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省一法师证念佛三昧的过程

2011/04/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省一法师,俗姓高,扬州江都县人,世代务农。

省一大师十二岁时,母亲去世,便萌发出家的念头,由于父亲不同意,未成。十九岁时,在天峰寺剃度出家,在扬州天宁寺受三坛大戒。后来,在焦山僧处闻到净土法门,便专志念佛数年。又发愿闭关念佛,刻期求证。闭关念佛一百二十日,感觉妄念驰逐纷纷。闭关期满,未证,生大惭愧,决定再闭关一百二十日。

起初,杂念仍然纷呈,到第五十日,还是控制不住妄想。省一大师大为悲戚,更加恳切诚挚地念佛。约又过了二十余天,觉得妄念渐渐停息,这时心稍宽慰。又过了一些时日,觉得妄念的干扰,一天不过有三次到五次。心清净时,即见阿弥陀佛卓然耸立虚空中,金色容颜,光辉灿烂,其庄严妙好非语言所能描画。

省一大师长跪礼拜后,私自念言:阿弥陀佛已现在面前,上厕所大小便,卧床睡觉都不恭敬,怎么办呢?继而宽慰地自言:父母对于子女,尚不嫌弃其污秽,何况是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因而,更加勇猛精进,更加虔诚地念阿弥陀佛。

如此,又过了许久,心境渐渐开廓坦荡,如同太虚。心地中不存纤毫的善念恶念,及微细杂念,动与静浑然一体。心念、口诵,只是阿弥陀佛的名号,想找寻杂念,也了不可得。到这时,神气加倍充沛,不再卧床睡觉,也没有饥渴之感。

食物来了便食,也没有什么苦患。外面的境物则光明洞彻,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融洽为一体。所居住的寮房,墙壁都隐而不见。众多的佛菩萨充满太空,黄金地、莲花池、七宝行树,以及虚空和地上的宫殿楼台,极目所视,多不胜数;所有经行、静坐的地方,境界都是一样。光辉遍照;无不周遍。

省一师睹见面前有二个宝莲花,莲花上的人,容貌与诸菩萨相同,而神态很像自己今生的父母。省一师刚投目注视,其中一人,已经缓步到了省一师面前。呵!果然是他的母亲。其母欣然地对省一师说:“你由于我的原因,发心出家。你如今证得道果,我与你的父亲,也凭借你的修证,得以超生西方净土。我今天奉阿弥陀佛的饬令,特来安慰你。”省一师正要站起来,母亲阻止说:“阿弥陀佛正在你的面前,不可以由于我而干扰你的定力,你的志愿已经达到,他日在西方极乐世界再相见。”说完,便消隐不见。再视刚才两朵莲花,则与大地上众多的莲花摇曳相揉,不知其所处的地方了。

省一师自从证到念佛三昧后,心地清净,外境亦随之清净,不改变不退失。直到一百二十天期满出关,净境才消失。省一师说:正当闭关念佛时,心境寂然,不知道时间的长短,及到出关,回忆追溯时间,才不过二十天而已。

省一师证得“念佛三昧”时,才三十岁。后来,虽是无事道人,但终日念佛诵经,未尝懈怠。他经常劝诫他人:认真念佛,佛不会欺骗你的。又说:如果证得念佛三昧,必定可得往生。然而,如果不闭关、禁语,一心持诵佛号,“念佛三昧”就难证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佛是无上良药

【念佛调养生息】:一声佛号,调养生息,心平气和,平...

【推荐】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

书中语语真实,欲得佛法实益。但以未知净土法门之所以...

念佛求生净土,为人生大要

念佛还不仅仅适合于我们这个地球的人道众生,并且也是...

持戒对念佛往生的意义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

临终障碍重重,平时念佛是否白费了呢

问: 有同修吃斋念佛多年,一直辛勤为道场服务,然临终...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1.生平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讳圣量,别号常惭愧...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老妇人清净无染的爱

佛陀时代,有一位气质很好、但衣着褴褛的老妇人来到一...

犯了错,要肯改过

学佛,就是要学一个「诚」字,要从内心发出那分清净的...

慧命的报应

刚创业那会儿,很喜欢算命,隔三差五地见见高人算一算...

世间的一切,无时无刻都在述说无常

吉离舍瞿昙弥嫁给一位富翁,生了个可爱的儿子。但她的...

佛陀的六种礼拜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

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乐

人就怕不知足,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乐。所谓知足...

自在观音

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

知器施教的舍利弗尊者

目犍连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神通第一。尊者...

胜鬘夫人的故事

胜鬘夫人,出自佛教经典《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同感,每次去爬山的时侯,上坡时总...

《善生经》的启发

《善生经》的缘起是有一天早上,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圣严法师:随时要有面对无常的心里准备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面对无常的心理准备,走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