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佛教的皈依仪轨

2011/04/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皈依是梵文saranad的意译,也译为“归依”,是说佛法广大无边,可以依托。归为归投,依为依伏,故称“归依”。

皈依是由非佛教徒转变成为佛教徒必须走的一步。经过了这个仪式,表明这个人从不信仰佛教开始信仰佛教,并正式取得佛教徒的资格了。

因为佛教是由佛、法、僧三要素构成的,所以,皈依佛教也可以说是皈依佛、法、僧。佛教认为佛、法、僧为“真宝世希有,明净及势力,能庄严世间,最上不变等”,故称为“三宝”。因此,皈依佛教,也称“皈依三宝”或“三归依”。

皈依有多种形式,在此主要介绍师徒授受的“三皈依”仪式。

请师。准备皈依三宝的善男信女们集合,分东西两班对立。钟鼓齐鸣后,鸣引磬三下,转身向上(即面对佛像),顶礼三拜、问讯。然后再转身对面站立。引礼师迎请法师到大殿之后,同样向上顶礼三拜。二众(居士男女)为首者执香旁立。法师升座、拈香、敛衣而坐。

礼佛。在木鱼、磬、鼓、钹等众乐器的伴奏下,由维那举腔唱香赞。同时,为首者至中位行问讯礼,再到香机前,上香后归位,顶礼三拜。两旁受三归者,转身向上,随同为首者行顶礼,之后,长跪。

求受皈依。先由维那师解说。三请,每请一次一叩首。

开示。和尚鸣尺,开始给受三皈依者简单讲解佛理、佛法的难得,以及皈依的意义。佛教称此为“开示”。讲完后,问受三皈依的善男信女们能否理解?能否如法受持?受三皈依者如是答应。

请圣。和尚鸣尺说法。这时,受皈依者各称自己的法名。和尚随起座拈香、合掌,教授皈依者念“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某、一心奉请”。接着把所要请的一一说出,并一请一叩首。凡者三叩。首先请一切诸佛。然后请诸法宝。其次请诸僧宝。最后还要恭请在光明会上诸监坛护戒。三清完毕,和尚还座,受皈依者仍继续长跪,合掌谛听。

忏悔。和尚鸣尺说法,后诵《忏悔词》,并按节奏叩拜。之后,再三称“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受皈。由和尚鸣尺说法,说完,和尚带领受皈依者称:“我某某(各称法名)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一称一叩首,如是三番。然后依师说:“我某某归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归依自在天魔等。归依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慈愍故。我某某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是我所尊慈愍故。我某某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清净福田僧,是我所尊慈愍故。”三况三叩首。

发愿。皈依者随和尚念《发愿词》,诵一遍,一叩首,共三遍。词曰; “我某某法门无量誓愿学。我某某佛道无上誓愿成。”

显益劝嘱。和尚鸣尺问能依教奉行否?皈依依者答曰:“能依教奉行。”

回向。和尚鸣尺,后敛衣起座,合掌道: “授皈功德圆满,大众合掌同音,念佛回向。”维那举腔,大众念佛。念毕,引礼师叫受皈依者礼谢和尚三拜,起立于旁。由维那举回向偈,大众同接合。念完回向偈,和尚下座,礼佛三拜,然后,回向赞竟。两个引礼者鸣手磬先行,受皈依者随后,和尚居末。按照日常的仪式送归方丈,再回到座前。礼谢大众三拜,至此,三皈依仪式圆满结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从皈依三宝开始

我们学佛要从皈依佛法僧三宝开始。 皈依是什么意思呢?...

达真堪布:以皈依来转折自己的人生

学佛修行,皈依是最基本的,相当于进入佛门。皈依也要...

皈依时可以请人代替吗

皈依有翻邪三皈、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和具足...

什么是皈依三宝

问题一:皈依前的诸多疑问和担心怎么办? 1、网友:如...

皈依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问: 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大安法师答: 皈...

没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吗

问: 有一位居士,还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

宣化上人:人生第一件大事是皈依三宝

我们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皈依三宝。你皈依三宝这件...

地藏占察忏完整仪轨

末法时期,学佛的路上,有种种的困惑。学佛很久了,感...

「无常」道破整个人生

二乘人的切入点,第一个是无常。要是感受不了无常,那...

学习做更好的沟通,使人际更圆融

有时我们在沟通时,会不自觉地用一些『否定式』、『命...

转变嫉妒心的方法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自己很难发现的习气嫉妒心。嫉妒...

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如阿...

不被一切现象所约束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

志公禅师即宝志禅师(公元418年514年),南北朝齐、梁...

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

半碗稀饭的故事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参加这个劳动,这叫普请,挂了牌...

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实告诉大家,念佛法门一个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易经》智慧:人的命运,藏在这三个字里

时因时乘变,待时而飞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困浅滩被虾戏...

一代名家郑板桥的养生宝典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着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

佛学常见辞汇(十六画)

【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因果报应的三种形式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

憨山大师开示学道十要

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 第二要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