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金刚经的「应无所住」

圣严法师  2012/0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生其心」,就是以无私无我的智慧,处理一切事物。

(二)「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当我们行布施、做好事、发起慈悲心的时候,不要有一定的对象。「色」就是一定的对象,红的、绿的、方的、圆的、长的、短的、亲的、疏的……等一定 的对象;「声」就是各种声音;「香」就是诸般气味;「味」就是酸、甜、苦、辣等味道;「触」是感触、身体官能的接触;「法」是自己心里的想法或观念,一切属于心理或精神部分的,宗教或哲学上的最高原则或「神」。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合称为六尘,都应该全部摆脱,这样心灵才能得到清净,这样行布施才不会生烦恼心。

(三)「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意思是说,如果心仍然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就是「非住」,就是「不住于菩提心」。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应该以「无住心」布施,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降伏自心

谁能把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降伏,令它们不造反,...

不是法门有问题,是操作的心有问题

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两块来说明:第一个,先讲什么是佛陀...

达真堪布:如如不动的心

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对境,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

放下内心的毒箭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

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金刚经》称: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义。可...

长寿老人的心理特征

有人统计分析了古今中外200名70~135岁老人的资料,其...

达摩大师无心论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而见形。今...

不要当「富裕的穷人」

我们在讲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有之时,很多人都会想到看...

【推荐】贫不等于苦,富也不等于乐

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自序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

圣严法师:智慧不起烦恼

不要以为开悟才是智慧,智慧是头脑冷静,是理智、理性...

圣严法师《找不到太太》

我认识一个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有很多女孩子喜欢他...

皈依的四个误区

今天我们的内容想跟大家说一说,有关皈依的误区。那么...

智者与愚者的49个差距

第一章 学会尊重他人 1.智者满脸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孝顺父母的28个方式

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

圣严法师《开发智慧的潜能》

曾经有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脑力其实只...

用什么样的心来使愿望会成功呢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心灵的素质很重要,真的。有些人...

能堪忍者来世怨敌少

修忍的利益,如《菩萨地》所说: 菩萨首先观察安忍有种...

两土世尊一个遣一个接,为我们保驾护航

善导大师在给《观无量寿经》著疏的时候,对一个修净土...

宣化上人:小心守戒

学佛的人一切一切都要很谨慎、很小心,所谓差之丝毫,...

要想往生须破三疑闯四关

破三疑 一、疑自己业障太重,恐不能往生: 经云:念佛...

学佛的六个坎

第一,邪见坎:外道与不懂佛法的人,对佛和三宝产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