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皈依的发心与结果

达真堪布  2012/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发心、动机不同,结果也截然不同。按照发心、动机,皈依可以分为三种:下士道的皈依,中士道的皈依和上士道的皈依。

第一、下士道的皈依,是为了获得善趣的安乐而皈依。以这种发心而皈依,结果是得到人和天人的福报,不能获得究竟永恒的利益,最终还要在六道轮回里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而且,暂时的利益即使再多,若是没有看破、放下,也只能成为心灵的一种障碍和痛苦。这都是不究竟的。

我们不能以这样的发心皈依三宝。为了世间的福报,即使皈依了三宝,也不能获得究竟的解脱,这和外道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若是我们获得世间的福报是为了弘扬正法,救度众生,有菩提心的摄持,这就不是下士道的皈依,而是上士道的皈依了。其实,只要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世间的福报自然而然就有。火点燃了,灰自然就有,不用特意求。

第二、中士道的皈依,是为了自己能够摆脱轮回,获得寂静涅槃的果位而皈依。以这种发心而皈依,结果是获得声闻和缘觉的果位。虽然摆脱了轮回,超出了三界,但只是远离了有边,还没有远离无边——寂灭边,断证功德还没有圆满,所以不是最究竟的解脱。

在我们这些人当中,基本上没有为了直接求声闻和缘觉的果位而皈依的,但是有为了自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了自己能获得究竟的佛果而皈依的。很多人说:“人间太苦了,轮回太苦了,我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去见观音妈妈,再也不回来了。”解脱成佛都是为了自己,这是一种贪。有的人听说福德圆满了就应有尽有,智慧圆满了就什么都会做了。然后贪心就起来了:“我也要福慧圆满,我也要成佛!”然后来皈依,这也是自私自利。

这种为了自己能往生、成佛而皈依,不是上士道的皈依,而是中士道的皈依。所以最终是无法能够往生,更不可能获得佛果的。由于他修的法不是中士道的法,所以最终也不一定能得到声闻和缘觉的果位。

第三、上士道的皈依,是有菩提心的摄持,为了尽虚空遍法界的父母众生能够脱离六道轮回,获得最究竟的解脱之地而发心皈依。以这种发心而皈依,结果是获得佛、菩萨的果位。这种皈依的人最终能远离二边——轮回边和寂灭边,能断证圆满,成就佛果,是已经远离二边的最究竟、最圆满的涅槃;菩萨虽然暂时没有达到真正究竟的远离二边的佛果,但是最终也能获得这样的果位。

我们为了成佛度化众生,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皈依也可以,但不能说再也不回来了,一定要乘愿再来。有这样的发心而皈依,才是上士道的皈依。有这样的利他心,才能祛除自私自利,才能彻底断除我执我爱,才能获得最究竟的安乐。

三种皈依的结果,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就是因为皈依的时候发心、动机有所不同。所以,在任何时候都注重观察和调整心态是很重要的。可是我们根本不观察心的相续,也不考虑发心与动机,做任何事情只注重方式、方法等,但这些都是支分的,不是根本的。

所以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事情,都要观察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态,这点十分重要。无论闻法修法、生活工作还是为人处事,持什么样的发心和动机很关键,它主宰着事情的结果,是根本的决定因素。只有存好心,才能做好事;只有存善心,才能做善事。若是发心不正确,就没有正道。主要是由心来主宰言行举止。心正则言行举止正,心邪则言行举止邪。

我们要观察自己的相续,是以什么样的发心而皈依的?如果皈依的时候发心不正确,现在可以改正。发心一改变,皈依的戒体也会随之改变。我们都要去掉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发心,要在相续中建立上士道的发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修行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你问什么是修行,答:心平气和是修行,不慌不忙做...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为何还会受鬼神的骚扰

问: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是有护法神隐形保佑的,为何还...

达真堪布:以皈依来转折自己的人生

学佛修行,皈依是最基本的,相当于进入佛门。皈依也要...

怎样供养功德才大,这些是供养时应注意的

福报的大小是每个人修的。我们不要认为我力量不够、我...

刘德华:皈依多年,学会放下

刘德华是一个笼罩在光环下的天王,但是天王也有自己平...

不要随意干涉他人的发心

作为一个佛教徒,谁说一定要穷得叮当响?能够拥有就是...

梦参老和尚《学三皈依》

释迦牟尼佛最初在因地时,听到五十三佛的名字,他就辗...

达真堪布:皈依的人家里必须设佛堂吗

有的人说我想皈依,但是我家里设佛堂不方便,所以我不...

把生死大事重视起来

为了这个肉体、躯壳,我们都谨慎得不得了:草地上不能...

达真堪布:为什么佛要显神通

问: 为什么佛不允许众生搞神通,但有时候还示现神通...

业力现前是消业积福的好机会

一切苦乐都由业生。我们要先掌握善恶的标准,然后再全...

信佛者如何修持佛法

问: 信佛者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答: 首先,要有...

金钱是天使也是魔鬼

金钱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取之有道时,落入你口袋里的...

在家如大梦,出家犹如遇险得脱

一 在家犹如大梦 在这茫茫生死苦海中的人生,本是同做...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

志公禅师劝世歌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气质,对生命的领悟等...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

外让一步,心进一步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为合...

以花来供佛,这功德有多大

【又于过去。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性如来。若有男...

无孔不入

小罅可以溃堤,微隙可以伤谊;小,虽然不起眼,但是有...

【推荐】星云大师《我是佛》

禅门里有这么一段故事: 有一天,信徒问禅师: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