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为病比丘洗身因缘

2020/03/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为病比丘洗身因缘

过去,在贤提国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长期卧病在床,精神委顿、身体非常瘦弱,生活无法自理,以致于全身垢秽不堪,发出恶臭,没有人照顾。

佛陀知道这件事后,带领了五百位比丘来看望他,并且吩咐比丘们,轮流照顾他,为他煮粥。然而,有些人却因满室的臭味而对他起了嫌恶之心。佛陀知道这种情形之后,就请帝释天端热水过来,并慈悲地以金刚手亲自为病比丘清洗身体。此时,大地震动,呈现一片光明,大众看到这种情形,莫不感到震憾、敬畏。

国王、大臣、人民及天龙鬼神等得知此事,纷纷到佛前恭敬顶礼,并且请示佛陀:“世尊,您是开悟的圣人,是人天之导师,为世人所尊重,福德、智慧皆已圆满具足,三界之中无与伦比,为什么还屈就自己亲自为这位瘦弱、全身垢秽不堪的病比丘清洗身体呢?”

佛陀对国王及现场大众说:“如来所以出世,正是为了来救护穷乏困厄、无护无依的众生。如果有人能够恭敬供养生病的出家众、修行人,以及贫穷、孤苦无依的老人,他将能随心满愿,获福无量,就像五河俱流入海,福聚亦如是,功德渐渐圆满,最终必能成就道果。”

听了佛陀的开示后,国王再请示道:“请问世尊,这位比丘过去到底造了什么罪业,为什么长年生病而无法治愈呢?”

佛陀回答:“过去有一位国王名叫恶行,施政非常严厉残暴,他找了一个力气很大的狱卒,主要任务是对罪人执行鞭刑。这个狱卒经常假借国王的威权,作威作福。凡是遇到罪人,便趁机索贿,对于送来财物的人,他就鞭打得轻一点;没有奉上财物的人,就会受到极重的鞭打。全国上下皆引以为患,深感忧苦。

一天,一位贤者被人诬陷,依法被判鞭刑。临刑前,贤者对狱卒说:‘我是一位佛弟子,从来没有做出任何违法的事,但是因为被他人诬陷,才被判刑,希望你能稍加宽容。’狱卒一听贤者是佛弟子,心中起了善念,只轻轻抽了鞭子,并未打到贤者的身体。

狱卒命终之后,由于过去索贿、鞭打种种恶行而堕到地狱,受尽鞭打的苦报;地狱的罪报受尽了之后,又转生到畜生道,同样受着常被鞭打的苦报。就这样经过五百世才投生为人,然而却常患重病,为病痛所苦。

当时的国王就是提婆达多,狱卒就是这位病比丘,而当时的贤者就是我的过去身。因为过去生在受刑时,狱卒善心宽恕鞭打未及贤者身的因缘,所以这一生我亲自为他清洗身体。人所做的善恶行为,所感得的福德、罪报如影随形,即使生死轮转,这些果报并不会因此免除。”

佛陀开示这一段因缘后,为大众说偈:

“挝杖良善,妄谗无罪,其殃十倍,灾卒无赦。

生受酷痛。形体毁折。自然恼病。失意恍忽。

人所诬者。或县官厄。财产耗尽。亲戚离别。

舍宅所有,灾火焚烧。死入地狱。如是为十。”

此时,病比丘听了佛陀的开示及偈颂后,了解了过去的因缘,对于自己所造恶业深心自责,感到非常惭愧,于是至诚于佛前忏悔,当下长久不治的重病不药而愈,身心安稳,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贤提国的国王亦十分欢喜,对佛陀的教法生起信解,发心受持五戒成为优婆塞,勇猛精进,依教奉行,不久也证得了初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二·刀仗品第十八》

省思:

病苦,是人所不乐见,却又是人生所无法避免的难关。古德云:“病由业生,业由惑生。”由于过去造了业,业障现前而受病苦。因此,要远离病苦灾厄,唯有从因当中努力,反省检讨、忏悔、改过;消业、转业,才是最究竟的离苦得乐之方。

如同公案中的病比丘,因业而受病苦之报,后来由于至诚惭愧忏悔,而能业消病愈,身心安稳。当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觉性上,保持三业清净;更进一步能够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心清净、光明,当下就是净土,无所忧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丛林寺院清规大全

一、何为丛林? 丛林,指僧众聚居的寺院,尤指禅宗寺院...

星云大师《心理的病态》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身体有病,就要医生给看。我们...

何为比丘的份内事

《佛祖统记》云:毗沙门天王太子哪吒,复告师曰:时当...

玉琳国师洞房之夜度化娇妻

编者按:大觉普济能仁通琇国师(16141675),明末清初著...

医生能治身体的病,却不能治心

一位医生来看我,他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为善,而...

在家和出家有何区别

问: 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何区别? 达真堪布答: 在...

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

在教内有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

梦参法师:不要评论僧过

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

明朝高僧紫柏大师

紫柏大师是明朝四大师之一,名真可,字达现,晚年自号...

一位小老板杀生的悲惨报应

一天晚上,我在杭州火车站候车厅外的长椅上等一位朋友...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居士无病,您的妙药还您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

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坏的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

【推荐】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世事生生息...

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诸位!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两种力量:一...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

穿越生命的地狱--舍弃与坚韧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

鲁迅与佛教之缘

和僧人结缘 鲁迅是周家的长孙,极受重视,家人担心养...

随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凡事都要随缘,人必须随着天定的因缘来处理事情。反之...

遮止无意义的话语

有人想:我是生存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难道连说话的权...

神通

讲到神通。大家就会联想到飞天钻地、七十二变的孙悟空...

面对生死,舍身就能欢喜解脱吗

最近,一段关于安乐死的家庭录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