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须从基础抓起

济群法师  2011/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出家后,基本在佛学院度过,前后已有三十多年。对目前这种沿用社会院校模式的佛教教育,有诸多感慨。事实上,佛教自身就有良好的教育传统,有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方法。佛陀本人就是伟大的教育家,历代祖师则是优秀的授业师长。所以,未来的佛教教育,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现代教育的长处结合起来,这才教界要走的思路。

佛法博大精深,真正抓住核心,并使修行走上轨道,绝非易事。学僧们通过几年教理学习,各宗多有涉猎,但往往局限于知识,寻不着心行入处,得不到真实力用。原因何在?我以为,主要是忽视了基础建设。在修学过程中,有些根本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对三宝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正见和戒律。不论修习任何法门,皆须具足这些要素。就象使用电脑,首先必须安装一套完善的操作系统,以此为平台,才能使用各种软件开展工作。同样的道理,基础建设稳固了,才有能力选择一个法门深入,否则的话,不是纸上谈兵,就是盲修瞎练。问题是,这些基础恰是目前佛学院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作为出家人,一方面要通过对戒律的学习和行持培养僧格,在形象上具足威仪;一方面要从世俗习气中脱离出来,通过对皈依和发心的修习,将内心调整到修行频道。此外,更要确立正见。“知见”是佛法最为丰富的部分,不说三大语系,仅汉传各宗,亦有深邃义理作为构架。作为普通学子,若不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严格的哲学训练,穷其一生,也难以一一消化。以往的修行者,多专擅一宗。学唯识,便深入唯识;学中观,便精研中观。待知见确立后,再以唯识见或中观见指导修行。对于多数人来说,能将一宗理论学透便已不易。而目前的现状是,课程开得相当庞杂,几年内,便涉及了华严、天台等大经大论。结果只能略知一二,不仅无法将理论付诸修行,甚至连继承都存在困难。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修学佛法须从基础抓起,这正是修行之本。其中,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发心是修行的根本;正见是解脱的根本;戒律是僧团的根本。忽略其一,修行必定出现偏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虚云老和尚《用功的入门方法》

1. 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

《楞严经》里辨别邪师的方法

1.毁谤出家,轻蔑持戒: 常言: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

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问: 吃酒肉的危害是什么? 成刚法师答: 刚才跟大家...

在家学佛的七个条件

对于刚开始学佛的青年来说,怎么在家学佛,有个什么样...

初学佛是否只能尊奉一位老师

问: 现在法师众多,初学应该如何选择,是否只尊奉一...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

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佛教是不支持算命这些方式的。佛家弟子是不能以算命、...

学佛后我们能开什么神通

对佛教不了解的修行人,非常执著天眼、天耳、天上飞行...

寻找心的本来

学习任何一部经典,首先要知道它的重点是什么。 很多...

出家后如何成为法器

出家,需要依止一位懂得戒律的师长,在其指导下培养僧...

功德与功利有何不同

问: 佛经中提到的功德,和凡夫的功利有何不同? 济群...

学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财富

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明朝奇书《菜根谭》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此书将儒家的...

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往生西方

今天我们《莫到老来方修道》,要讲到关于第二个大的部...

还重吗

韩国的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行脚布教,...

不要以貌取人

回想起我年轻时,从台东要到花莲期间,曾在玉里的一间...

六类可以清除体内毒素的食物

第一大类:蔬菜 所有新鲜的绿叶蔬菜对于便秘是有效果...

一个80后学佛后的蜕变

我是实行计划生育后出生的第一批80后,有着80后典型的...

与泥对话

一切美好都要付出代价。你的梦想越美丽,你需要承担和...

慧律法师:你为什么只看黑点?

师父已经讲过了,十万亿佛国土,心是最大的距离,烦恼...

心里装什么就会跟什么结缘

1.心里装着善良,装着宽容,装着真诚,装着感恩,你的...

巴马人长寿的原因

以前我们的生活虽然贫苦一些,要吃上点肉,那需要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