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净界法师  2011/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德、善根不退,都是约着我们现生的角度来说;以下的第十八、十九愿,是说名号的功德能够成就临终的接引。前面的念佛都是偏重在信心,以下是有愿力。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

第十八愿在四十八愿中,实在太重要了,善导大师说叫作愿王,是愿中之王。

净土宗因为有第十八愿,才形成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句佛号的功德,能够普遍的加被-- --上至文殊普贤,下至五逆十恶,因为有第十八愿的关系。

所以善导大师对于第十八愿赞叹有加,他认为这就是阿弥陀佛本愿的核心思想,我们这一愿,就根据善导大师的解释来说明:善导大师把这段愿文分成三小段:第一个根机,第二个法门,第三个利益。

一、根机:

这一愿所加被的根机是谁呢?是十方众生。这十方众生,善导大师解释说,是指我们一般的罪恶生死凡夫,他加一个‘罪恶’,不只是生死凡夫而已。罪恶生死凡夫意思是善恶掺杂,就是这个人,他平常遇到好因缘修善,但是遇到恶因缘的刺激,他也是造恶,所以叫做善恶掺杂的罪恶生死凡夫。这个地方是指这一愿所加被的根机,不完全是造善的凡夫,而是善恶掺杂的罪恶生死凡夫。

二、法门:

这样的人,他修什么法门呢?他修三个法门:

第一个‘至心信乐’,第二个‘欲生我国’,第三个‘乃至十念’。

在信愿行三资粮当中,善导大师特别重视至心信乐,他认为这个是主轴思想。 至心信乐这句话,善导大师用四个字来代表,叫做顺从本愿。跟印光大师一心归命的意思一样。 他说念佛的时候,关键点是要放下自我意识,完全百分之百的顺从阿弥陀佛的本愿,不能有任何自己的看法。

顺从本愿,善导大师他提出两个标准:

第一个,你要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就是说,你要好好的向内反省,我们是什么人啊?我们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生生世世在三界当中,不断的流转,累积很多很多的生死罪业,就算从今天开始,不吃饭也不睡觉,每天好好的拜忏修止观,直到命尽为止,我还是不可能成就圣道。不是我不要,是根本没办法成就,就算我今生尽最大的努力,还是不可能了脱生死的,这是第一个认识。

第二个,你要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你要百分之百相信我自己做不到,谁能够帮助我呢?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他每一个愿都是为众生而发的,他一定可以救拔你到净土去。

这是顺从本愿的标准,善导大师也提出两种障碍,叫作不顺从本愿:

比方说:你念佛的时候,啊呀,我业障深生啊,不能往生。善导大师说,你没有顺从本愿,你念佛还打妄想,你是活在妄想当中!

比方说:你念佛的时候,你说你福报不够,你不能往生。你没有顺从本愿!

因此,以善导大师的标准,念佛的时候,不能有妄想,即便有妄想,也不能住在妄想,要住在佛号。他这个顺从本愿的标准是很高的,对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是完全的靠上去,如果还住在妄想,以善导大师的标准,你没有真正的顺从本愿,你是在抗拒本愿!是你自己抗拒本愿,不是阿弥陀佛不救你,你自己把你自己障住了,因为你抗拒本愿!

由于至心信乐的关系,佛号一旦提起来,你的心是百分之百的随顺服从阿弥陀佛的本愿,你完全皈依在阿弥陀佛本愿摄受下。然后欲生我国,你有恳切求生净土的愿力,最后乃至十念…这个乃至十念是指临终的十念。不过这个临终十念,昙鸾大师解释说,也不一定是刚好十声佛号,就是一种相续的称念,乃至净业成就。

三、利益: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除非你是造了五逆的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合和僧;或者诽谤佛法、拨无因果等等,一个是罪业,一个是邪见。

不过莲池大师说,即便你造五逆十恶、诽谤正法,只要能够至心忏悔,断相续心,还是可以往生。

这里,说出了净土宗的一个重要思考,就是随念往生的思想,也就是从四十八愿建立起来的。

净土宗并不重视佛号的多寡,你看:乃至十念,即便不是十句佛号,从佛陀的语气来看,不是念很多佛号,重点在随念往生-- --临终的正念现前。

所以这一愿,历代祖师把它判作为往生的最低标准,就是只要十句佛号。

但是,这个标准的重点在于至心信乐,核心思想是在这四个字,产生一种强烈的归依,完全靠着强大的信愿而往生。善导大师解释四十八愿时,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解释至心信乐,他认为这一愿的精神在至心信乐,在顺从本愿那四个字。

也就是说,你必须走出你的妄想,百分之百的靠倒阿弥陀佛的本愿上,只要你活在妄想,你就不是顺从本愿,叫做抗拒本愿。这就是我们净土宗带业往生的主要根据,所谓随念往生,带着业种,不能带现行,是带业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阿弥陀经》要求学人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 《无量寿...

往生净土的三部曲

一、信资粮 首先,我们来听听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资粮...

把所有功德都回向往生西方

只要是修行佛法的人,他总有修行的种种科目,这里就列...

修净土的人不要忽略发愿

我想我们修净土的人,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居士念佛,对发...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

念佛最保险

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的力用,能有什么力量,能有什...

没有一番寒彻骨,真的信愿起不来

你念六字洪名,得愿海和名号的加持力,决定往生,这个...

看破、放下、念佛

今天和大家讲看破、放下、念佛。因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

我是个好人,为何还会得癌症

为什么会得癌症?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

慈航法师:做一个完全的人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做: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诸...

观身罪重故,不敢不生净土

经典云:犯一个突吉罗小罪,如四天王的寿命五百岁的时...

受持读诵《地藏经》的殊胜利益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悲心至切。曾无数次发愿:地狱未空...

妙莲老和尚《阎王老子三封信》

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

龙施女得佛授记因缘

过去,佛陀带领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及五百位诸大菩...

供养佛陀的发霉玉米团

为善就好像掘井一样,只要井掘开了将水汲出来同样会再...

8种食物让女人保持容光焕发的姿态

导读:女性容光焕发是种由内而外的美,无需化妆就已出...

将愤怒的垃圾转化成慈悲的花朵

懂得使用有机肥料的园丁一定不会丢掉垃圾,因为她需要...

为什么净土法门要不断地讲世间的苦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

圣严法师《地观》

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

如果人人出家人类会灭绝吗

如果人人都无欲无求,依佛教去修行,人类岂不要灭绝了...

念佛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问: 我在生活中,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自警...

舍利弗-智能第一

诞生的前后 在南印度的摩揭陀国,离首都王舍城大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