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

优昙普度大师  2021/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欲得道同诸佛,先须孝养二亲。故赜禅师云:“孝之一字,众妙之门。”佛语以孝为宗,佛经以孝为戒。言中不昧,口出戒光;直下分明,顿开心地。

夫孝者,有在家之孝,有出家之孝。在家孝者,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承顺颜色,以尽养生。

出家孝者,割爱辞亲,餐微契本。深入无为之理,上酬罔极之恩。趣解脱之要途,报慈亲之捷径。非但未来获益,亦于现世成功。所以如来子夜逾城,道圆雪岭;卢能白金遗母,法继黄梅。

然而以法断恩,应思报德。是以迦维省父,忉利宁亲。至于贫乏无依,理合躬亲给侍。是故毕陵迦起尽心之戒,忍大师有养母之堂。陈睦州织屦供亲,朗法师荷担游学。

然则出家者以法味为甘旨,不忘返哺之心;以佛事为勤劳,未遗世谛之礼。非但一世父母,而多生父母皆报;不惟一身父母,而法界父母皆度。

同登觉岸,岂止周公之配天;普示迷津,故逾考叔之纯孝。出家之孝,其利博哉!如或因缘未和,父母不听,宜尽在家之孝,劝修出世之因。若能即俗而真,亦有成佛之路。

觊反婴儿之行,无亏膝下之严。报双亲顾复之劳,致一乘圆满之地。遂使在家菩萨,行解无疑;出俗高人,因斯可鉴。

其有局于事佛,不能尽于事亲,睹兹有感于中,可以克全其孝。呜呼!光阴易往,父母难忘。

有亲在堂,如佛在世。以此报亲之德,圆成念佛之功。是知父母喜欢则诸佛喜欢,此心清净则佛土清净。

可谓野色更无山隔断,月光直与水相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懂事孝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

为什么到净土,不是去享受快乐的

诸位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去享受快乐的。你...

阿弥陀佛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

孝敬父母,这是头等大事

父母有生育之恩,有养育之恩。父母的恩德非常大,所以...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往生吗

【以前曾经有佛弟子请问佛:要是遇到横祸,突然去世,...

极乐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为何却感觉不到

问: 西方极乐世界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可弟子却感...

你跟着妄想走,如何能感应道交呢

念一句佛号可以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那我们如何念一...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慈能予乐 佛讲,慈能予乐。慈,慈者爱念,即能给予众生...

每天坚持做功课

日课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克服习气、增强定力的好方...

哪些是修净土之人不去做的范围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修持门中的第七...

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正确人生观的因 一个人对人生目的、意义的看法,...

高处不胜寒

现代的都市都是靠高楼来代表它的雄伟壮观,现代人也都...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

打坐的姿势与方法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

吃素十大好处

国际素食日(或国际素食节),是一个自1986年开始来源...

宣化上人:多退初心

人有时最初发心要学佛法,或者最初发心想要出家,但出...

如何才能迅速积累福报

各位活在这个世间很重要,你要帮助别人,为了要帮助别...

三福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问: 《观经》中佛告韦提希,欲往生彼国(西方极乐)者...

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

问: 东林寺是净土祖庭,很想了解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

一定要珍惜身体的能源

我们人有六种知觉性:眼能见、耳能听、鼻能嗅、舌能尝...

《印公画传》纪念印光大师往生八十周年

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大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