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入佛门先学如何做佛弟子

洛桑陀美  2012/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佛教徒,以皈依为标志,但皈依不仅仅是一个仪式,而是在今后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以佛为目标,用法来调服自心,以圣贤僧为榜样。密宗的四皈依,加上皈依上师,修学起来非常方便,一个具德的上师本身汇集了佛、法、僧三宝,因此以清净心全心全意皈依上师的同时,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

进入佛门先反思一下,自己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皈依的?真正的佛弟子进入佛门是为了学做觉者、圣者、智者,那么就要使自己超凡入圣。怎么才能做得到?要靠上师摄受、调服,才能改变自己这个庸俗的凡夫。

即使我们学佛的目标没有如此远大,但我们拜师后,就要先学会如何做弟子。《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要以九种心亲近善知识。分别是:

1.孝子心:对待善知识要像孝子对待父亲一样,观察善知识的容颜而行,去做让上师欢喜的事情,不欢喜的事情一点都不要做。《事师法五十颂》中说“于此多言何必要,能令师喜皆当为,师不喜事悉断除,于此应当尽力行。”

2.金刚心:任何情况下对善知识的信心不动摇。

3.大地心:勤恳地承担善知识所令做的一切事情,不懈怠。

4.轮围山心:像轮围山一样的坚定,任何苦恼不动摇。

5.仆使心:承事师长像仆人对待主人一样。

6.除秽人心:指像除粪人心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位置。

7.乘心:对于重担即便难行,也勇敢地承担。

8.犬心:犬是最忠诚的,不论主人对待如何,都对主人忠心不二,这里指对待师长的毁骂,没有丝毫的忿恨。

9.船心:承事师长,没有厌倦。

然而,在现在这个时代,具相的弟子实在太少,能做到上述九种心的一、二种已是十分难得,事实上,不是缺少具德的善知识,而是缺少具相的弟子。

但最起码也要做到世间做弟子的道德标准——尊师重教,这也是做人的起码要求,对于世间教授知识的老师我们都要尊重,而对于传授佛法的善知识,更要无比地尊敬,这个恩情太大了,即使累世累劫舍弃身躯也无法报答善知识对我们的摄受、调服之恩。

再进一步,做为佛弟子至少要做到三点:

(1)具慧:有分辨善恶的能力,能够分辨出善友和恶友,具有一定的正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2)忠诚:这里面包括对善知识的恭敬,听从师长的教导,对善知识忠心,诚心诚意。

(3)对佛法有强烈地渴望:亲近善知识要摆正自己的发心,跟从善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修行,不要带着世俗间这种杂染的心接近善知识。

做个合格的弟子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然后才能进行日后的修行,这样佛法才有缘融入心扉,否则修任何大法都没有用。善知识是福田,恭敬善知识就是为自己积攒最大的福报。

一位藏传佛教大师说过:“佛教从入教、发心到成佛的整个过程都是皈依。”当你们每天口念皈依文时,请认真地检验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真正地作到了皈依上师三宝,还是仅在口头上念念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用完的香盒有佛菩萨像,该怎么处理

问: 阿弥陀佛,师父您好,我们买的香盒子上有佛菩萨...

圣严法师《懂得因果,更积极》

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其实不然,学佛的...

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位年轻人向清净苦述,由于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世间上没有见过而真实存在的东西太多了。你见过孔子吗...

宣化上人:如何分辨魔与菩萨

你要是想认识,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菩萨,还是魔?...

入禅之门第一讲:什么是禅

今天讲第一个题目:禅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禅。这是个...

星云大师《六根互用》

我们必须引导自己的六根,超越五欲六尘的业恶,来达到...

学佛要实修实证

《大庄严经》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从前有兄弟二人同时出...

真正的福报是自然而然的

莲师说我们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

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钱上

快乐家园 在这个中国经济增长的初步阶段,人们把所有希...

口业的四种

佛教把口业分为四种:恶口、两舌、妄语、绮语。 恶口...

临终处理的注意事项

人生苦短,人命无常,一息不来,即成隔世,超升堕落与...

如何战胜逆境,在逆境中生存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困难与挫折,所谓「人生不...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

永不言败:超级倒霉蛋终成千万富翁

内心苦,倒霉遭遇无休止 1950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

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如何得到地藏菩萨梦中加持

学法的时候应当经常地对照,像《地藏经》上说,要我们...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

(一)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导读:《佛说孝子经》,这一部经只有一卷,收录于《大...

系缘净土之境,往生安养之国

我们念这句佛号念得非常亲切,因为这是我自性本具的佛...

应该一门深入还是深入经藏

问: 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

星云大师《心念决定命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命好,不但要好命,而且要长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