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大安法师  2011/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道理。要相信它,要接受它,这对于我们自身修行、扬善止恶非常重要。三世因果所传达的是真理,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是佛教劝善的语言,说教之词,不是那么回事。

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生命轮转的观念,我们的神识不会随着肉体的消灭而消亡。如果一个人接收了断灭见,人死灯灭,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那他就很难接受三世因果的法则。

实际上生命是流转轮回的,人死之后,神识(阿赖耶识)离开身体,它又要找寻一种生命的载体,在六道中轮回。投到哪一道里去,是根据业力来决定的,重者先牵。所以一个人前世所作所为,如果是善业多,就投生到三善道,福报就比较大一点,享受人天福报。如果前世的恶因多,杀盗淫妄五毒俱全,那恶业牵引,就到三恶道。如果造作的是五逆十恶的罪业,那就直接下阿鼻地狱。

一般人的心是波动的,他即便行善,善里又有恶,所以是善恶交杂。善恶交杂,善多恶少,那他享受的福报就不是纯一的乐报,乐报里又夹杂着苦果。因此因果关系绝大多数是错综复杂的。有的人可能很有钱,甚至很有地位,但是身体不好,甚至寿命短暂。有的人可能很贫贱,经济很潦倒,但是可能身体比较健康,活得很开心、长寿,但是确实很贫穷。还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是一帆风顺,作官、经商都很顺利,得到上级的宠爱、重视,但是家庭不和睦,子女不孝顺。所有这些,善中有恶,恶中有善,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这就是我们命运的状况。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不是来自于外在的力量,都是来自于自己作为造业主体因得果报的自然报应。随着他前世所作所为,今生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业因果报的对应关系是不差一毫的。但是我们看不清楚。因为我们的眼光只能看到这一期的生命,对于过去世、未来世这么长时间的业因果报我们不了解,所以常常不相信,常常觉得是空洞的劝善之言。

不仅因果丝毫不爽,而且种小果大。这就好像你春天播种一粒粟米,秋天收获的是几万颗粟米。同样,我们在造作善恶业的时候,举心动念做的事情好像很微小,但是下一辈子得到灾殃或者福报的报应却很大。所以佛一直叮嘱我们要善护其念,要谨慎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造化自然之理,是法尔自然的。没有人去操纵、去主宰、去运作,它自然而然就会显现业因果报相对应的法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世间赏罚与因果报应之不同

原文: 阅来书,知汝聪明尚不彻底,故以儒佛之因果,与...

护法神对犯邪淫者狠记一笔

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

善恶果报看似不相应的原因

如何正确认识善恶因果报应?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讲...

是你造作的,将来都要付出代价

人非圣贤,谁人无过呢?我们还没有成圣成贤,那也就是...

命运多舛、诸多不顺的原因是什么

导语:今生,为何有人善良厚道却诸事不顺,正直谦虚却...

邪淫念头的报应

对于邪淫的意乐,有人会觉得: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实...

六道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

【原文】 六道之中,复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 ~...

大学生如何摆脱颓废,树立人生观

大学生甲: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先明总者:谓如来唯为一...

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问: 师父慈悲,弟子不知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如果我们不能深知五浊恶世很难出离,就会在心里打妄想...

梦里的境界是怎么出现的

【如人梦中所见山川人物,皆依梦心所现。若无梦心,必...

佛子行三十七颂

谁见诸法无来去, 唯一勤行利众生, 殊胜师及观自在,...

对境炼心才是真修行

问: 弟子听过一个公案,有位修行人一直在山上闭关修...

萧万长:卸任后到法鼓山当志工

佛教在线台湾讯 2012年4月8日,萧万长在台湾法鼓山法...

佛的马麦之报

一日,佛陀与五百位具足六神通的阿罗汉应婆罗门阿只达...

如何契入佛经和祖师的著作

问: 由于弟子根机陋劣,且语文程度也不好,对于义理深...

人生要懂得自我化解

敌视父亲20多年的女儿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后痛哭不止。有...

占察轮相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占察与世间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给出家人算,因为修...

学佛者面临的严峻考验

作为学佛者,真正要把一个宗派,乃至一本经论学好,都...

杀子求名

仁义礼智信乃是中国人的美德,欺骗拐诈是人类的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