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大安法师:般若智慧

大安法师  2011/07/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如何修智慧、修般若这一块是非常陌生的,而这一块确实是佛教的精髓所在。佛的一代时教,讲法四十九年,五时说法。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阎浮提众生分别、执著很重,对世间法的本质看不到,认为一切都很真实,看不到一切有为法梦幻泡影的空性。佛告诉我们,一切生灭法都是无常的,一切有为法都不究竟。生命如石火电光,然而在生灭里面有不生灭的自性。佛在四十九年当中不断地说,反复地说,然而我们仍是不开窍,对境、对人还是认为那么真实,那么贪恋,那么执著,所以就导致了无穷的痛苦。一切法都是缘生的,既然是缘生的就不是本有的,自性本空。展开说有十八种空,从体性上来说自性本空。空空亦空,一空到底,这叫毕竟空无所有。一切法都是毕竟空无所有。空中生妙有,在空性里面才会出现无尽的庄严。华藏世界无尽的庄严海,西方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就是从空里面升华出来的。不空什么都没有。般若智慧无住生心。然而众生就会住一个法,众生的心处处可以缘,就是缘不了般若。就像一种细菌微生虫,它能够附在任何事物上,就不能附在火上。它害怕火,而众生害怕空。《金刚经》中说如果能够对无四相这种空性,听了不惊不怖不畏,那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善根,乃是在无量诸佛所种善根,才能听了心生欢喜啊。

般若的根本智和后得智,还要有慈悲在里面。三乘的佛法:声闻、缘觉、菩萨,都谈般若,但是般若的程度有所不同。证到阿罗汉果,他得一切智;证到菩萨果位,得道种智;只有到佛的果位,才是一切种智,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十方无量众生的无量个念头,每个念头又生住异灭,而佛都知道你每一个念头是什么。如来悉知悉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智慧?我们来看阿弥陀佛因地,他修行的过程,建立净土的过程,就是从般若空性里面产生出来的。“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佛净土,必成如是刹。”阿弥陀佛他把自己成就极乐世界净土的方法说出来了。“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谈的是般若问题。有对空性的契入,又有慈悲的愿力的导引,又有对菩萨行捍劳忍苦的精进,就必定能成就像极乐世界这样的刹土!所以极乐世界的刹土,它的表述叫第一义谛,妙境界相。第一义谛就是空性,从空性里面生出的妙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才是一个至极清净庄严的净土。那么阿弥陀佛是这样修成的,我们也即将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现在虽然契证不了,但我们要趋向这个目标,也要知道诸法的空性,一切法无我。也要生起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随分随力地修净业三福,修十大愿王,修菩萨的六度。这就是“专求佛净土”。以后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像他方世界的大菩萨一样,发起这样的愿心,得弥陀大悲愿力的加持,也能成就像极乐世界这样的刹土。

智慧非常重要。很多人的执著、痛苦,就是由于对般若空性没有概念,以至于我们处于这个转型期社会,有这么多的社会心理问题,抑郁症达到几千万,自杀率居高不下。这都是缺乏对般若空性的把握,以及缺乏从空性中生起的仁爱心和慈悲心。没有这样的一个提升,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素质就会很低了。人不是经济上的动物,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欲望层面。禽兽也是饮食男女,人要超越禽兽,就要超越饮食男女。超越的地方,就是刚才讲的对般若空性的把握,以及由空性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这样才能体现生命的尊严,才能显发我们本具的佛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做事要用智慧加上慈悲》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在做善事、做好事,这代表着我们的社...

《心经》的般若正观

以般若波罗蜜多命名的经典,其中,玄奘翻译的六百卷般...

六祖悟道时的五句话道尽了一切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

真正的财富

有一个大富翁,拥有千万的财富,别人和他谈话,他都诉...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郤只是一声的叹息!...

没有般若,人生就会产生两种困扰

般若对于我们生命的改善有着至关的重要性,没有般若,...

星云大师智慧语录

1.就贫富而论,有钱的人,虽然衣食无缺,华盖重裘,但...

【推荐】佛说四十二章经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要让小孩能够吃亏,要帮助一切人

现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他的子女作为他...

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埋少年魂

普劝修持第四篇:观苦、空、无常,修净土。就是要常常...

为何要强调专修

建立信心之后,再看第二种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

佛陀的出家是为了什么

佛陀出家前是一位王子,在宫廷享受着锦衣玉食、不知人...

省一法师证念佛三昧的过程

省一法师,俗姓高,扬州江都县人,世代务农。 省一大...

修学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法门

诸位都知道观音菩萨的手中执有净瓶与杨枝,净瓶与杨枝...

平时散乱不精进,只因没修无常观

我们平时散乱、修行不够精进,是因为没有修好寿命无常...

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

问: 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修行? 慧律法师答: 十善...

经营生意就是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

【推荐】持诵准提咒的功德利益

一、前言 佛说的法门,有的侧重现法乐、有的侧重后世乐...

人生需要五性

人生需要五性:德性、悟性、韧性、血性、记性。 第一...

为母亲打扫心房

母亲因为爱怀旧,晚年生活并不快乐。她常常念及年轻时...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