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五欲对我们的伤害

2011/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世界称为欲界。人类的基本欲望可归纳为财、色、名、食、睡五种,生活在欲界的每个人,无不沉溺在对五欲的强烈希求中。

财欲:是人类对财富的需求,所谓“人为钱死,鸟为食亡”,人生的一切努力都在围绕着钱财奔忙。

色欲:主要是指对异性的需求。

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希求。对某些人来说,生前能光宗耀祖,死后能流芳千古,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食欲:是人类对食物的需求。经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食物是众生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通

常,我们只是将食简单地理解为饮食,但这里所说的食,包括了断食、触食、思食、和识食。断食是我们的日常饮食,是色身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触食是我们接触的所缘,所以环境也是生存的重要条件;思食是求生的意志和欲望,否则,即使家财万贯,贵为王侯,也照样活得百无聊赖;识食是指精神食粮,我们的精神若是崩溃了,肉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通常所说的“行尸走肉”。

睡欲:是人们对睡眠的需要。就我们平常的人来说,每天要睡八小时左右,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通常,五欲又以食欲、色欲最为突出,孟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对食和色的希求,是人类最突出的欲望,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并延续后代的基本手段。但具体到每个人,对待欲望又会有所偏重。爱财的人,觉得拥有金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为了挣钱可以不顾一切;贪色的人,为了美色可以将家庭、事业统统抛在脑后;虚荣心特别强的人,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惜牺牲一切;贪吃如餮餮之徒,只有享用美食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而贪睡的人,为了睡觉不惜浪费光阴。

五欲是建立在五根的基础上,五根为眼、耳、鼻、舌、身,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五种渠道。五根同样充满强烈的需求,眼睛贪著悦目的色彩;耳朵贪著动听的音乐;舌头贪著美味的食物;鼻子贪著芬芳的气息;身体贪著舒适的环境。

欲界的众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奔忙于世间,一生劳碌愁苦,举心动念都在造业。为了欲望的满足而欢喜,为了欲望的受挫而颓丧,无非是做了欲望忠实的奴仆!视而不见,无有烦恼,修空思维,无有烦恼。修清净无为。深度放空,照见五蕴皆空。那时没了一切苦厄。解锁五欲财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欲界的众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奔忙于世间,一生劳碌愁苦,举心动念都在造业。为了欲望的满足而欢喜,为了欲望的受挫而颓丧,无非是做了欲望忠实的奴仆!欲界的众生每天都为财,色,名,食,睡奔忙!人生的痛苦,来自妄想、分别、执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世俗的欲乐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

彭鑫博士:认为SY无害于健康的误区

传统西医认为:精液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核酸、葡萄糖...

修行人要少欲知足

修行人要少欲知足,只要吃得饱、穿得暖、有个住处就行...

色欲之害人,实甚於猛兽横流

佛言多欲为苦者,欲希须为义,谓於所乐之境,希求而不...

降伏内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

乱伦的丑恶悲剧

大家都知道邪淫是丑恶的,如果邪淫而至乱伦,那更是丑...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智渡法师答: 现代科...

忏云法师: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问: 请示师父: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忏...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很多人看了游本昌老先生主演的《济公游记》这部电视剧...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

佛教是逃避现实的避世宗教吗

曾经有一个去过非洲的人问我,佛教是否是逃避现实的避...

对治美色淫欲的《九相图》

人们穷尽一生珍爱自己的肉身,抹脂涂膏,百般呵护。同...

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诸位!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两种力量:一...

思无常,观不净

佛在波罗奈国鹿野园中,与五百大比丘说法。佛陀开示大...

明旸法师、圆瑛法师念观音圣号救火记

1932年12月,天童寺里正在为修复庙院工作的两位油漆工...

不必思索他人言语,只须培养自己的忍辱力

有句话叫做的越多,错的越多。因为做事就会受到批评、...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这一条同样是告诉我们:...

父母生前,及时尽孝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母者,十月怀胎、一...

家庭顺利吉祥之因

人们都渴望过着美好的生活,家庭中事事都如意,事事都...

【推荐】地狱五条根,财为第一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为什么把财放在第一位,因为...

星云大师:从感情的占有到奉献

感情是自私的,俗语说: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

觉树根株。教门头首。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菩萨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