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具备佛化家庭的八个条件

律航法师  2012/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法与世法,本来分不开的。人世间事事物物,随拈一法,无不是佛法。我佛所说法门虽有八万四千之多,而归纳起来,不外自利利他而已。学佛者若欲实行利他,必须先自家庭佛化做起。

今依次说明佛化家庭的好处,及佛化家庭的殊胜,以及佛化家庭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

佛化家庭的好处:

中国人互相标榜的为诗书传家、忠孝传家,或耕读之家、积善之家等等,这是表扬他读书、耕田、忠孝、慈善的意思。而佛化家庭正包括了上述的意义,而且全家老少男女们都信仰佛教,具实行佛的教化。佛以清净、慈悲、庄严为教,若全家都为佛所化,便自然成清净家庭、慈悲家庭和庄严家庭了。

佛化家庭的殊胜:

佛法虽深广如大海,但能得其一滴,便终身受用不尽。佛以清净、慈悲、庄严为教,全家若能信受奉行,则个人的身语意业清净庄严,必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家庭方面和睦慈悲,相习成风,必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主仁仆忠,即世法所谓模范家庭了。老少又能茹素念佛,戒杀放生,家风善熏,化行俗美,于是一家清净,一乡一邑悉皆清净,何异人间乐土?但欲达此目的,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佛化家庭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

一、母教: 家庭以母亲的感化力,最深最大。父亲多在外边工作,不能常在家内教导儿女。所以人的一切习惯,全在孩提时受母亲的感化,成为第二天性。假定母亲信仰佛法,他的儿女自幼耳濡目染,也沾些佛教的气味。我们若欲佛化家庭,也应该重视母教,劝导妇女们多多学佛。

二、胎教:人性的善恶与胎教很有关系,假定母亲是一个佛教徒,受孕以后,茹素念佛,严持三皈五戒,遵行十善业道。胎儿在胎中禀受慈悲祥和的气氛,出胎之后,性情一定良善。

三、启蒙: 一般人对于四岁至七岁的儿女,以为年龄尚小,多不注意教育。哪知“教子婴孩”,古有明训。在小孩三岁以后,渐有知识,他的识田如白纸一样,为父母的给他画甚是甚。若把佛法上极浅近的道理和小故事,如助人、放生、不撒谎等类,常常讲给小孩听,再跟着大人们学习拜佛唱念,所谓“少学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不知不觉地一切佛化了。

四、教女: 中国人向有重男轻女之风,所以对于子女的教育,也不免歧视,这是大大的错误观念。盖良善的国民,多成于良善的母教。今日的童女,即是他日的贤妻良母。若不注重女子的幼年教育,则他日安能成为良母?既无良母,安有良民?印光大师常说:“治国平天下的大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可谓探源之论。若欲佛化家庭,必须重视女子教育。

五、教材: 家人讲解,不必用高深的佛理,专就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道理,演讲得明明白白。再把三皈、五戒、十善业道,不惜回环重复加以说明,务使儿女们人人彻底了解,佛法与自己实有密切关系,遵行则身心快乐,违反则烦恼重重,自然生起信仰来。总之,以理智开导儿女,千万不可以家长身份,强迫教育。所以者何?若不启家人的真信仰,纵暂时形式佛化,日久亦流于虚伪敷衍,不能得到佛法真实利益。

六、行持: 佛法真实意义,重在实行。所以佛化家庭的起码行持,必须念佛戒杀。固为佛说念阿弥陀佛一声,可以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若少杀一条生命,即少欠一个命债,少造一次新殃。所以家中设置佛堂,按家庭忙闲状况,随分朝暮课诵。家人最好全体吃素,如不能做到,亦可暂采用三净肉,家中万万不可杀生。

七、禁止恶习和工具:近代家庭以赌博为唯一的消遣,此实为最大的恶习,劳民伤财败品损德,莫此为甚。无论何种赌具,一律禁止,不准入门。

八、提倡佛教的娱乐:人生不可太枯燥,尤其青年,必须予以高尚的娱乐,始可调和其性情。佛教的法器及唱赞,梵呗悠扬,最适宜于精神修养。若请明师教授得法,可以得到无比娱乐。至于现代乐器及运动器具,亦可随力备用。

【结论】上来八条虽然简单,但是佛化家庭最基本的条件。若为家长的以身施教,对于佛法具有坚固的信仰,及纯洁的修持,则家人天性相近,自然受其感化。现在世风凉薄,人心卑劣,共业感召,空前浩劫。若不以佛法灌输家庭,潜移默化,由家而国,佛化世界,则将来人类惨祸,实不堪设想。故不揣固陋,略贡要义,尚望各界大德倡导实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这些是我们前世欠他的吗

问: 法师您好!我母亲因有外遇,导致家庭破裂。之后...

风水对后代子孙有没有影响

常常有人问我,有没有风水啊?我说有啊,绝对有道理,...

跟家人的和睦相处也是修行

现在很多学佛者都在学习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就要发利益...

不要轻易地离开家庭,让家里生烦恼

问: 本人已六十多岁,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问: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大安法师答: 三皈依是...

圣严法师《打从内心祝福自己、祝福别人》

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么说应该没有人反对。小自个人...

感情是缘分的组合

我们今天人不是讲感情,要谈恋爱吗?我们佛教讲,菩萨...

把佛法献给家人

学佛修行不是为了受苦受累,更不是为了起烦恼。我们学...

一旦父母不在,哪有儿女归途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

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整个大乘佛法的止观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云何应住...

生命中的偶遇

今天分享的话题是:生命中的偶遇。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

吃对食物就能减少得癌症的风险

推行健康食物的学者们,在好几年以前,就提出了一句格...

于凌波居士:佛教的人生观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认...

积小善可成大德,积小成可成大功

世间有许多人虽然满怀壮志的准备着做一番大事业,却不...

受持少法就能获得很多福德的修持法门

昔时,佛在海龙王宫,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众多大菩...

忆念众生如子想

往昔,无畏王如来灭度之后,在正法时代有一位聪明慧黠...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断除你向外攀缘的心,断除你有所得心。...

人生短暂,行善不能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平日的生活中尽己所能地多做善事,...

宣化上人:人生第一件大事是皈依三宝

我们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皈依三宝。你皈依三宝这件...

改命永远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

女孩遇4名歹徒被流浪狗救下 经常喂食获其报恩

两年前她每天喂大黑一餐,换来大黑英勇救她一命。 大...

什么会让你迷失方向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在庙里潜心研究佛经,参禅打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