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四十个佛教基础知识

2019/07/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四十个佛教基础知识

1、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3、六根:眼,能见色者是;耳,能闻声者是;鼻,能嗅香者是;舌,能尝味者是;身,能感触者是;意,能知法者是。

4、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5、五蕴:色、受、想、行、识。

6、四缘: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

7、三藏:经藏、论藏、律藏。

8、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9、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10、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脂粉香水、不穿华丽的衣服,不观玩歌舞妓乐,不睡卧高大床褥,不非时食八法。

11、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12、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

13、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14、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15、七菩提分:择法菩提分、精进菩提分、喜菩提分、轻安菩提分、念菩提分、定菩提分、舍菩提分。

16、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17、四圣谛:苦,即世间是苦果;集,即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灭,即解脱与证果;道,即离苦的道路。

18、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19、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20、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21、三学: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佛教教义。

22、二谛:真谛、俗谛,此为佛教基本原则。

23、四摄: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24、四无量心:慈无量心,即愿人得乐;悲无量心,即同情他人;喜无量心,即看别人离苦得乐,心生欢喜;舍无量心,即舍去执著。

25、六和敬: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26、六度:施度、戒度、忍度、精进度、禅度、慧度。

27、三资粮:信、愿、行。

28、四大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

29、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30、佛教八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31、十法界: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法界、人法法界、阿修罗法界、鬼法界、畜生法界、地狱法界。

32、三坛大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

33、六家七宗:道安的本无宗;竺法琛、竺法汰的本无异宗;支道林的即色宗;于法开的识含宗;道壹的幻化宗;支慜度、竺法蕴、道恒的心无宗;于道邃的缘会宗。

34、佛三身:法身、报身和应身,以理法聚而为法身,智法聚而为报身,功德法聚而为应身,因佛据此三种德性,三身即成一佛,一佛具此三身。

35、四大金刚: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

36、八部众:天、龙、夜叉、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阿修罗、摩呼罗迦。

37、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三自性: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

38、五教:小乘教、权教、终教、顿教、圆教。

39、十宗: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具德宗。

40、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四种学佛的信心

学佛的信心分为四种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

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吗

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我这里也点示了下,这点我们一定...

佛法不在远处

从前有个少年由于贫困,苦恼,迷上了求仙拜佛,可以解...

地狱的三大类型

在我们人道以下的是地狱道。地狱是梵语泥黎,译为不乐...

舍利子是什么

问: 舍利子是什么? 玄若法师答: 舍利是修行者舍报...

佛像一定要请法师开光吗

问: 请法师开示一下,如果买了佛像,是否一定要请法师...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

家人反对自己学佛该怎么办

问: 在家居士应怎样修行?必须注意什么?家人反对应...

业力

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因此...

阿修罗的生命状态与投胎业因

在地狱、畜生、饿鬼、人、阿修罗、天等六道轮回的众生...

浅说佛教八苦

八苦: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

汉语中的这些词汇都来源于佛教

刹那 梵语Ksana的音译。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

让命运改善的良方

人类往往很执著,有很多不确定的情绪,又缺乏安全感,...

求福报的因与缘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

人生无常 时间的真相

从前,有位幻术师非常精通幻术,他有一位朋友是出家师...

宏海法师:净土宗概述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因缘殊...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从佛教教义角度看有无相应说法...

济群法师:轮回的六种苦

《亲友书》中,将轮回苦总结为六点。 其一,为无有决...

你东想西想,定不下心来,最后毫无所得

【又善男子。若诸菩萨摩诃萨等。不著内想。不著外想。...

细品「学会」,感悟人生真谛

学会理解,因为只有理解别人,才会被别人理解。 学会...

到处结缘施食累积大功德

在《金光明经》有讲到两种长寿无病的方法,第一种是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