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今世行净,后世无秽

2020/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今世行净,后世无秽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波罗奈国仙人鹿野苑,刚度化了五比丘不久。当时的波罗奈国,有一位名叫夜输的贵族子弟,颜貌端正,举世无双,家产丰饶,富裕多宝。

有一天,他在禅坐时,悟到诸法无常,世间没有永远不变的人、事、物。他观察家中的男女眷属,犹如拖着躯壳行动的死人,无一值得牵念;再看看自己的形体,与坟墓里的死尸没什么不同,于是下座,并且说:“深重的愚迷烦恼,令人无法分别真与幻。”夜输有了这种体悟,决定离家求道。

于是夜输不告而别,独自出城。在江边,他脱掉了价值上万又华丽的琉璃靴后,渡江并快速地前往世尊所居之处。

夜输见到世尊后,顶礼世尊,然后站立一旁,向世尊禀白:“世尊啊!世间无常,无有永恒不变者;万事万物都在千变万化中,不可依靠。我今归依于佛,欲求无为安乐之处。”佛告诉夜输:“善哉!善哉!善男子!圣贤教理甚深宽广,恢弘无尽,正是你所乐求之道。”夜输听闻如来教示,内心欢喜踊跃,不能自胜。

世尊渐为说法,反覆为他说明布施、持戒、念天等义理;又为说明欲爱、烦恼是成道的障碍,当离欲并修不净观。夜输听闻世尊的开示,当下即漏尽所有尘垢,得法眼净,得以观见诸法真理而无障碍。此时,了悟佛法的夜输离座而起,再次诚敬顶礼世尊,并白言:“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世尊!请允许我随佛出家学道。”

佛告诉夜输:“善来比丘!”夜输当下须发自落,法服自然披身,夜输比丘继续听闻佛说法,即证阿罗汉道。

此时,夜输家中的父母、兄弟、亲眷及男女仆人,都在找寻夜输,他们备妥车驾、象马,寻迹一路找到江边,看见了夜输的琉璃靴。他的父亲心想:“我子必定是在此脱了这价值不菲的琉璃靴,渡江到对岸去,我也要渡江继续寻找。”

于是,一群人渡江至对岸,远远地就看见世尊身上散发的光芒。他们循着光明,到了世尊所在之处,顶礼世尊后,恭敬地禀白:“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世尊!您可曾见过夜输童子到这里来吗?”这时候,佛以神通将夜输比丘隐身,使其父看不到。

佛告诉长者:“你现在想找到你的儿子,不如先找到你自己吧!你且坐下,我为你讲授法要。”长者坐了下来,佛陀为其说法,长者于闻法时,即于座上漏尽尘垢、烦恼,得法眼净。

于是,世尊舍三昧神通,使长者看见夜输比丘,长者对夜输比丘说:“你赶紧回家吧!你母亲忧愁哀伤,担心你离家不归。”佛告诉长者:“不!长者!千万不可如此说。为什么?譬如修行之人,仍在修道、断惑,虽知教义,但尚未断尽爱欲烦恼;而后,修行成就解脱一切烦恼,无惑可断,亦无可学,道业成就,得阿罗汉;如果再让此人回过头去修习之前的法,长者!你认为如何呢?”

长者回答:“世尊!已经无此必要了。”佛陀告诉长者:“如今,你的儿子已无所住着,漏尽一切烦恼,证无学之阿罗汉。长者!你要知道,夜输比丘既已证得无欲、无求、无著的阿罗汉果,怎么还要他再返家去薰习五欲呢?”

长者听了世尊这番开示,知道儿子已得证圣果,发自内心地欢喜与赞叹,立即起身,五体投地顶礼夜输尊者,并皈依世尊及世尊教法,誓愿永不着五欲之染。

此时,世尊即为长者说此偈:

“弃身无猗,不诵异言,两行以除,是谓梵志。今世行净,后世无秽,无习无舍,是谓梵志。”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第二十九·梵志品第三十四》

省思:

故事中的夜输因体悟无常,故而离家求道,听闻佛陀的开示,尽诸有漏,证阿罗汉果,得寂静安乐。然父母爱子,无片刻休歇,长者为了寻找夜输,不辞辛劳渡江寻儿;殊不知当无常到来,各自随业而往,纵使父子不能相代,故佛陀点拨长者“汝今求子,不如自求。”想找到儿子,不如先找到自己。生命无常,即使至亲眷属,终有别离之日,因此唯有在因上努力,以清净身口意,破除惑业苦的轮回,契悟不生不灭的真心,才是人生安隐之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陀入灭给我们什么警觉

佛陀转法轮以后,既然示现是一个凡夫,就必须要示现老...

没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对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学只是劝:没事念念佛吧!反...

因为知道会死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人的生命在呼吸间,但我们不能只是知道会死,我们要好...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而不少人,学佛之后,处...

解脱成佛,应修什么善

问: 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 达真堪布答:...

无常力最大

过去,有一个村落的长者们,听说佛陀要到村落来,立刻...

如何教导妻子修行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

父母要我放弃病重的妻子,该怎么办

问: 法师您好!我跟妻子结婚快四年了,第二年妻子就...

出离四流便得四乐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的时候,对比丘们开...

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一日,佛源老和尚对僧人说:某某下面那房子可以住人啊...

中国历史上最有佛缘的15位皇帝

导读:佛,讲究一个缘字。在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与...

赛月童子

人生如梦,而人就在无常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幻想,所...

分析导致我们失败的原因

所有的事,无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方面的,失败原因: 首先...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问: 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

星云大师开示治家五法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时治国容易,治家很难;治...

慧律法师:佛教徒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佛教徒是采取中道的态度。这风水对我们凡夫来讲确确实...

圣严法师:该不该多生小孩

问: 现在已经是少子化社会,少生小孩或不生小孩,真...

佛教千僧斋的由来与功德

何为千僧斋? 千僧斋会,顾名思义,即同时布施一千名僧...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

回光返照是观照什么

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就是我们讲的称性起修,...

成就佛陀的20种习惯与风格

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就佛,或者看一个人之所以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