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身体力行的明惠法师

证严法师  2011/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古时,深山的一座寺院里,有位明惠法师,品德与道业都非常卓越。

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三、四岁时,母亲也往生了,他成了小孤儿,寄居於伯父家。到了八、九岁,伯父打算送他到深山古寺去修行,可是从家里到古寺,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於是伯父请了一位马夫送他去。

几天来,小男孩所骑的那匹马,一直不断地往前走,即使天气很热,它还是不休息;若看到湖水,它就沿著湖边,边走边喝水。小男孩心想:「为何这匹马都不休息呢?到底为什么呢?噢!可能是想要赶快到达目的地吧!」

由此他体会到:必须精进不退,才能尽快达到目标。

佛陀故事:舍身饲虎

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之后,他们终於到达那座古寺。由於他很可爱又很聪明,思想也比一般小孩成熟,因此寺里有位老师父常讲故事给他听,尤其是佛陀本生故事,内容都是佛陀过去生中勇於舍身救度众生的经过。

他听得很感动,尤其对佛陀「舍身饲虎」的故事,印象特别深刻――

佛陀在过去生中,曾是一位很慈悲的王子。有一天,王子在山林中,看到一只母虎带著七只虎子,找不到食物,虎子饿得哀哀嚎叫,而母虎也饿得几乎连虎子都要生吞吃掉。王子觉得很不忍心,便毅然投身饲虎。

这段故事让小男孩很感动,他下定决心,也要培养这分舍身救人的慈悲和胆量。

夜半坐山林

此后,他经常一个人到寺外,找块大石头,在上面打坐,训练自己的胆量。直到他十六岁时,有天傍晚,他又向寺外走去,老师父问他:「太阳已经偏西了,你还要去那里呢?」他说:「深山里有很多猛兽,我要去试试自己的胆量。」

老师父阻止他,认为这样做太危险,他就从身上拿出一本《佛陀本生经》,说:「老师父,您常讲佛陀的本生故事给我听,也鼓励我要有毅力和勇气。人生终有一死,不管是年轻或年老,总是有这么一天。如果不去亲身体验、面对生死,如何训练勇猛精进的心念?所以还是让我去吧!」

老师父平常确实是这样教导他,现在他要亲自去尝试,如何能阻挡呢?只好默默地看著他往山林走去。

在那深山里,有许多可怕的熊、狼、虎、豹,不过他不断勉励自己:「要镇定,要把勇气拿出来,人生终有一死,要勇於面对无常生死。」他一步一步不断地往前走,走到最荒僻的地带,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下来。

此时太阳已下山了,星星、月亮在天空闪闪发光。他默默地念佛,由於心念寂静,所以更清晰地感受到外境的讯息,不管是昆虫、鸟兽之声或山泉潺流之音,都听得非常清楚,甚至也听到熊、狼等野兽的脚步声慢慢靠近;但是,他学习佛陀「大无畏」精神的意志很坚定,所以非常冷静。

突然,他看到树丛里有两个闪闪发亮的东西,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大黑熊的眼睛。他仍旧安然不动,那只黑熊静静地从他的身边走过,他的心一点儿都没有被惊动。不久,天边出现曙光。

远远的树林那端,似有人影,仔细一看,噢!原来是老师父。老师父来到他的面前,慈祥地说:「你的心愿应该达成了吧?」他心想:天刚亮,师父就来到眼前,可见师父也是半夜就赶路到山上来。他深受感动,更下定决心要好好精进,誓愿达成自己修行的志向,以不辜负师父的爱护与教导。

后来这位年轻人成为大名鼎鼎的禅师――明惠法师。

身体力行 发挥生命良能

身是载道器,唯有善用自己的体力与才智,才能为社会人群做很多事。

这篇故事的涵义,并非鼓励大家舍身於猛兽之口,而是强调诵经要诵於口、入於心,更要身体力行,才能体会实际付出时需要的那分勇气和毅力,进而尽力发挥自己的生命良能,为社会大众服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达真堪布:神通对我们的修行有帮助吗

我们要把佛当做究竟的导师,听佛的教导,这样我们才能...

解脱者的风骨

一个真实修行的人,毕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码他...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

圣严法师《随时转换主观的感受》

我们的身心是五蕴和合而成的,所以如果没有五蕴皆空的...

烦恼

烦恼,烦躁恼乱!众生的心,因为有这些烦恼的心理作用...

佛陀说做到这四个标准,你就是「大丈夫」

世尊!怎样才能堪称大丈夫呢? 有一位比丘向佛陀请教:...

在顺逆境中不为所动

佛陀说睹境不动难,意思是:身在顺逆境界之中,而能不...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阿罗汉目犍连以其神通力常去地狱...

惟贤长老读诵《大般若经》的感应事迹

我二十三岁的时候,在开县大觉佛学院教书,那时,刚从...

佛前供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

舍弃对家人亲友的执著

汉地古代有个员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特别孝顺,家中...

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

我今天的讲题是: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如何...

佛陀劝孝的偈语

一天早晨,正当佛陀着衣持钵进入舍卫城乞食时,有一位...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念佛须念念在心,我们的念心,对阿弥陀佛的思念要好似...

看看你的手相

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

不至心念圣号,是不是就没有功德

地藏菩萨是普遍加持的,但是在这个地球上的六十多亿人...

还我们本来面目

我们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说起来...

普陀山妙善老和尚的故事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今天一上午,最后来到这个地方,...

心灵的七个境界

凡是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却一定是心...

有四事不可轻视

释迦牟尼佛初证道不久,住在舍卫城郊外的给孤独精舍。...

知足第一富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