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达真堪布:有智慧就有方便

达真堪布  2011/04/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八种闲暇、十种圆满,才是暇满人身。如果没有十种圆满,就不是暇满的人身。没有暇满的人身,就不能修持正法;不修持正法就不能解脱。得到人身是所依圆满,是十种圆满中的第一个圆满。如果没有所依圆满,就不能有其他的圆满。所以六道里人道算是最好的了。但是,我们现在做人都特别难,人身都特别苦。谁真正快乐过,谁真正幸福过?都没有!现在我们所认为的乐根本不是乐,它本身是种苦,因为它也离不开无常,它也超不出轮回。我们凡夫愚痴颠倒,把假当成真,把苦当成乐。自己觉得在享受,实际上不是享受是一种刺激。内心里那么空虚、那么肮脏、那么烦恼、那么痛苦,这不叫享受。真正的享受是内心快乐、内心自在、内心轻松。

比如,佛让我们放下,我们总是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总是执着牵挂,着急上火?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害怕。已经得到的怕失去;未得到的怕得不到,患得患失。实际上,你真正放下了,才不会失去;你真正放下了,才能得到。你真正能够放下了,那个时候你一个人也不要放弃,一件事也不要放弃。为什么这么说?你真正能够放下的时候,你的智慧已经圆满了,你已经有大智慧了。那个时候,人都是好人,都是佛;处都是好处,都是净土;事都是好事,都是你的助缘。如果你没有智慧,都是你的违缘。没有智慧的人就没有方便,所以才有违缘,才有障碍;有智慧的人就有方便,所以没有违缘,没有障碍。有违缘、有障碍了,就有烦恼了,就有痛苦了。

现在一出现什么事情了,我们就想,“怎么会这样呢?”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悟性不够,智慧不够。真正有智慧了,有悟性了,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很正常,很应该的。那个时候,你的身心才能得到安静。

总是执着这个、执着那个,分别这个,分别那个。觉得这个好,就去追求;觉得那个不好,就想逃避。这样子的话,总在患得患失的牢狱中,永远解脱不了。在患得患失中,不会有轻松自在,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办公室的沟通智慧》

在纷乱的环境中,如何把心静下来?假使办公室里突然有...

孔子的九条人生智慧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孔子哲学的中心思...

法布施增长智慧

阿难尊者他又怎样得到那个好的记忆?佛经上面说了一个...

买智慧

有一个国家很富有,拥有全天下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国王...

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

佛教徒要学会智慧的放生

佛陀制定的一切戒律,都是让我们懂得众生平等,尊重自...

五欲的事儿少回向,应多回向得智慧

你受的是皈依,如果不修行,不可靠的。你没有慧、没有...

济群法师《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者何】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家里的菩萨摆放位置有讲究吗

问: 家里请的菩萨放的位置有讲究吗? 达真堪布答:...

把佛法当镜子照自己

我们经常讲,把佛法当镜子照自己,才能照到真正的自己...

在无常的谤赞中解脱

在一切对境中,心都要保持平静。即使有人赞叹,也没有...

度众生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度化众生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其一,精通佛理。 如果...

微小的供养,便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 《杂譬喻经》中记载:...

阿那律-天眼第一

无忧的童年生活 在《阿弥陀经》里记载著十六位大阿罗...

《地藏经》教我们回向的方法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

佛说八正道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弟子。听...

惟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问: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大安法师答: 疾病有种...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

安住空性,发起菩提

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

问: 《佛说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

为何达摩说梁武帝没有功德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