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度众生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达真堪布  2012/0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度化众生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其一,精通佛理。如果不精通显密佛理,不精通九乘次第,怎么引导别人呢?小乘、大乘,显宗、密宗都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定要分清楚,对不同根器的众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导。佛祖当时给众生讲的就是相应法,若是法和相续不相应,就无法利益众生。其二,要有慈悲心和菩提心。如果没有这两种心,哪怕你会讲经说法,也度化不了众生。 

我们在喇荣考堪布,最基本的条件有三个:第一个有学识,精通显密;第二个有清净的戒律;第三个有摄受弟子的能力。什么是摄受弟子的能力?就是慈悲心和菩提心,这样才能感化人心。这个世界上有学识的人有很多,可是懂得再多也没有用,度化不了众生。

所以大家不要着急去度化众生,你好好地学修,机缘成熟了,不想度化众生都不行,躲都躲不开。这种机缘和福报是可遇不可求的。我现在想静修一段时间都不行,机缘一个接着一个。即使回到这样一个偏僻的山谷里也躲不开,整天忙得不得了,哪怕静下心来修行或者休息一个小时都困难。所以我想,既然有这样的机缘,就尽量了缘,把所有的缘都了了。不患得患失,一切随缘而做,这样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也不会有太多的烦恼。虽然身体累,但是心不累,也就没什么压力和烦恼。

如果现在还没有度化众生的机缘,或者没有到山上、到道场修行的机缘,也是自己的修行不够,福报不够,所以要好好修行,尽量增加自己的福报,了缘还债。到时候这些恶缘、逆缘自然就会离开,善缘、助缘自然就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我非常希望你们都能利益众生、帮助众生,但这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我们无论何时都要发清净的心,发清净的愿。这是力量啊!发心到位了,愿力到位了,自然就能利益众生、帮助众生了。

以前我的一些同学,有学识,有智慧,学东西快,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辩经滔滔不绝、出口成章,非常了不起。有的同学却不是这样,学习很吃力,辩经时的表现也不是很突出,很多时候都是失败者。但是最后的结果却相反。尽管前者有能力,但是却没有太好的机缘和弘法利生的事业。而后者非常了不起,弘法的助缘非常殊胜,利生的事业更兴盛、更广大,到社会上,到众生身边,受到了很多人的崇拜与信任,大家都愿意追随他,依止他。正如一句话所言:“世间人的千言万语,不如成就者的一句话。”发清净的心,发清净的愿,这个力量真的不可思议!

学佛修行,年纪大不是问题,没有学问也不是问题,主要是看你有没有清净的发心和愿力。若是有,不分男女老少,都能度化众生;若是没有,即使再聪明、再有学问、再有能力,也度化不了众生。所以,如果大家真这样着急帮助或利益众生,就要发清净心,破除我执,在相续中建立真正利他之心,生起真正的大悲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家人不信佛,可以以他们的名义做功德回向吗

问: 家里人不信佛,也不学修,弟子经常以他们的名义...

是否不能妄生度众生之心

问: 弟子冒昧请法师开示,在听法师讲的《佛说阿弥陀...

佛书若示有版权,则阻遏流通之罪甚重

然菩萨为利众生,即头目髓脑尚肯捨,况光之芜秽语言,...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众生

问: 我认为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

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原 文】 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

东来传法的高僧:求那跋陀罗

为了追随正法,求那跋陀罗弃家潜逃,到远方求师访友。...

没有众生,一切菩萨不能成佛

一切菩萨成佛,他的依据就是众生。没有众生,一切菩萨...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

达真堪布:在顺境当中要注意什么

当我们遇到一些顺境,或者一些世间的利益和福报的时候...

对自己生起信心

有人问:既然福德和智慧都是本具的,那我怎么没有福德...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为什么要远离恶友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远离恶友,远离恶知识。为什么要...

不管对什么样的众生都一定要广结善缘

佛祖释迦牟尼佛第一次转法轮的时候,来了八万天子。这...

五脏排毒的时间表

睡眠时是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时刻,人体就像一个天...

不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有惭愧心精进心

我们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在五浊恶世中还能遇到佛法。...

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

第一句箴言万法相互缘起世事不强求 世人遭遇的种种苦,...

悭贪的苦果

人生没有真正的所有权,因、缘、果、报的道理要切记啊...

知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息心达本源

我们的生命体,它是会生灭变异的,它是诸行无常的,你...

惑业未尽的高僧也难出轮回

历代开悟而没有了生死的,他就必然要轮转。有可靠的资...

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修学佛法

问: 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

佛为病比丘洗身因缘

过去,在贤提国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长期...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

焦芽败种

人有善良的人,也有凶恶的人。有仁慈有德的人,也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