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  2013/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自责汝心生厌离”,诃责自己是很重要的。智者大师他很注重诃责法,我们修行人在我空智慧还未生起之前,所有的修行法门主要就是诃责,就是惭愧。

“崇重贤善,轻拒暴恶”,修行人这念惭愧心要经常存在,内心当中对于善法永远生起尊重之心,对于恶法永远生起轻贱之心。当内心恶法出现时,要诃责自己,为什么会起这个念头呢?烦恼经过诃责以后它就会淡薄了,淡薄了以后却还没有断,它会以一种种子功能的形态储存起来,这时再用无常无我空性的智慧来破除它,它就被破坏掉了。烦恼的现行主要是靠惭愧,而为什么会有惭愧心,是来自于自己对业果的深信,相信这样的恶法出现,会带给你的身心今生跟来生不可乐的果报。

深信因果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不要说不产生恶法,因为我们的习气很粗重,不是马上能控制住的。但是起码在你的身口意已经开始出现微细的恶法的时候,你第二个念头一定要生惭愧心;假设你的恶法已经出现一段时间,而你的惭愧心还一直没有生起,对你的恶法还一直没有诃责,那你就不是深信因果。

你认为好像出现恶法无所谓,你认为这恶法本身并没有什么功能,没有召感痛苦果报的功能,所以不会去呵责它。假设你能够知道,你起这样的恶法,已经开始在创造地狱刀山油锅的因时,你那时对恶法的诃责是很厉害的。我们现在是没有一个人见到真理,我们没有见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我们也没有见到涅槃,也没有见到我空、法空,我们刚开始修行就是仰赖对业果的信心。内心当中永远抱着尊重善法轻贱恶法的心情,才有办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所以佛弟子的修善跟一般人不同,因为一般人他没有深信因果,他偶尔也会造善业,但是他不会持久的,他只是一时的起意,一时的因缘。而当我们的内心中建立一个坚固的正见以后,我们对于断恶修善是一种恒常相续的、尽形寿的实践。佛弟子的断恶修善跟外道不同,外道他们不一定有生命相续,业果相续的思想。有一种依止的正见那力量就是不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问∶ 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从您的角度该如何进行? 慧律...

父母和子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问: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

海涛法师《辨意长者子经节录》

长者子辩意白佛言:人何因缘得生天上。 复何因缘来生...

可以烧纸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吗

问: 必须烧什么库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学佛的人应...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问: 请开示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大安法师...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问: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

幸灾乐祸近于祸

国人中某些人的特点是愿意把自己的快乐凌驾于别人的痛...

把聪明转化为智慧

聪明人往往忘记了高贵的头颅也是由双脚来带动的,他们...

心念是吉凶祸福的根源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

愿诸人以净业而为急务

莲池大师(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明末中兴念佛法门的...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在高科技社会,为什么佛教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

和平和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两大课题。 所谓和...

佛最后一次教诲

在萨罗国的娑罗树林,佛对他的弟子,作了最后一次教诲...

【推荐】一个癌症病人的真诚劝诫

我出生在皖北的一个小乡村,从小原本是一个勤俭节约、...

外业障与内业障

外业障,是人们因家庭、事业、外在环境等因素遭遇的障...

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

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禅法一脉传至达摩祖师...

为别人服务就是最大的利润

泡茶用的电磁炉坏了,我拿去原来购买的小店修理。 有...

了解戒律真正的意义

当我们提起戒律这个名词,对现代讲究自由,很不喜欢受...

物质需求与精神生活

外出朝山,行走于东北乡间小道上。一老农肩挑重担,迎...

既然佛法能治病,为何法师还要求医问药

最近脚部做了个小手术,做完随手发了个朋友圈,一是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