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广钦老和尚  2020/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这个出家众比较容易做得到,在家众则种种俗务牵挂、放不下,较不易办到。出家人身、口、意三业清净,都摄六根,便能得一心不乱。

打七念佛,为的是要得正念或开智慧,是要去除色、声、香、味、触、法,得六根清净。出家人也是在打六根清净,而不是在打吃得好或什么。

念佛是最简便的,不像持咒还须费脑筋,无论做什么事,心内默念佛号,有念像没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念佛,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无其他杂思想,便能预知时至。若还有其他思想、妄念障住,虽念佛也无法预知时至。

大弥陀经中所说的西方胜境,不过是佛以此诱导众生,使其念佛,令精神上有所寄托与目标,主要藉由一心念佛,令三障消除,心无妄念,而达自性西方,皈入极乐。虽说极乐世界亦是妄,但佛究竟无虚言,临终时只一佛念而无他念,心达一心,照样随佛号往生。

若人一心系念佛,则念佛可扫妄念、垢尘。一心念去,至业障消尽,则智慧眼开;心无挂碍,自心则像西方境,以此无垢的心境,命终后即感莲花化生,佛菩萨众会一处,经中的西方境昭然在前,一点都不虚假,佛绝无妄语。

但若众生不信念佛有个西方境可去,却偏执于眼前的妄念、业感、种种事相,以为实有,如此不务实修,嘴里虽说要往西方,也只是个妄念而已。

生西的另一要件是必须了尽业尘,没有一切俗缘的牵缠,则生西有望。

佛说净土三经,示西方实境,畅演往生的捷径,也不过是普摄群机,教化众生,令生欣慕坚固的心,一心持佛名而生西,达到度众生的方便法门。

念佛要具信、愿、行三力,要能“引声念佛”、“大地一音”,就是各种声音入耳,即转成念佛音,而无分别,不被转去,才是一心不乱。

我们妄念种子深重,念佛时不是头昏,就是被妄念种子牵去,所以念佛时必须小心。

所谓带业往生,乃是佛菩萨诱导众生念佛之饵。令众生为了要带业往生而精进念佛,等念到一心不乱、一念不生,没有妄想,没有恶念,则心达西方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广钦老和尚文章列表

临终正念靠平时点滴栽培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劝说我们: 一切法门,皆须依戒定...

圆瑛法师:答何明亮居士问六则

问一:念佛为何限定七日? 答:克期取证故。放下万缘...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绕圈子,不走弯路。...

会性法师《小净土文略说》

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遵式法师字知白...

散乱称名,皆已成佛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

信愿持名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一个人生前自己肯念佛,肯定就有信心在里面,有愿力在...

让皇帝感动的永明大师

【及至永明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显垂言教,著...

为何弥陀一身能接引百千万亿众生

原文: 或曰:阿弥陀佛,安居极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

福报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当我们在念想极乐世界的功德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三块...

决定寿命长短的,不是饮食运动,而是……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

怎么才能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呢

问: 很羡慕那些与世无争的人,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怕冷的女性应吃哪些食物缓解寒冷

立冬以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许多女性觉得总是手脚冰...

在家如大梦,出家犹如遇险得脱

一 在家犹如大梦 在这茫茫生死苦海中的人生,本是同做...

二六时中都不要忘记这句佛号

很多念佛人对于净土理念是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

因果学说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佛教的因果学说,可以从三个部分来介绍: 第一,因果的...

《观无量寿佛经》大意

净土三经的高下 一提到声震东方佛土的净土宗,我们马...

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

居士楷模彭际清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广钦老和尚《出三界比出国留学好》

午后,有信众徐某两姐妹来皈依,顶礼师父后,老和尚在...

【推荐】「无住心」乃吾人安身立命之处

昨夜梦中,任是富贵荣华、悲欣忧苦;清晨醒来,如幻如...

苦瓜变甜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

问: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