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2012/03/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些人学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视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是向内求。

一位老太太觉得自己很虔诚。早晚课是每天必做的。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念诵佛经;晚上临睡前也要打坐一小时。

平时也常和善友们一起聚会,附近的法会、放生活动中,更是少不了老太太的身影。她每天很忙碌,家里的大小事情都顾不上做,都推给了丈夫。

可老太太却越来越不高兴了,看着自己儿子工作一天回家还得做饭洗衣收拾屋子,媳妇整天忙忙叨叨的不管家里,孙子放学后连饭都吃不上,呆在爷爷奶奶家不想回去。老太太越是心疼儿子,心疼孙子,也就越不满意儿媳妇了,结果遭到他人的非难。

老太太觉得很委屈。我这么虔诚向佛,也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吗?我每天祈求佛祖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顺顺当当有错吗?

老太太进入了一个误区。

这其实也是不少人的误区。他们只注重形式上的学修,念佛、持咒都很精进,但是功夫却只用在了形式上,而不用在心地上。学了很长时间,烦恼习气依旧,性格没有变化,贪嗔痴慢疑也没有减少。这种学佛的人,就象水里的石头,泡多少年也没有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恐怕要和这些朋友没有明白修行的真谛有关。

就像上文中的老太太一样,很多人是希望通过礼佛,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比方说为家人祈福,为自己求的好运等等,这些其实算不上是在修行。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如果只把佛当成神来膜拜,根本不懂佛的含义,也不学佛法的这些道理,没有正知正见。只是忙着今天跑道场,明天跑寺院,后天去放生。这样的信佛,只能是迷信,是在浪费时间、荒度人身,而不是修行。

佛一定要明理,要把佛法和自己的修行联系在一起,用佛法的这面镜子照自己,好好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这才是修行。明白佛理,生活中处处可以修行。孝顺父母是修行,照顾好孩子是修行,为公婆真心地奉上一杯热茶也是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弥勒忍辱真修行

那个弥勒菩萨怎么说,你知道吗?我们庙里面进门,弥勒...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

做人的四个基本条件

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

八种治心的方法

佛教经典处处都在说我们的心,以及如何解决或者说安慰...

星云大师自己受用很大的「十句话」

我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学院就读时,有很多人的话影响...

圣严法师《生活就是修行》

禅的修行,目的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身心平安、少烦...

行而不解,是增长无明

行而不解,同样是不行啊,行而不解,是增长无明啊。 刚...

普贤十忍

在《华严经、十忍品》里,普贤为菩萨摩诃萨提出十忍,...

要做老实人,勿学口头三昧

东林寺每逢法会繁忙时,会有许多开车的师傅在寺门外候...

喝酒的过患

在座的出家人和居士,饮酒的人恐怕不一定有,因为我们...

契理契机,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给...

【推荐】拖尸人的惭愧与忏悔

本是骷髅骨,曾将诳惑人。昔时看是假,今日睹方真。省...

莫到失去了双亲,才懂得感念亲恩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能享受美好的生活,这一切无疑最先...

圣严法师《无事是贵人》

问:临济义玄禅师说:无事是贵人。我想他的意思并不是...

各类蔬菜最营养的部分

一般来说,蔬菜可分为茎叶型、块根型和果实型三大类,...

诵经后出现不如意,可以先不诵吗

问: 师父,如果诵经后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

僧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

你的眼光决定你的高度

十年来,我看尽人间悲欢离合,目睹世事沧桑盛衰,一件...

别人错了,我为什么要生气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气愤、会瞋恨、会讨厌、会嫉妒等...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觉光居士 辑录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问: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 出家就是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