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心不留影

2011/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通诗歌、俳句、茶道,为东海寺之开山祖师。

某天,有个商人拿了一幅裸 体的仕女画,故意请泽庵宗彭禅师在画上题词。商人心想,泽庵宗彭禅师一定会尴尬地推辞。没想到泽庵宗彭禅师不但没有拒绝,还一面欣赏着画中的美女一面赞叹说:“多么好的一幅画啊!”随即在画上题字:“佛卖法。祖师卖佛,末世之僧卖祖师:有女卖色身,消众生烦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柳绿花红,夜夜明月照清池,心不留亦影不留。”

原本想看禅师笑话的商人,见泽庵宗彭禅师如此心胸坦荡、磊落自在。反而惭愧不已。

泽庵宗彭禅师一生提倡“无念无想”的禅风,所以即使是为一幅裸 女画题字,也能自在地题偈“心不留亦影不留”,让不怀好意的商人折服。在禅者眼中,世间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有如过眼烟云,因此心不会为女色所牵动,更不会产生一丝“念想”,因为他早就泯除人我、净秽、男女等等差别妄想,而能自在无碍。

有些人喜欢追逐感官声色的刺激,希望从中得到享乐,但是当这些感官享受一过,反而更让人觉得寂寞空虚。人若时时受到这些外境声色驱使,内心是永远得不到安宁的。反观禅者,心不随外境所转。所谓“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只要心不在万物上染着。纵然万物围绕,也依然可以身心清净无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

菩萨有十种自在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

改变内心,莫向外求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挺奇怪的。 比如,榴莲。喜欢吃的...

容易分心,该如何用心

问: 「我很容易分心,在做事的同时,会操心下一刻的...

妙华法师: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六祖大师对智通法师说,你...

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

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依据心态的不同分...

把心放大了,路子也就宽了

人的眼睛有大有小,胆子也有大有小,其实人的心也有大...

心中的陷阱

许多人都觉得世事难测,处处陷阱,稍不留神就落入圈套...

帝释的行善敬长

有一天,佛在毗舍离猕猴岸边的大讲堂中说法。当时有一...

四大安静 众患消除

佛陀住世时,舍卫国中有一位已证得须陀洹果的须达长者...

倓虚大师亲述念佛往生的故事

关于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临命...

顾小失大

世间大事糊涂而小事聪明的人很多,就是说:只顾小小的...

临终助念的时机该怎么把握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

出水莲花自清净——记著名高僧惟贤长老

山城重庆,由于经常雾气氤氲而素有雾都之美誉。长江、...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

信佛教就是为了成佛,而成佛的好处多:一是彻底明了宇...

不要自心生自鬼

月前,本寺一位修行者往生了。 有位小法师,来寺挂单...

把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

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

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金刚经》称: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义。可...

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何要尊称上下

僧人自称法号有:释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门某...

女性学佛后是否不能打扮

问: 女性学佛之后是不是不能打扮了? 法霞法师答:...

什么样的素质才容易感受到幸福喜悦

要获得幸福人生,首先你要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和素质。获...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