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证严法师与弟子的对答

证严法师  2012/0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最美?什么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最漂亮?”

上人言:“带着微笑的面孔最美,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语言、爱的表现。最漂亮、最有气质的衣服是----柔和忍辱衣”

有人问:‘当我发脾气时,想到您说欢喜心,就会把气压下来,但却忍的好难过喔!’

上人说:‘这是还有忍的心才会难过,若能时时培养欢喜心,放大心胸容纳一切,自然就会升起清凉喜悦心,也就不需要忍得那么苦!这就是一步一步的修养,如同细水常流一般,再硬的脾气、再固执的心,也都会被你这分柔和善顺所感动。’

弟子问:‘做人做事要如何才能圆融?’

上人言:‘圆就是圆满。待人处事要用圆的方法,不要用尖的方法。因为尖锐会伤到人,同时也会扎到别人的心。’

弟子问:‘在工作上,常感到很伤心。’

上人言:‘要打开心门!如果心门打开,任何人出出入入,都能畅行无碍;反之,心门若窄,任何人出入都会彼此碰撞。’

弟子问:‘师父,真是抱歉!这杯子缺了一角’

上人言:除了那微末的一角外,整个杯口不都还是圆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缺点,每个人都是很好的人。

有人问:‘如何对待犯错的人’

上人言:‘我们应该像佛陀对待罪恶的众生一样,原谅他、怜悯他、帮助他。人性总有善良的一面,有时犯错的人其实比被侵犯的人更加痛苦。’

世界上什么人最快乐?

上人言:‘能原谅别人的人最快乐。当你原谅一个人的时候,当下心中的烦苦也同时消失了。’

一位会员,一坐定即说:‘请师父看因果。’

上人言:‘我不会看因果,但我们会注意因果。’

有人问:‘如何才能找回自己?’

上人言:‘归根究柢仍是宗教信仰问题。有正信的宗教精神为中心,便能有定力,才不致被世间的人我是非所蔽。’

弟子问:‘为何要将佛圣化而不可神化?’

上人言:‘神与鬼同道,因为还有嗔心在,所以随业流转于三界内。而佛菩萨疼爱众生,如母之爱子,无怨无求;因此是圣人而非神。神离人很远,而圣人却随时在我们周围。’

弟子问:‘佛教徒有三类:一是学佛的人,二是拜佛的人,三是信佛的人。到底哪一种人才是正信的佛教徒呢?’

上人言:‘学佛的人才是。我们要学佛的信心、毅力和勇气,以及学佛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伟大精神。’

有人问:‘为何要持戒?’

上人言:‘人之所以痛苦、惶恐不安,是因犯错的罪恶感所致。持戒就是防患未然,守正于日常生活中并形成规矩,自可避免犯错。’

有人问:‘应如何修行?’

上人言:‘注意外境来时的一念之间。’

弟子问:‘何谓禅?’

上人言:‘吃饭专心吃,做事专心做,心无旁骛即是禅。’

公婆应如何看待媳妇?

上人言:‘子女结婚,不是嫁出一个女儿,而是多了一个儿子;不是娶进一位媳妇,而是多了一个女儿。’

孩子不乖,不爱读书怎么办?

上人言:‘其实,父母对孩子只有义务,只能尽责任,没有权力。要多为孩子种福,以母亲的心怀来爱众生,以菩萨的智慧来教育子女,不要为子女太操心,这样无形中会加重孩子的业。’

一位师姊问:‘何时运才能通?’

上人言:‘心开运就通。日日欢喜过,即得心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问: 东林寺为何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

如何在一呼一吸间念佛号

问: 请问法师:如何在一呼一吸间来念佛号呢?是一吸诵...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大安法师:精进念佛后为什么家庭和事业更不顺

问: 原先不怎么精进念佛事事顺利,从今年我每天三万...

吃药消毒是不是杀生

问: 我是香港中文大学通讯工程系的。请问,传统的生...

生活中怎样做到闻思修并行

问: 在当下的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闻思修并行? 希阿荣...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问: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慧律法师答: 念佛三昧就是理...

修净土的人如何静坐

问: 专修净土的人静坐时,吸阿弥,呼陀佛,还是不管...

证严法师:时时心存善念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份很清净的本性,这也...

证严法师:清静心创造清洁净土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这么说:人生有二种形态永远形影相随...

以平静的心去处理

有一位富家小姐,据说她也是名企业家之一。她对现实有...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必须「用之有道」。钱财是...

千万不要让你不经意的话成为咒语

中国的古话: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暗室亏...

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福建省永春县,山川秀丽,民风淳朴,自古被称为世外桃...

劝人念佛,是第一了不起的功德

一心念阿弥陀佛,修学念佛三昧,是改正恶习,修学善法...

一颗有主的心

元朝的时候,连年的战火,局势动荡不安,老百姓有家归...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

知止

李叔同(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

戒住则法住,有戒就有佛法

各位新戒,你们受戒,就要以戒为师。一个人,今后在佛...

佛陀所说的孝道

世人所认为的孝,都以物质为主,以为在日常活中能供给...

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这种说法对吗

问: 有时候想看其他法师的东西,可不敢看,因为怕杂...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

问: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