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贫女供灯的故事

2019/10/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贫女供灯的故事

在佛陀时代,古印度舍卫国里的国王、大臣和施主们常常会举办供灯法会,以供养佛陀和僧众。一个名为年嘎姆四处流浪的贫穷乞女,见到供灯法会非常欢喜,心里想:“我往昔造了什么恶业而转为乞丐?现在虽然遇到可培植福德的三宝,却没有钱财。”想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

有一天,贫女乞讨到了一枚铜币,便兴高采烈地跑到油店买油,店主问:“一文钱只能买到很少的油,你要这一点油做什么?”贫女就说,她想去供灯。这店主很善良,很理解她的善心,于是多给了一倍的油。

贫女非常高兴,她做了一盏油灯,供在佛前,并发愿说:“今天我以小小的一盏灯供养佛,以此功德愿我将来具有智慧灯,并遣除一切众生的无明黑暗。”贫女发愿并顶礼佛陀后便离开了。

第二天,佛陀大弟子目犍连去收灯器的时候,发现其它灯都已经熄灭了,唯独贫女供养的灯像刚刚点燃那样光亮着。目犍连想,白天点灯没有意义,也很浪费,应在晚上佛陀传法时再点。

于是,他便去熄灭那盏油灯,但是,无论他用了什么办法,都没能将灯熄灭。佛陀走过来说:“目犍连,停下来吧!身为声闻的你是无法熄灭这盏灯的,因为这盏灯是以利益诸多众生的广大发心供养的。”并授记道:“年嘎姆未来将会成佛,佛号灯光如来。”

贫女供灯,是一个很著名的佛教故事。它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我们在行善的时候,不管是布施财物给贫穷的人,捐钱给寺院、社会慈善机构,还是做其他种种的好事,都要以清净心去做,并且要懂得发愿。心地越纯净,愿心越广大,我们所能得到的果报就越大。

相反,假如在行善的时候充满了期待,或者夹杂太多不好的动机,那么得到的果报便很有限。就像贫女,她供佛的灯是最小的,但她得到的果报无疑是最大的,远远超过了那些国王大臣们的供养所得,其原因就在她有着比国王大臣们殊胜千百万倍的清净发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

诸位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你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

贫妪施豆

佛陀啊,这是我仅有的食物,请您接受我的供养!一位贫...

阿育王的百亿千金供养布施

佛灭度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国王。有...

有了得失之心,你就不得自在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数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

以华鬘供塔 得金色身

昔时,忉利天主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后,证得须陀洹果。回...

证严法师:这才是真布施

布施钱财是为了要做好事,并非一定要捐很多钱才叫做布...

不作布施、不考虑后世的人非常可怜

不作布施、不考虑后世的人非常可怜,要知道,往昔的布...

布施的五大功德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

【推荐】以诚待人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真诚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敷衍和欺骗...

恶性须菩提

世尊成道之后,观察到大海龙王一族有得度的因缘,便现...

一个终身受用的测试题

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

佛誓断众生贪欲之因缘

世间狂逸之甚,莫过于贪欲,因此应当勤断贪欲烦恼。 《...

未成佛前,要先结人缘

佛能不能度众生,众生能不能被度,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看...

净界法师:什么是临终正念

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临终妄想生起...

让我们生活变得有意义

人生就像读一本书一样,也是有尽头的,光阴飞逝,一晃...

【推荐】平常没什么感觉,临终时你就知道怕了

如果一个人,他对过去的业都没有处理没有处理的意思,...

五逆和谤佛之罪不能往生吗

问: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化度事迹》

地藏菩萨的大悲、大愿,我相信,只要是佛门弟子,没有...

极乐世界离开了八苦

我们展开的生命是在分段生死当中。你看分,分是分限的...

攀缘心要如何消灭它呢

(一)【楞严经】所要对治的就是攀缘心:这个攀缘心怎...

持之以恒

有一位小和尚名叫一了,他的耐性不够,做一件事只要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