能在世间做一个好人,亦可为出世的圣人。世界乱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人自私,未能大公无私。如有些党派口口声声的说是大公无私的,而实际做出来的事,完全是为己的,就这样把世界弄乱了,弄得人人都不平安,有恐惧感。这种种的不平安和恐惧感,都是因为自私心而引起的。

我们现在研究戒律,把戒律明白了,就知道怎样做人。明白做人的本份,也就明白做圣人的本份。所以研究戒律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帮助这个世界,我们首先要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以身作则,作其他人的榜样。这样世界才会一天比一天平安。所以每星期五学戒律时,要特别虔诚恭敬,才能得到其中的益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万里求戒的见月律师

读体律师(1601-1679年),号见月,世称见月律师,是明...

十善业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从大乘佛教的业果学说来看,对业果最重要的认识在于:...

断除三种身体的不善业

三种身不善业, 第一是杀生: 比如我明明知道它是众生...

受持菩萨戒之功德利益

通常菩萨戒有:在家优婆塞菩萨戒,有名出发心菩萨戒(...

斌宗法师《传授在家菩萨戒开示》

前言 这次贵社社长德钦法师,暨李炳南老居士等,发心...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

持戒念佛--明学长老的坚守

持戒与念佛的统一,一直是净土祖师倡导的宗风。慧远大...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

宣化上人:吃肉是灾劫的罪魁

佛教有正法、像法、末法,这皆是众生的业报所感现的。...

宣化上人:善恶两条道

人人想成佛,可是成佛有成佛的条件。人人想做好人,可...

宣化上人:修行要先能忍辱

我们学佛法的人,应该向大德高僧学习,知道过去的高僧...

放生也就是放自己

放生,在美国人看见,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为什么要放...

跟外境接触时,我们心中捏造了很多影像

法无而可得,无染而有净, 应知如幻等,亦复如虚空。 ...

往世恶业,今生病因

我们如果生病了,我们要思惟,它不是无缘无故的。生病...

摆渡自己的心灵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长途摆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们只...

对未来的担忧和顾虑,该如何放下

问: 现在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居士内心时刻...

星云大师:佛教对[身心疾病]的看法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达,丰厚的物质生活为现代人类带...

高僧转世为高官给我们的启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由严首座转世...

此行能证得大福大慧优雅的容貌

佛法与外道不同的是佛法讲心。而外道大都以心外求法。...

【推荐】为何越修行习气却越严重

我们的习气应该怎么对治呢? 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

用科学观点看佛教

佛教具有人们所期望的未来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个人...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