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2012/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现代社会,有一种装潢精美的物品与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无论是在机关、学校、医院、宾馆、影院、民宅,还是在车站码头、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乃至公共厕所,你都可以见到它那白色的身影,闪着点点火光,冒着丝丝青烟,含着近千种有害物质,扑向你的面庞,钻入你的心肺,常常使人无法回避,无法抗拒。无论是主动吸收还是被动吸入,均易染患肺癌、喉癌等十余种致命的疾病,以至一些学者称之为“白色瘟疫”。它就是商店、酒吧、小摊上随处可见到的消费品——烟。

随着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伴随着如潮的香客游人,烟民也大量地走向佛教的名山古刹,极少数青年僧人竟也沾染此习,从而给清净佛地的管理和安全带来了隐忧。对此,佛教界已不能也不应置之度外!那么佛教应如何看待吸烟呢?就这一问题略作探讨,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指正。

佛教中的戒律众多,对僧人的衣食住行等都规定得仔细入微,那么有没有关于吸烟,吸毒的戒规呢?没有。因为释加牟尼佛制定戒律都是根据当时在组建僧团、弘宣教义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教义、不合时宜的现象,本着维护僧团形象、保持团结、有利修行、方便教化的精神而制定的。而烟草是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两千余年后才传到印度的,自然律藏中就不会有戒烟的条文了。但这并不表示佛教对于吸烟可以网开一面。恰恰相反,根据佛教的制戒精神及对修行的要求,佛教是坚决反对吸烟的。下面就这一问题从八个方面试作分析。

1.佛教根本教义之一就是要通过修行熄灭贪嗔痴。而嗜烟成瘾即为贪,烟刺激神经易动怒即为嗔,明知有害无益而为之即为痴。吸烟助长含嗔痴,显然有背佛教。

2.佛教禅修讲究呼吸柔和,气脉清净,心无挂碍,故强调戒酒、戒五辛等。吸烟刺激气管,熏染脏腑,造成尼古丁依赖,妨害禅修,必然在戒除之列。

3.佛教为了能精进修进,十分重视四大的调养,所谓借假以修真。而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减损寿命,显然是一大障道因缘。

4.佛教讲究行仪,以利弘化,以至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之说。而吸烟伤目、损貌,给人形象猥琐之感,与僧人作为人天师表的要求岂非格格不入。

5.寺院环境清幽,殿堂庄严神圣,画梁雕栋,富藏文物。吸烟污染环境,妨害他人,兼易招致火患,与佛教的环境要求实不相宜。

6.佛教崇尚俭约。而卷烟属奢侈品,破费钱财,徒增施主负担,显然为僧人所不宜。

7.香烟实为俗人无聊时的消费品,习之则易,戒之则难,易被人讥为意志薄弱。而修行人了生死如救头燃,意志坚定,自应拒绝与烟为伍,成为烟的俘虏。

8.佛陀制戒强调避世讥嫌。如今大多数人都知道吸烟是一不良嗜好,信教修行之人怎么能甘冒世人之大不韪呢!

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佛教是有“烟戒”的,只是没有形成文字而已。我想凡是与酒一样能麻醉人或毒害人的鸦片、吗啡、海洛因乃至烟草,佛教徒都应当与之远离,也不宜去种植、加工和贩卖。事实上,绝大数佛教徒都不吸烟,仿佛具有天然的免疫力,当然更无人去吸毒了。尤其可喜的是,不少烟民自皈依佛教或出家修行后竟戒掉了多年戒不掉的烟瘾,令人感叹佛法的不可思议。实际上,在吸烟与戒烟的诸多因素中,个人因素是最主要的。可见宗教尤其是佛教在戒烟运动中应该也完全可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佛经中缺乏关于戒烟的论述,一些诸山长老、大德法师在讲经弘教的过程中也未能理直气壮地提倡戒烟,多少限制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极少数沾染上烟习的僧人尤其是应赴僧以律无明文而为自己的嗜好自作开脱,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僧人乃至佛教的形象,这是应当引起佛教界同仁重视的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寺院在自定的规章制度中基本上都有禁止吸烟的规定。

中国佛协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也明确列出了禁止吸烟的规定,表明佛教有了“烟戒”,相信它能切实地得到执行。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佛教界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也能在社会的戒烟运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夏天贪凉的危害

现在人都是在冷气间里得病的,这里冷气可以很冷很冷,...

非时行淫的危害

为什么把在家人非时行淫说为邪淫呢?因为在经期、怀孕...

娶妻要娶贤妻,不是美女

有人贪恋美色,以为美色是宝,得到一位美女在旁,总是...

这个嗔恨心的破坏力,危害性最严重

因为贪心得不到满足,所以心里不满意、嫉妒、嗔恨、怨...

印光大师寿康宝鉴序

【原文】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

穿肠毒药---酒

作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称为穿肠毒药,这种提法,不是...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智渡法师答: 现代科...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为重戒

酒类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更坏事情都...

对自己和对别人要用不同的标准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

果卿居士:感谢轻贱辱骂你的人

《金刚经》中告诉我们,有的人现在虽然持戒念经,也已...

可以不善待这个色身,以便早日解脱吗

问: 请慈悲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人生既然这么苦,我...

若印经造像留下名字,功德变少甚至折损福报

财法二施:财布施和法布施。财布施随缘量力,遇到真正...

把文字转成心中的光明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佛珠断了是凶兆吗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

为什么用恭敬心对待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 请问法师,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

没有人能独自取得成功

15世纪,在纽伦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户人家,家...

女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梵语优婆夷,中文意译为清信女,即在家学佛的女众。不...

人生的加减法

其实,在很多时候,是需要减法原则的。有时,放弃看似...

观察此世界生命无常的状况

一、总说 死期无定之因相有三种,第一、南瞻部洲人类寿...

六祖禅法之三句口诀

简略地介绍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

圣严法师《如何管理好情绪》

问:从医学和心理学来看情绪,它是自然反应,那么佛法...

蔡礼旭老师:不接受孩子坏脾气的威胁

在家庭里谁当黑脸好,谁当白脸好?现在我以自己亲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