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戒律衰败之原因

界诠法师  2020/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戒律衰败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寥无几。比丘本为七众之首,统领下六众,时至今日,白衣上座,比丘尼指示比丘,已是屡见不鲜了。对于戒律的重视渐渐淡化,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客观条件:去圣时遥,人根陋劣。戒律是在印度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而制定,佛法传入中国,风俗差异,行有不便,如汉僧搭衣入市、托钵行乞等。而且,律海深广,讲说无人。中国的丛林制度,已代替了戒律,僧团的管理大都是依丛林规约,少依律制。在实际的行事中,仅凭少数人决定,不依羯磨法来完成。

二、知见不正:轻戒为小乘,未肯真学。中国佛教以大乘著称,比丘戒法,视为小乘声闻。孰不知,比丘身份的延续,依然按声闻律法来完成;住持佛法依然以比丘居上,怎可忽略!只是因为学持不易,畏难而舍。或千百年来,受禅风影响,自认为大乘顿性,以空理为高,事理相害,行不圆融。

三、教团风气:学戒的风气无法展开,参加受戒的人流如潮,受戒后却无人学戒,将戒本束之高阁。一出戒堂,忙于接法、当执事,升座当方丈,或赶经忏。随着市场经济的突起,利养日益丰厚,引人堕落。非法充斥,相沿成习,又无知为师,以盲引盲;滥收徒众,扩大眷属;滥建寺院,到处任职;滥传戒法,不依律制;僧教不彰,学无次第、

四、动机不纯:初发心出家,无出离心,无求知欲,亦无卫法护教之心;甚至将名利带入佛门,淡化因果观念,愚痴不畏罪报。所以,邪念、邪行、邪命自活,过分奢侈,享乐受用,不但戒律松弛,更影响佛教形象。

《南山律学教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丛林中出坡的意义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开启中国禅宗僧团制度的恢弘气...

五百沙门出家证果之宿缘

昔时,佛与常随诸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贪执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

净土法门应谨防两种误区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

比丘的五类

在毗奈耶杂事卷一三中,比丘分为五类:经师、律师、论...

圣一老和尚八关斋戒开示

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万物皆变异,佛教认为万物都是无...

虚云老和尚:犯淫戒的过失

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

在家佛前自受五戒仪轨

(一)唱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一天之中如何对治贪嗔痴

我们要知道贪瞋痴它生起的这个次第。好像医生去帮人治...

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

◎一个人,只要是心正了之后,气就正,气正了之后,形...

大德的无常语录

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能认识到无常是智...

四个事实证明素食能让儿童健康成长

科学最终表明了素食饮食可以帮助人们避免肥胖、心脏病...

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

中阴身的定义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

海涛法师《如何面对临终那一刻》

一 1.通常痛苦可以成为我们一个伟大的老师,它有很多...

在生命轮回中,你的心是变来变去的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

念佛四年,站着往生

谛闲老法师当时在金山当知客。有一天,从家乡来了一位...

酒满茶半

常常听说一句话叫酒满茶半,但为了什么,却并不确知。...

【推荐】您是选择令人敬爱或是引人厌恶呢

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的公婆让她很烦恼。她说...

51条做人之道

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这一辈子需要知...

随手环保100事

使用布袋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佛陀劝孝的偈语

一天早晨,正当佛陀着衣持钵进入舍卫城乞食时,有一位...

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

五个禅七马上就要结束了,就在禅七结束之际,老天爷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