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大安法师  2016/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原 文】

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

第以众生之根性不一,故如来之教法万殊。是以一代时教,随机演畅。法门虽浩若尘沙,而行人依教修持,究竟归元,皆证即心自性。

然于尘沙法门之中,求其不离事修,全彰心性,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可臻其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最利末法,直出五浊者,无如净土持名念佛之殊胜超绝也。

诚所谓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若群星之拱北,万水之朝东也。

——印光大师《印光法师文钞》

【撰 者】

印光大师(1861~1940),讳圣量,别号常惭愧僧,净土宗第十三祖。专修专弘净土,早证念佛三昧,以文字般若接引学人。道盛德隆,感人甚深。

临终预知时至,面西端身正坐,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开示大众:“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译 文】

推原诸佛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间。所谓大事因缘,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直下成就佛果而已。

但由于众生的根性不一,所以如来施设的教法亦千差万别。因此释尊一代时教,随众生根机而演畅。

法门之多虽然如同微尘恒沙,而行人依教修持,究竟指归心性本元,全都契证即心自性。

然在微尘恒河沙法门之中,求其不离事相修持,便可全部彰显心性,上中下三根普被,利智钝愚全收,上上根的智者不能超越念佛的范围,下下根的愚夫也可进入净土领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下手容易而成功很高,用力很少而得效很快,最能利益末法众生,径直出离五浊恶世的法门,没有比净土持名念佛更为殊胜超绝的。

诚所谓九法界众生离了这个念佛法门,上不能圆满成就佛道;十方诸佛舍去这个念佛法门,下不能普遍利益众生。

所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西方;往圣前贤,人人趣向极乐。如同群星拱卫北斗,好似万水汇归东海。

【按】

印祖传承中国净土宗历代祖师家风,仰体佛心,善观时宜,了知净土念佛法门,深契末法众生之机,故一生不谈玄说妙,一味平实,专修专弘净土。一部文钞教化众生,功德无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出家人是世界的大轴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

以身作桥结善缘

《大智度论》谈到,释迦牟尼佛因地用种种身份来跟众生...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就是...

讲经说法最基本的条件

传法、讲法是好事,但是在没有能力,没有发心的情况下...

历代名人与佛教的故事

我国著论弘化第一人牟融 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

善巧方便救人于水火

《功过格》里有个公案。有一位固安县的县令叫梅公,你...

法布施的福德果报

法的布施 我们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劝进行者工作,他...

以自己的痛苦来帮助别人的痛苦

佛过去就和我们一样,都是造恶业的,不动如来,宝生如...

在家人如何修「日中一食」

问: 请问法师,俗家弟子若欲行日中一食,该注意哪些事...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单

这句名号是要用信愿来庄严的,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涵义

问: 请解说《观经》中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

忏云法师谈欲念

眼观色、起心动念;耳听歌舞倡伎。眼看舞,耳听唱,戴...

平息世间的八法

证悟空性后的两个境界,一是平息世间八法,一是对众生...

「庵」一定是女众所住的地方吗

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这个地方呢...

以诚实守信来教诲孩子

『父以信诲其子』,父亲以诚实守信来教诲他的儿子。当...

忏云法师《修行法语·净土篇》

○劝修净土 余少闻轮回往返之说,辄自悲流浪五浊,怅...

这位护法神,独护地藏菩萨

坚牢地神跟地藏是一个系统的。坚牢就形容大地,我们一...

求外在的佛还是内在的佛

问: 我求观世音菩萨,求阿弥陀佛。请问师父是否真的...

洗手间里的宴会

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主人也曾...

从此这个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这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许多年以前。 那时候,枪杀、乱...

慈云忏主:心里忆佛,并作出善良的誓愿

修习净土法门,应该实行信、愿、行三件要事,具备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