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达真堪布:慈悲心要如何修出来

达真堪布  2011/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无数的生生世世当中,每个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家亲眷属,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怨敌仇人;都曾经伤害过我们,也都曾经帮助过我们。所以无法说是应该恨还是应该爱。这样思惟,我们的平等心就修出来了。我们把对亲朋好友的贪恋和对怨敌仇人的怨恨这两个分别念统统舍掉,这叫舍无量心。为什么说是无量心呢?因为发心的对境——众生是无量的,所以我们得到的功德也是无量的。

平等是前提条件,然后要发慈悲心就容易了。如果没有平等心,要发慈悲心是很难的,所以对每一个众生都要平等对待。

都会说慈悲心,时时刻刻将慈悲心挂在嘴边,我慈悲,他慈悲;这个慈悲,那个慈悲。但都不是真正的慈悲心,因为这些不是平等的心。

现在很多人发慈悲心是这样的。对穷人发慈悲心,对富人不发慈悲心;对恩人发慈悲心,对仇人不发慈悲心;对有困难的人发慈悲心,对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不发慈悲心;对无权无势的,平凡的人发慈悲心;对有权有势的人不发慈悲心。看见有人缺吃少穿能发慈悲心;但是看见有人有吃有穿就想不起来慈悲心了。看见有人有病,或者是没人照顾了,会发慈悲心;但是对比较健康的,有人关心的人,就想不起来慈悲心了。这些说明我们的慈悲心是有分别的,而佛法里讲的慈悲心是无分别的。我们现在不知道应该慈悲众生什么,也不知道众生最可怜的地方。

没吃、没穿、没住、没人管,这都是暂时的困难。穷也不可能永远穷,富也不可能永远富。身体差也不可能永远差;身体好也不可能永远好。有人管,没人管也不是恒常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

众生最可怜的地方是什么?就是无明愚痴颠倒,这也是众生痛苦的根源。其实众生一点点也不懂得诸法的真相和真理,迷而不觉。把苦当成乐,把无我当成有我,把不净当成是干净。无论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无论是有权的还是无势的,无论是健康的还是残疾的,不管是有家的还是没家的,不管是有人关爱的还是孤独的,都在无明愚痴颠倒中,都一样可怜。

我们的所思所想与所做所行是背道而驰的。都想得到快乐,得到幸福,但是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快乐幸福的因。所以每个众生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感受不同的烦恼,处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不同的痛苦。这样思惟,我们才会发出平等的慈悲心。

我们真明白了众生痛苦的根源,我们的慈悲心就很容易修出来了;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明白这些,所以我们发的慈悲心都是有限的,有条件的,有分别的。我们看看自己发的慈悲心是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对那些高官,有权有势、贪污受贿的人,肯定发不出来慈悲心,甚至还会说“他们有什么了不起的!”对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对比较贡高傲慢的人,你肯定发不出来慈悲心,而且还会谩骂他们。这不是佛法里讲的慈悲心。

佛法里讲的慈悲心是对每一个众生都平等地对待。你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亲生儿女有什么样的慈心和悲心,就应该对每一个众生也有这样的慈心和悲心,这才是佛法里讲的慈悲心。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不是佛法里讲的慈悲心,而是一种同情心。然而很多人连同情心都没有,更谈不上慈悲心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没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

当我们眼里看到这个是垃圾人、那个是垃圾人时,我们应...

富人和动物的奇缘

很久以前,有个非常富有的人,虽有万贯家财,但心地仁...

达真堪布:发一颗慈悲心来纪念观音菩萨的圣诞

皈依的基础是信心。佛法是从信心和恭敬心中得来的,有...

感动打猎者的狼

一辈子靠打猎为生的祖父突然决定封枪,再不打猎,原因...

善良被人利用,该怎么办

佛弟子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总还是更为善良一些的,更...

大悲心是最好的「驱鼠药」

不要伤害任何众生,应该对他们恭敬供养,因为他们本性...

人为什么不能将爱放大一点

曾经有一则新闻,嘉义有一位喜好钓鱼的父亲,有一天带...

老妇人清净无染的爱

佛陀时代,有一位气质很好、但衣着褴褛的老妇人来到一...

以觉悟的心态去面对、放下

我们学佛修行、解脱成佛,不是要离开社会、离开世间,...

达真堪布:用清净心的力量来利益众生

我们不能只知道消福,不知道积福。如果我们没有慈悲心...

放下不放弃,随缘不随便

人生是一场戏,这个意义很深。佛法的核心是什么呢?是...

在网络上造业,果报都是躲不掉的

时间是不等人的,你去做世间琐事,时间每过去了一分钟...

获得财富的原因是什么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

会观照的人,还怕人生会不圆满吗

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名为观照。凡今日社会人士,不...

宣化上人开示:什么是三障

三障是什么呢?第一报障。第二业障。第三烦恼障。 报...

教你从四点看清一个人

在利益面前时的抉择 利益面前,很多人都会扯下伪装。这...

细品「学会」,感悟人生真谛

学会理解,因为只有理解别人,才会被别人理解。 学会...

学佛要学结缘

我们佛教,其实主要就是「结缘」,我们今天拜佛、普佛...

过堂用斋,善用其心

寺院的斋堂叫五观堂,为什么叫五观堂呢?五观堂,食存...

一堂一千八百万元的课

一位朋友谈到了他的遭遇,约在十多年前,他因为信任,...

《论语》精华50句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

净土易往,但秽土难离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古德说,净土易往而无人。无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