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证严法师《灵验和不灵验》

证严法师  2010/08/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贪婪渴求人生贫困的「因」,

心中无欲即远离求不得的苦果。

在日本有一个村庄,东边是高山,西边是一片宽广的平原。

某天,突然有一位老公公来到这个村庄,前面背着一尊地藏菩萨,后面也背着一尊地藏菩萨。他自问自答地说:「你们知道我几岁了吗?我已经三百三十岁了,我背着这两尊菩萨已经二百多年了……」

老公公边走边跟大家说:「我要为这两尊地藏菩萨寻找地方供奉。这两尊地藏菩萨,一尊是灵验的菩萨,有求必应;一尊是不灵验的菩萨,不论你求什么,他都不会有所感应。」他又说:「我要把不灵验的菩萨安奉在宽广的平地上,再铺一条路,让前来礼拜的人容易行走;另外,把灵验的菩萨供奉在人迹罕至的山上,因为他很灵验,所以即使道路再难走、再危险,也一定会有人去朝拜的。」

结果,不灵验的菩萨虽然供奉在平坦、好走的路上,却很少有人去朝拜;而供奉在山上那尊菩萨,却有络绎不绝的人潮前来瞻仰礼拜,使得原本枝藤缠绕、野草丛生的小径,没多久就被村人走出一条路来了。因为这尊菩萨很灵验,村人求健康得健康,求财富得财富,大家所求的都能如愿以尝,因此香火鼎盛。

经过二、三十年后,村里的人都变得很富有也很健康。有人就开始觉得:「这样的生活过得太安逸了,很没意思,除非我比别人更富有。」于是许多人心想:「我如果要比别人更富有,只好让别人变穷、得病苦!」于是,大家就彼此诅咒,希望邻居遭受贫穷、病痛,而这些诅咒也一一应验了。

二十年后,村子又恢复成五十年前的贫穷景况,而且比五十年前的贫穷更苦。因为五十年前,大家安分守已,勤劳地工作,后来却因为菩萨有求必应,大家一夜致富,生活富裕,于是养成什么事都有不做、不用心的懈怠习惯,现在连谋生的技能也几乎丧失殆尽,村民间又互相诅咒,日子便过得又穷又苦。

百年之后,背来两尊菩萨的老人又出现了,老人来到村庄时说:「有灵验的菩萨不一定对人有益,因为人人若贪求无厌,常常就会害人不利已;害人不利已的贪婪心念是灵验最贫困的,这是贫困的『因』!现在你们应该用诚恳的心去朝拜不灵的菩萨,虽然他没感应,却也对人无害啊!你们要用平常心去培养信心,这样才对。」

由于百年来没有人去朝拜那尊不灵验菩萨,因此道路早已杂草丛生,老人好不容易将他找了出来。从此,村人不再往山上跑了,他们就在平原上朝拜不灵验的地藏菩萨,因为不奢求是否灵验,所以大家都抱着诚恳、无所求的平常心来礼拜,不再贪求,而且靠自己的力量认真努力在生活,终于生活又渐渐出现转机。

过了多年之后,这个村庄又恢复以前小康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富有,大这却能勤合作、相互尊重,以一分纯真的心生活,日子过得很平和、自在。

有些人总是求无止境,富有时还想更富有;又怕自己不够出色,于是就想尽办法还要更富有,甚至诅咒、侵害别人。藉此显耀自己,这就是凡夫心的毛病。

其实,求佛不如求已,以一颗平常心尽自己的本分,凡事认真去做,将来必有一番成就;更要有「无所求」之心,心中有所求就有烦恼,唯有知足才能常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何谓「转轮圣王」

好,各位,阿弥陀佛!大家吉祥。 今天在这里想跟大家谈...

【推荐】不要折损孩子的福

今人多无知,不孝父母,不敬长辈,唯独溺爱子孙。从小...

惜福,你就会有福气

人要惜福,珍惜食物,你就会有福气。糟蹋食物就是暴殄...

五种布施能迅速得福和改命

修行的成功,须从大悲心中入手。而悲田应以布施为首。...

福报的陷阱--用攀缘心

我们一般人在造善的时候,内心隐藏了恶法在里面活动,...

孝行得善报的几则故事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美食里掺杂了毒药

很多人有权有势,以宿世的因缘,感得世间福报很大。应...

福报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来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

十恶莫作、十善奉行

身、口、意可以成就「十善」,也可以造作「十恶」。 身...

以平静的心去处理

有一位富家小姐,据说她也是名企业家之一。她对现实有...

如何用菩萨的智慧来教育子女

问: 何谓「用菩萨的智慧教育子女」? 证严法师答:...

证严法师:心田不长无明草

△ 欢喜心是一种涵养,能令周围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喜...

印祖文钞--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

最殊胜、最有效果的供养

一直以来有善士发短信、邮件和打电话表示愿意供养我,...

海涛法师《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经节录》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 心上无嗔无价宝,...

喝腊八粥的因缘

今日诸位啜腊八粥,是何等因缘?须知即是庆祝佛成道的...

净宗愿门的本质内涵

净业行人的愿往生心,乃浊世淤泥中伸展出的正觉莲华,...

蚕和蜘蛛的故事

这是一只蚕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对蚕说:「你和我虽然...

了解自己的念头

修行不在其它,而在修心。如果要修心,就必须了解自己...

达照法师:业风与心力

这个风大到底是什么?这是我们要关注的最关键的问题。...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一、佛法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 我们这一生能够遇到佛法...

超脱四食,断生死流

昔日,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