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船子和尚与夹山禅师

2020/10/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船子和尚与夹山禅师

这幅图描绘的是禅宗极为有名的公案,说的是唐代夹山善会禅师被船子德诚禅师三次打入水中而开悟的经过。唐代的夹山禅师是一位有名的大法师,他佛法好,学问好,讲经说法,听众极多,名气大得很。有一次讲经时,有人问:“何为法身?何为法眼?”

他答:“法身无相,法眼无暇”,这从教下讲是圆满的,可是台下有个道吾禅师却噗哧一笑,夹山禅师知道事出有因,便下坐虚心请教,道吾禅师告诉他“你说的错倒没错,只是没有亲自证得,没有亲身体验过佛法的妙味,别人也不能通过你的说教证得佛法,体验佛法的妙味,你说的这些都不是当下能成佛的法,而想得到当下能成佛的法必须有师承”。

夹山禅师还想继续求教,道吾禅师没有直截回复,却把他转介给船子禅师。夹山禅师到船子禅师处一见面,船子禅师连问夹山禅师几个问题,结果夹山禅师都依教理圆满地回答了。

没想到船子禅师却把脸一沉,呵斥道:“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合头语就是圆满的答案,因为这些都是文字知解上的东西,心上未能悟到,不能契入大般若境界,这些知解上的东西,都是意识的境界,在实际禅修时全都用不上。

船子禅师又说:“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钓三寸,子何不道?”是说像钓鱼一样放那么长的线下去,现在就差那么一点点了,也就是说,你下了那么多功夫,你想悟道,你想成佛,现在悟道,成佛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你怎么不跟我说说当下怎么悟道,当下怎么成佛呢?

夹山禅师是有名的大法师,三藏十二部、唯识、中观什么都会,样样讲得通,正想给船子禅师高谈阔论一番,刚要开口,却被船子禅师一船杆打入水中,人一入水要被呛水,还要憋气,好危急,头刚一冒上来,船子和尚就催他“快说!快说!”

气都喘不上来,人还在水里,夹山禅师却还想发表演说,就又被船子禅师用船杆按入水中,又刚冒出水面,船子禅师又逼他“快说!快说!”

刚要开口却又被按入水中,如是三番,夹山和尚豁然大悟,乃向船子禅师点了三下头。你想,人被按入水中,时刻有生命之忧,呛水之难,气都上不来,哪还有心思讲经说法,这时满腑经纶,无量才艺,早到九霄云外了,精神高度警觉,大脑空空,什么妄念都没有了,当下契入明空双运境界。船子禅师就是用这个方法硬是让夹山禅师开悟。

然后告诉夹山禅师:“我在药山禅师那里参学三十年,只是搞清楚了什么是本来面目,你现在已经得到了,以后你不要再住在城市人多的地方,要到深山里人烟稀少的地方去保任这个境界。”

夹山禅师告别师父,边走边回头,一是舍不得离开师父,二是心中想,难道佛法就这么简单吗!我多年的世间学问,三藏十二部的佛法……众生贪嗔痴慢“疑”嘛!夹山禅师对此有些怀疑……

船子禅师看明白了夹山禅师的心思,大喊一声,夹山禅师回头一看,船子禅师竖起船杆说:“汝将谓别有?!”是告诉夹山禅师“你不要认为另外还有成佛的法!”于是就把船弄翻,自己淹死了。

夹山禅师这回就死心塌地,头也不回地走了。

禅师用生命为坚定弟子信心,这就是一代祖师的风范,这就是为法捐躯。憨山大师对此曾有拈提说“假如夹山那时还停留在文字知解上,船子如何为他舍得命来”。

可见,“顿悟”、“见性”重要,对“顿悟”而“见性”的见解有坚定的信心,即“定解”更重要。此后,夹山禅师独自在山中闭关十多年,长养圣胎,刻苦修行,然后才出来弘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

八地菩萨所破所悟的是什么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前面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

律宗大德广化法师

在台湾的佛教中,专弘律学的比丘,除了济涛律师外,再...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

法照大师得文殊菩萨开示念佛法门

大历二年,莲宗四祖法照大师居住在衡州云峰寺,勤修不...

明学长老的「佛事道影」

明学长老92岁,而体型瘦削,风范淡定。2012年5月19日到...

怎样才可以了生死出轮回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学佛的目的是出轮回,了生死,这是...

达摩大师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你这么年轻,怎么也信佛啊

在清风宜人的山里,节假日里来往的登山者络绎不绝。一...

佛敕目连度度化梵志

(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诸菩萨、四众弟...

国王杀生为佛所阻

佛陀时代,有位国王名叫和默处,由于他的国家地处偏僻...

面临生死关头,才能领会我们和那些鱼儿一样

常常在病人的床底下,或者桌子上都会放着一小锅,或是...

佛脚被刺的宿世因缘

释迦牟尼佛住止在王舍城的竹园精舍时,有一天早晨,世...

凡圣两忘

南塔的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撇不干净,临命终时就是障碍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还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时间,就能够在意...

宣化上人:要修无相的功德

在禅堂里是选佛的地方,是种功德福田的地方。所谓若人...

感受恶报时,不该认为是别人不对

我们平时不论遭遇什么,哪怕是两个人在打架时,一个人...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赚不到钱

每一个人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

千僧斋时发生的一件不可思议之事

印光大师在作《净土决疑论》时,引用了永明延寿大师所...

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

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

修学佛法,绝不可离开净土法门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示生人间,说种...

破五戒复又忏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问: 在家居士破五戒,复又忏悔,命终往生,能否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