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慧律法师  2013/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吗?

慧律法师答:不要这样讲,一辈子受了很多苦,反而容易入道。不要把苦当作苦,一定要把苦当作是一种增上缘,这是观念的问题。一个人没有经过痛苦的洗礼,我们本身就不会珍惜我们的生命,也不懂得该怎么样修行。

所以吃苦在佛教来讲的话,不见得不好,逆境越多,成就它就会越大,是观念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吃过苦,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这是上苍给我们一个痛苦,但是它后面有很重要的礼物,那就是能够自觉,能够觉悟,能够成佛。所以用痛苦来包装,然后打开痛苦的礼盒,里面却含有佛性,清净自在的佛性。所以这个是观念的问题。

不要把今天所受的苦,包括婚姻、经济、病苦,种种的,或者是儿女不孝顺、孤苦无依,把它当作一定是前世的业。当然佛教讲业的话,讲起来非常复杂,非常复杂。

所以,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要想活得更灿烂,你必需要经过很多的痛苦。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如果没有经过痛苦、挫折,我们怎么能够动心忍性?我们怎么能够更成熟的、更进步的理解人生?

所以,苦,它是成就圣贤的阶段,就像你爬楼梯一样,每经过一个阶梯往上爬,你会气喘如牛,可是登到最高峰的时候,却看到那么漂亮的风景。没有一个圣贤没有经过吃苦他可以成就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现在是观念的问题,不要把吃苦当作是吃苦,要把吃苦当作是吃补。

问:是不是因为未成就某些人或某些事而自己受到痛苦?

慧律法师答:这个当然每种事情都是息息相关的。你今天你受苦,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佛法,不要白白的受苦。也不一定说是成就某一个人,其实人的生命里面都是环环相扣的,因缘生的东西谁也不能说它是独立的东西。所以你个人一定会影响别人,别人也会影响到你自己。

所以我不认为说是一定怎么样,只能成就某一个人所以我来受苦,应该用一个比较更高超的,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世间没有真实性的东西,没有你、我、他。

简单讲所有的缘起法、因缘生的东西都是因为执着,因为主观意识承认客观,所以客观环境一直存在,存在你就一直误认为它是事实,这个就会迷茫我们的清净心。

所以师父还是劝导大家:云南这个区块,佛教比较弱,希望大家好好的听经闻法,不要说只懂得念佛而没有开智慧,这样不行的。一个人只有念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烦恼来了你怎么办?人家讲也不听,劝也劝不来。佛教重视要念佛很重要,可是智慧也很重要啊。我们念佛很重要,智慧也很重要。你有智慧,你才有办法解决生命的迷茫跟你今天所发生的种种的疑惑。知道吧?

所以,今天所有存在的主观跟客观,自相跟共相的问题,自相就是你、我、他,共相就是存在的共业所感的世间,其实都是虚妄的东西,没有实在的东西。不要太在意这个世间的缘起缘灭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好不好?不要太在意这个世间的主、客二观所产生的对立的东西,这都是妄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

婚姻的美满之法

有一个女众结婚十年,她觉得生活一向挺安逸,挺好的,...

修行为何要远离恶友

问: 师父,为什么我们修行要远离恶友呢?那些恶友,...

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吗

问: 有人说,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我们是否还...

达真堪布:如何对待质量不好的佛像

问: 请来的佛像、唐卡,如果质量不好或者不清晰,应...

应该如何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在五戒的大妄语中,佛陀严禁弟子宣说过人之法,...

宣化上人:持《楞严咒》怎么没有感应

《楞严咒》是灵文,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效力,你不必想:...

倓虚法师智斗阎王死而复生

一、到阴间去了 在当时,闹时令症的人最怕闹肚子,只要...

业障和烦恼该如何消

问: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该如何消除? 慧律法...

慧律法师:学佛要发三种心

第一要有长远心: 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问: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慧律法师答: 念佛三昧就是理...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

佛说大乘十法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五千...

深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发成佛的心。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发之...

名称女的成佛因缘

佛陀在毗舍离猕猴河岸的重阁讲堂,一日搭衣持钵,带领...

学佛后为什么更倒霉了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瞋恚...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

众生都当过我们的母亲

虚空遍布的地方都充满众生,每一众生相续当中都充满业...

怎样求得平安

同样是拜佛,许多人的目的,并不尽同;有的求福,有的...

【推荐】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叫做日用而不知啊!古人说:有一...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

贫而不贪,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

贪会招祸,大家看贪字跟哪个字特别近?贫穷的贫。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