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证严法师《懂得修福的人》

证严法师  2010/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应互相帮助、彼此关怀。我们看看这个“人”字,恰好只是两划,而且互相倚靠、不能间离,或是少一画,否则就不像“人”了;还有字划的长短、上下要配合得好,“人”字才能写得美。

人生也是一样,人与人之间能互相帮助,才是美好的人生!佛陀也是如此教育弟子们,并且以身作则教导大家。

佛陀在世时,僧众共同生活,都是靠群体和敬共同维持僧团教规。当时僧团中有位阿那律尊者,每次听佛陀讲经时,他总是不知不觉地睡著了。当佛陀一开始讲,他就打瞌睡;等佛陀宣讲完毕,他又醒了,几乎每次都是如此。 

有一天,佛陀呵斥他,严厉地说:“阿那律陀!你为何如此懈怠!你知道吗?若堕入蛤蚌身,一睡就一千年!”阿那律陀听到佛陀的责备,又看到佛陀少见的怒容,他顿时睡意全消。从那时起,他发愤努力,精进用功不懈,甚至于不让眼皮合上,即使已经非常疲倦,但是他仍然不愿意闭眼休息,他觉得这是自己该振作精进的时候了。  

然而人却不能缺少粮食和睡眠,睡眠可以养神,也能够保护眼睛,阿那律陀连续几天不睡觉,导致眼疾,结果失明了。佛陀得知他由于太过用功而致眼盲,即教他训练“天眼”。虽然他肉眼已失明,但他依持佛陀教导,用心勤练天眼,终于练成天眼通,一切生活均能自理,不必依赖别人。  

有一天,目犍连尊者邀请阿那律尊者说:“我想出去行脚,你是否愿意一起去呢?”他说:“好啊!和你一起行脚是很光荣的事,也是很欢喜的事!”目犍连尊者就说:“那我们是否现在出发?”阿那律尊者说:“请等我补好几件依服之后再出门吧!”目犍连尊者问:“这是你现在急须要穿的衣服吗?那就等你补好后我们立刻出发。” 

阿那律尊者就拿针引线,用天眼一针针地缝补衣服,但是,因为一时之间没拿好,结果线和针脱离,针就掉到地上了。他高声喊道:“有没有要修福德的人呢?”当时,佛陀正好经过此处,听到他的声音,于是立即弯下身为他捡起针来、并且替他穿线。佛陀一边穿线,一边说:“我是爱福的人;我是喜爱修福的人!”  

阿那律尊者听到佛陀的声音,赶紧起身向佛陀顶礼,说:“佛陀!我承受不起让您为我穿线啊!”佛陀说:“这也是修福的机会,那怕只是轻而易举的服务;而且我累生累世都是如此,点点滴滴可以帮助别人的动作我都愿意做,我很珍惜机会,一点也不轻易放过!就如我今天的福报就是过生中不断累积所成的啊!所以至今乃至于未来,我仍然要积福修慧!”  

阿那律陀听了,非常感动敬佩。这件事在僧团之间传开后,大家都非常感动,因此,大家提倡于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帮助。例如眼明的人应帮助眼盲的人;行动自如的人应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健康的人应帮助生病的人,每个人都互爱互助,僧团显得一片和睦。

佛陀总是以身作则在教导弟子们,而福报确实要一点一滴自己去累积,不可小看一点点的善行,若轻视小善不愿意做,那就没有修福的机会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聪明的争议》

聪明好不好?聪明人人希望,人人所求,怎可以说聪明不...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

掌握福慧圆满的方法

不仅是我们要解脱、要成佛,其实每个众生都想解脱,都...

是否自己真正的皈依了

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寺院里来烧香拜佛,他们在形体上也十...

不食人间烟火的风花雪月,不是真正的修行

男女之情是欲界凡夫迷执最深重的地方,这是你修行不可...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

观音菩萨是男身还是女身

《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

星云大师《如何善待亲友》

每个人都有亲人、朋友,善待亲友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是非...

心力?业力?自然力

平日生活安逸的人们,难以体会人生之苦;总是当无常发...

证严法师成功的方法

过去要盖花莲慈济医院时,曾有关心的长者问上人,有没...

善解方便法

有一位太太,到处跑道场。先生上班、孩子上学后,她也...

乱发脾气是显示自己无能

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献扑满,我问孩子:「这些钱要做什么...

「粪扫衣」与「祖师衣」的释义

【粪扫衣】,就是到垃圾堆去捡破烂的布料,然后呢拼凑...

父母最常见的十个错误观念

1、过度照顾: 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的无微...

为什么学佛要强调生死大事

问:师父,我有时会笑话那些不经过了解而迷信的人。你...

修行为何要远离恶友

问: 师父,为什么我们修行要远离恶友呢?那些恶友,...

邪淫对身体和事业的伤害

了解到网络大量黄色信息泛滥,笔者感到非常心痛,希望...

人生苦乐无常,如何保持平常心呢

问: 人生境遇,苦乐无常,如何能保持平常心呢? 索达...

什么是随缘不变

问: 什么是随缘不变? 济群法师答: 随缘不变是菩萨...

胜鬘夫人的故事

胜鬘夫人,出自佛教经典《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为什么恶人不得恶报

问: 佛家强调因果报应,但在当今这个社会,我看到的...

修行人的三大精进

正精进 处事不仅要精进,更要正精进,若只是精进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