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

济群法师  2012/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如何跨越?

济群法师答:佛与众生之间,在一般人的感觉中,似乎有着天渊之别。事实上,距离并不是那么遥远。《六祖坛经》有句话,叫做“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佛,为觉悟之义。在迷的状态,就是众生;而在悟的状态,那就是佛。

从迷到悟,虽是一念间,但要跨越这一念,转变这一念,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人都知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说,难道只是把手中的屠刀放下,就能解决问题吗?

佛经记载:有位梵志求见佛陀,两手各拿一朵花。佛陀说,放下,他就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又说,再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放下。但是,佛陀还让他放下……两手空无一物时,还要放下什么?就是放下内心的执着,这才是我们要放下的关键。如果内心还有执着,即使将外在的一切都放下,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佛法修行,重点是解决心理问题,所谓转迷成悟,转染成净,转识成智。所以说,佛与众生之间的平等,是本质上的平等;差别,则是显现上的差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家里多是道教徒,会对往生有障碍吗

问: 原本我和道教颇有渊源,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对我...

每天念佛多少与行愿有无

问: 净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声?法师曾开示说至少每...

家中佛堂的佛像应如何摆放

问: 弟子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比较多。有东林寺请来...

是不是有些时间段不可以点香呢

问: 原早晚课已定好,但特殊情况过了时间,晚上几点...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问: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

临终往生是否需要正念

问: 关于临终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时具足信愿持...

【推荐】念佛人被人认为孤僻被嘲笑,该怎么办

问: 我是台湾台北三十三岁的念佛行人。请问,出离心...

出世与入世如何才能两全其美

问: 世间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很执着。因为...

济群法师:「无所住」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

问: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师父们经常...

轮回中有哪六种苦

说到解脱,首先要有解脱的意向,也就是出离心。怎样才...

佛菩萨的神情

他是无限的安静。这种安静不是无声的安静,而是内在的...

婆媳间的10句话让男人痛不欲生

几乎所有的婆媳在争吵的时候,都会说尖酸刻薄的话,都...

弘一大师《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第一章 译名辨异 梵名乞叉底檗沙,...

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

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

活在过去或担心未来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觉自己身边的许多人与朋友都活在过...

大方广三戒经

大方广三戒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祇阇崛...

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有一天我去法鼓山工地踏勘地形,一路上都有带刺的藤、...

好家长必备的九个好习惯

一、终身学习与孩子一道成长的习惯; 二、真爱和严格...

星云大师《为妻子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已经是一个有家室的人了!我知道...

如何避免有钱就变坏

现在有种说法:人一有钱就变坏。有不少人会问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