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管理者如何带领团队达到更好目标

2012/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任何人都期望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广大。管理者因为不但要管理好自己,还得带领团队去实现更大更好的目标,尤其需要如此。那么,他该如何去做到这点呢?

众所周知,学佛修禅的人,首先要破的是“我执”,尤其要破除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与习惯。这一点,正是管理者将世界变得更加广阔的钥匙。

越能放下自我,越能实现更好自我

佛菩萨是“无我”的。作为绝大多数管理者,要做到“无我”却很难。不仅做不到,而且和千千万万的当代人一样,强调的是自我实现。著名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甚至将自我实现,作为人的五种基本需求中最重要的一种。那么,管理者就应该强调自我,轻视“无我”吗?

绝对不是,根据对众多管理案例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一个辩证法现象:越能放下自我,恰恰可以实现更好的自我。

2012年3月,一则消息让世界瞩目,美国苹果公司股市值达到5000多亿美元,超过整个美国零售业上市公司市值的总和。此时此刻,人们格外怀念苹果集团创始人,已于2011年10月去世的传奇企业家乔布斯。

回顾乔布斯的经历,我们会惊异地发现:他曾经也是一个修禅的人。而更让人深思的是,苹果和乔布斯的主要发展,竟然与他曾经被自己创办的苹果公司“炒鱿鱼”有关。

那是在苹果公司创办第九年的时候,乔布斯由于一意孤行,拒绝与董事会处理好关系,结果被董事会炒了“鱿鱼”。对于这一遭遇,乔布斯曾坦言:“我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这真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毁灭性的打击”毁灭的是一个曾经自认为“不可一世”的乔布斯,成就的却是一个更加成熟的企业家。被“炒鱿鱼”以后,因为他创办了另外一家成功的公司,而该公司后来被苹果收购,他就又重新回到了苹果负责。但回来之后,他除了发挥自己超凡的创造力之外,还更重视处理好与方方面面的关系,更重视打造和激发创新团队的积极性。这一来,他的创新天才,通过团队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终于让苹果公司成了当今科技创业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在与大学生交流时,他感慨地说:“我非常肯定,如果没有被苹果炒掉,这一切都不可能在我身上发生。对于病人来说,良药总是苦口。”之后,还送了自己的座右铭给大家:“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由乔布斯的故事,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我曾经与联想控股的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等人,参加一个电视台举办的对话节目。在交流企业家如何更好地实现成功时,我讲述了一个观点:“成功只有三个字:道、招、度。道是根本,招是方法,度是分寸。”这时,立即有个年轻的企业家激动地站了起来,说:“中国的企业家,许多都只重视方法,却不重视根本的‘道’,也不重视做事的分寸,结果要不就是走弯路,要不就是栽跟斗。”他这样讲,其实是有切肤之痛的。他其实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但是,由于他过于自傲,不重视董事会和团队成员的一些意见,最后竟然也被董事会“踢”出来了。

这个故事与乔布斯的故事惊人相似。一个管理者,由于能干,有时还由于自己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就很容易突出自己,甚至希望“一切都是老子说了算”。但是,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到的“没有一个人能独自成功”。管理者过于强势,必然会挫败团队积极性的发挥;管理者过于突出自我,必然会引起团队的离心离德,甚至反对和反叛。其世界怎能不越走越窄呢?

那么,管理者如何通过“无我”,去实现更好的自我呢?

(一)破除虚假的“我相”

一个人之所以过于强调自我,是因为把自己这个“我”,看得格外真实和重要。但是,正如《金刚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还指出要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这其实是我们能得以解脱的钥匙。那么离相,该从何处下手呢?“遣执破我”。“遣”是离开,离开一切执著,将“我相”破除,就开始走上觉悟之道了。

这是至理名言,但真正要做到谈何容易?为此,还得在实践和方方面面“打磨”修持。而坐禅打七,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且与大家分享我的一次修禅体验。2007年元月,柏林寺开始进行冬季禅七。由于我和明海方丈交流了一些当时参禅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他的认可。他给了我一个特别的机会:破例让我在“无门关”里面,和师父们一起打禅七。

我很感动和激动。但是去了“无门关”和师父们一起打七后,才明白其严厉正规肃穆,远比和居士们一起打七要强很多。要过的头一关是腿子关。以前我打过坐,但是这种密集和严厉的打坐,对我是一个深刻的考验,而且就坐在大和尚身边,一点也不敢敷衍。开始一段时期还可以坚持得住,到后来就有些疼得受不了。从某种程度上,我和许多打禅七的人一样,让“打禅七”变为“打禅腿”了。

我首先还以自己的意志坚持着,但不记得到了第几天时,实在熬不住了,忍不住要大声叫出声来:“我疼死了!”就在那一刹那,一念回光:“说疼死的人是谁?”“那个疼死了的‘我’是谁?”

就在这一念回光之间,那个“疼得受不了”的“我”竟然一下子变得陌生。当初那份针扎般的疼痛,竟然好像一下也轻了不少。尽管这一时间并不长,但就在那一瞬间,打开了不认同“我”的大门,同时也找到了减少和解除痛苦的法门。

从此之后,我不仅坐禅的功夫进展较大,而且遇到各种不愉快的事,都因这一念而觉悟。如有时说工作压力大,便忍不住说“我烦死了!”这时,我便一念返照,问:“说‘烦死了’的是谁?”有时与人处理不好关系,忍不住要说:“我气死了!”就立即反问:“那个气死了的‘我’是谁?”这样一来,不仅工作中的烦恼越来越少,人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少,管理团队也越来越顺利了。

庞蕴居士说:“教君杀贼法,不用苦多方。慧剑当心刺,心亡法亦亡。”只要我们在心灵上下功夫,尤其破除那种时刻计较“人我之际”的“我执”,各种束缚自己的问题就容易得到更好的解决。

(二)学会将“意”调“柔”

学禅的人都知道一句名言:“心空及第归。”“空”的力量是巨大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说空哪能就空?想空往往空不了。原因在哪里呢?

在修禅的过程中,宗喀巴大师的一句话,曾给我极大的启示:“意不调柔心不空寂。”他告诉我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为了实现某些目标,总是强调魄力与意志,甚至有时到强迫和不由自主的程度。作为管理者,有时还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但是,假如我们自觉减少那些“非怎么不可”的强迫,反倒能容易让自己的心灵变得从容而有力,也更能引导和领导他人。

(三)“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且听柏林禅寺方丈明海的精彩开示:“不管面对什么外境,在你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恰恰是一个非常乐观、非常积极、非常可行的人生观。比较总是在客观环境里去找原因,这显然是更加积极,而不是消极;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更加有希望而不是无奈。为什么说有希望呢?你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生活的世界改变了,你遇到的人改变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坚持为什么这么可贵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滴水穿石的故事。一滴水,看起来微...

福报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来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

星云大师《就业工作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以万分欢喜的心情,告诉您一个...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不管是做...

事怕有心人

高峰自叙悟由,而曰:不信有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

「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什么原因呢

职场和社会有这样一个共识,你的成功取决于和对方谈话...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如何用佛法解读企业管理

企业,毋庸置疑首先应是一个盈利单位,所以大家都说企...

真切工夫才有悟处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几句话,是...

邪淫的危害及戒除方法

1、害人天伦: 男女各有配偶,这是一定的伦常。如果好...

每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共同作用的结果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

让孩子多做事 习劳才知感恩

做事的能力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做家事他体会到父母的...

信仰不能被消费

一些生活在类似状态中,但对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

供灯的功德利益与仪轨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

《佛说阿弥陀经》白话译

序 分 这一部经,是我从佛那里亲自听到的。当时,释迦...

慧律法师《解脱后的心灵》

执著带给人束缚,使我们不得自在。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

宽容,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

让孩子从小积福培福

对孩子的教育,西方人觉得小孩子就让他玩个够,想要什...

在寺院上厕所要注意哪些问题

进厕所后,须三弹指,提醒坑中啖秽鬼,及时回避,这样...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

理一心不乱 西方即在目前

既得一心不乱,始知莲华行树,种种庄严,并非心外。何...

【推荐】应在福中更修福,切莫福报造恶业

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做了恶事,却没有恶报。比如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