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大小乘经典对提婆达多的描述为何不一样

净界法师  2019/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大小乘经典对提婆达多的描述为何不一样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从前面知道,我们这个身体的感受基本上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它的确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身触为缘,生身识界”,是讲因缘即假。但“三处都无”,讲因缘性空,虽然它有它的作用,但是它没有真实不变的体性,它的体性是空寂的。它们三个都是非因缘非自然,一个中道的实相。

这个即空即假即中的触,我们可以从一件事来看,看提婆达多的事情可以看得出来。提婆达多,佛陀在讲到他个人的行为的时候,我们看阿含经的描述。阿含经的小乘经典讲提婆达多这个人是大恶人,他五逆罪犯了三个:第一个杀阿罗汉,第二个出佛身血,第三个破合和僧。所以,在阿含经里面,提婆达多等于是今生就现身堕入阿鼻地狱当中。当然,阿含经是一个小乘的思想,讲业感缘起,它是从外在的事相来论断这个人。

但是,你看大乘经典的态度就不一样,特别是《法华经》。《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讲到提婆达多,讲到两个重点:

第一个,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曾经有一生做大国王。他想要学大乘法门,所以他放弃了王位,到深山去,找到一个阿私陀仙人,向他礼拜,做他的侍者。结果阿私陀仙人把《法华经》的妙理传给国王。而这个阿私陀仙人是谁呢?正是提婆达多。所以,提婆达多曾经做过释迦牟尼佛的老师,教导他修学《法华经》的一个老师。这第一点。

第二点,在《法华经》讲到第二个重点,就是提婆达多不但做过他的老师,还做过释迦牟尼佛增上的善知识。他示现很多恶逆的因缘,来帮助释迦牟尼佛快速地成长。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我之所以能够快速地成就六波罗蜜、四无所畏、十八不共,完全是提婆达多的帮助。因为菩萨道,在经典上说,菩萨道只要到初地以上,魔王都不敢动他,连动都不敢动。那魔王不敢动他的话,全世界没有逆境了。所以,初地以上菩萨的那些恶因缘,都是那些高手来示现的,大权示现。

我问你,你到了初地菩萨,谁敢动你?初禅以上魔王就不敢动你了,只有在欲界定的时候魔王还敢去干扰你。所以,菩萨道的后面的时候,都必须要另外一个菩萨来示现,来帮助他增上。提婆达多正是扮演释迦牟尼佛增上的一个角色。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其实提婆达多——我们从大乘的了义经来看小乘的经典,把它会通,也就是说,提婆达多整个过程是以大悲心来造罪业,然后来帮助释迦牟尼佛增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挫折与收获

在古印度的时候,常常发生干旱或是水灾,因此,老百姓...

为什么倒霉事总找上我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感慨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面对逆境,我们该如何选择

有一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靠乞讨为生。一天...

福和祸、怨和亲都是无常的

《史记》中记载,戚姬是汉高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他...

人生的两个机会

美国加州有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2003年的冬季大征兵中...

学佛后为何还会发生不顺的事

问: 我有一个同修,学佛以后,说信佛这也好,那也好...

别人眼中的你

兄弟俩打游戏,弟弟技术比较差,玩了半天都没通关,哥...

佛说宿殃掷石出血之因缘

世尊于阿耨大泉说法时,在场的五百位比丘除却阿难尊者...

修行人每天必发的六大善愿

第一愿:愿我乃至生生世世中,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 发愿...

不要责怪妄想,要用佛法来引导它

十法界是怎么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净本然,都是具足...

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

你很喜欢做月下老人?喜欢做月下老人,这完全是凡情,...

礼佛拜佛的殊胜功德

礼佛是一种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愿令一切佛弟子从中得...

做人做事,败于10忌,成于10悟

做人做事,败于10忌: 1、自私、自负、自满是故步自封...

婆媳间因孩子的教育发生矛盾该怎么办

问: 我们的婆媳的关系不好不坏,总是为孩子的教育才...

人生的七宝

人总想要拥有一些财宝,金银、珍珠、钻石、房屋、地产...

慧律法师: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

「胆识」是人生必备的重要条件

人在世间应世,需要有很多的本领,「胆识」就是必备的...

三界如粪坑 应早求出离

如果今生错过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无量劫都难以再逢到...

素食者增肥的几点建议

导语: 各人体型与遗传基因有关,素食者如果身体健康...

「莲华化生」的具体情形

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没有空间的...

佛陀一天的时间

世界所有宗教导师中,佛陀可以被认为是精力最充沛,行...

「南无阿弥陀佛」之声

您听过回声吗?有一种回音壁,弧形的,两端相距有几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