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统计:本站共有230个主题分类,268个待审站点,共收录3729个站点 ]当前位置:中国校园网 » 最近更新 订阅RssFeed
  •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1958年更名为四川省灌县水利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在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传承李冰“勤于职守,做事科学,作风实干,开拓进取”之精神,栉风沐雨,励精图治,逐步发展壮大,先后为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了三万余名高素质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部分毕业生成长为厅、市(县)级领导干部和水利水电行业专家、知名教授,被誉为四川水利“黄埔军校”。学院在2006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教育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级。2011年获评水利部全国水利行业示范高职学院。翌年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高职示范学院。     学院占地面积854.3余亩,建筑面积261490平方米,有四个校区:都江堰老校区毗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校园林木成荫,环境宜人。“5.12”地震后,国家投入5亿多元新建羊马新校区,东濒金马河,西靠羊马湿地保护区,紧邻成都金马国际体育城和温江区大学城,距成都二十五公里,气势恢弘,设施完善。双合实训校区集水利机械制造厂、教学科研电厂、勘测设计院、工程建设监理公司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能容纳1000余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实训,产学结合、特色鲜明。郫县校区位于郫县新城中心,以生物工程类专业为主,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学院现有各类实验、实训场所60多个,其中,建成了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包括钢筋工、测量工、建筑材料检测、工程造价、物流管理、物业管理等8个综合实训专用实训场;更新了水力学、水机、环境监测和电气二次等实验室设备;完善高电压实验室设备;新增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静态仪等先进设备。教学行政用房15.98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场所面积11.5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5693万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达到5741万元。图书资料46万册,期刊615种。     学院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51人,教授、副教授105人,“双师型”教师13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聘请有53名知名学者、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     学院在校全日制专科生84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近1000人。开设有8个系(部),36个专业,专业门类涵盖水利、水电、建筑、地质、测绘、环境、水产及相关行业,以工科专业为主,综合类专业和边缘学科并行,省级重点专业为骨干、院级重点专业为基础的专业建设体系。     学院坚定不移地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提出了“立足社会需要,面向未来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确立了“技能人才的摇篮、技术服务的基地”的办学理念,凝练出了“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校企合作实践”等先进教育理念,实现了学院快速、可持续发展。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人才 培养模式,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为我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和支持,学院与西部的水利水电、建筑、测绘、地质、环境、水产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供需合作伙伴关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稳定的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四川同类院校前列,水利类、测绘类、地质类、机电类、水产类、管理类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毕业生“觉悟高、技能强,做人诚、做事实,能吃苦、有闯劲”。     为丰富生源结构,实现“立足四川、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目标,从2004年开始,我院在黑龙江、新疆、河南、浙江、海南、广西、云南等23个省、市、自治区投放招生计划,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学院将继续在四川、重庆、湖南、贵州、云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山西、浙江、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按照国家有关 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我院文史类专业为3700元/学年,理工类专业(包括文理兼收专业)为4100元/学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5500元/学年,室内设计技术(艺术类)6000元/学年;住宿费为800-1200元/生年(4-8人/间)。 学院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分别实行以下奖励和资助措施: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综合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家庭困难的学生,可采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等形式完成学业,享受学院提供的困难补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引导下,在灾后重建校园启用之际,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人秉承“禹脉传承、厚德励志”的校训,围绕创建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依托水利、服务社会,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正满怀信心、意气风发迈向新的未来。 联系方式: 都江堰校区:四川.成都.都江堰古堰景区侧水校路88号 邮编:611830 招生咨询电话:028-87283415 崇州校区:四川.成都.崇州羊马新城永和大道6号 邮编:611231 招生咨询电话:028-68611777(传真) 68611971 18384170680 18384170681 郫县校区:四川.成都.郫县杜鹃路18号 邮编:611730 招生咨询电话:028-87882405 86557436

    http://www.swcvc.net.cn - 2014-08-28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级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和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院确立“服务成都,建设成都,打造成都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致力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一流高职院校。设置了旅游分院、软件分院、财经分院、工商管理与房地产分院、继续教育分院、基础部和外语(国际交流)部等,开设专业40余个,在校学生1万余人。 办学条件   学院位于成都市,现有高新、花源、青羊、锦江四个校区,占地面积53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设施一流;校企合作共建150余个具有现代水平,设施一流、体现真实企业情景的生产性实训中心(室)。与成都高新区合作建成“高新区成职软件教育园”,与成都文旅集团合作牵头组建“成都旅游职教集团”。是国家级计算机及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中国软件名城(成都)软件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试点单位。学院有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专任教师300余人,教授、副教授100余人,“双师”素质师资占专业教师的70%;建立了400余名由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团队。 就业成才   学院与省内外2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积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充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创业就业。近几年学院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比平均达到3:1以上,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在教育部微博网、新浪网等40家媒体邀请行业专家共同评出的“2006年度教育总评榜”中,我院被评为“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20强职业学院”。在著名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公司(MyCOS)的调查中,学院进入2008年度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就业能力50强,名列第26名,在该公司2009年的调查中,旅游专业和软件技术专业分列全国就业排行榜第三位和第七位。   学院坚持全方位培养学生,搭建学生成才立交桥,与法国、美国、英国、香港、台湾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相关院校及企业开展合作办学与交流,成功开展了法国雅高集团宜必思经理班、赴美中华文明使者(Aupair)、交换留学生等对外项目,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出国留学、海外实习、就业机会。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当年关于“专升本”的规定,择优选拔优秀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到省内本科院校深造。 帮困助学   学院全面落实国家建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勤工俭学助学岗位”,“帮困助学基金”等,为困难学生和灾区学生提供全方位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优秀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学院为新生设立“绿色通道”,帮助家庭困难的新生顺利入学。 办学地址: 高新校区:成都市高新区益州大道北段天益街北段83号 花源校区:成都市花源镇花源大道 310号 咨询电话:028-85327933 028-85323653 学院网址:www.cdvtc.com 咨询邮箱:czzs2009@126.com

    http://www.cdp.edu.cn - 2014-08-28
  •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原泸州化工专科学校)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学院始建于1953年,办学历史源远流长,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化工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998年成为四川省首批高职办学试点学校,2007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级称号。2012年6月被确定为四川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四川化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泸州市“白酒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职高专学校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化工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化工教育协会西南大区主任单位、全国化工高职高专院校化工单元操作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全国化工高职高专院校高分子加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学校。   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卫生城市、中国“西部化工城”、省级园林城市——四川省泸州市,就读条件优越,多次被评为“园林式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综合治理模范单位”。   学院现占地面积580多亩,图书馆藏图书48万册,在校学生7千余人。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开设30余个专业(方向),形成了以应用化工技术、机械设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为龙头,管理、酒店旅游、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协调发展,适应市场变化的专业结构体系。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以及多个培训中心,能进行32个工种的技能鉴定。 学院一贯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建有应用化工技术实训中心等27个实验实训中心,127个实验实训室,构筑了化工综合实训等5大平台,实训室覆盖了所有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达100%。学院建有中央财政资助的应用化工技术实训基地。   学院毕业生就业渠道十分畅通,省内外两百余家企事业单位与学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毕业生供需关系。中石化、齐鲁石化、泸天化、云天化、赤天化、川天华、泸州老窖、五粮液、西南化工研究院等大中型企业已成为我院毕业生的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毕业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技能强,深受各行业用人单位好评,有相当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我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近60年来,学院培养了5万余名毕业生,在西南地区“有化工企业就有化院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廖振鹏,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范平志教授,四川大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原化工学院院长朱家骅,泸州老窖集团董事局主席、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五粮液集团公司总经理、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宜宾天原集团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云等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学院因此被誉为“四川化工的黄埔军校”、“西部化工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丰富的办学经验,良好的社会声誉,畅通的就业渠道,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其实力吸引了省内外众多的学子前来学习深造。

    http://www.sccc.edu.cn - 2014-08-28
  •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天府艺术、薪火相传。作为四川省一所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艺术职业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浸润于丰厚的人文沃土,以传承、弘扬和发展巴蜀文化为己任,以独具魅力的巴蜀特色艺术品种为亮点,以高等专业艺术教育为主体、中等专业艺术教育为基础、各种文化艺术门类综合发展为主线,开设艺术类专业20余个,在校学生4500余人,是一所视野开阔、学科齐备的应用型高等综合艺术院校。 学院办学历史始于1953年,其前身为两所享誉中外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四川省舞蹈学校和四川省川剧学校(四川省艺术学校),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学院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成都国际科教艺术城”片区内,占地300余亩,与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温江职教中心、新东方国际学校相邻,与即将开建的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考试与录取中心隔街相望。 学院依托四川乃至中国西部宣传文化系统的强势支撑,办学方向涉及巴蜀文化各个领域,在继续开办音乐、舞蹈、戏剧、戏曲、艺术设计等原有优势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文化事业管理、文物保护等涵盖文化艺术系统多种专业领域的各类新型学科,正逐步形成多学科、多专业各具特色、相互依存、交叉发展的科学格局。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经验丰富、实践基地众多、教学成果显著,现有中高级专任教师400余名,专业过硬、技艺精湛、耕耘不辍、迭创辉煌;建校五十余载,成绩斐然、人才辈出、名傲巴蜀、饮誉中外,已荣获国内外艺术大奖达1000余项,名列国内舞台艺术教育前茅,享有“艺术家摇篮”的美誉。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作为四川重要的艺术创作生产基地,长期承担国家与地方众多重要的文化艺术活动,已成为我省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及窗口,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和宝贵的实践机会,使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始终呈现出喜人的就业前景。 秉持为文化艺术传承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造就道德品行优、文化素质高、艺术修养深、专业技术精、应用能力强的文化艺术传承者、展示者、创造者、教育者、管理者和经营者的使命,学院将以荣誉为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以成绩为再创辉煌的起跑线,继续坚持“专业技能与文化艺术融通、综合素质与艺术特色兼顾、艺术教学与工作实践并重、艺术水准与应用能力均优”的办学理念,努力建成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文化艺术创作生产的重要展示团队、四川文化艺术总体风格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实践平台。在直接服务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四川文化艺术繁荣的进程中,不断努力提升艺术教学水准、加速增强艺术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辐射海外。 伟略宏图、燕舞三春,和美丽日、龙腾四海;花簇千乡、神州耀辉,旗飘万里、盛景惊世。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腾飞的世纪,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充分认识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立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路线。文化大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繁荣的文化艺术市场呼唤更多学有专攻的文化艺术人才!举目苍穹、天朗气清,放眼浩土、万事齐兴。学院真诚地欢迎全国各地有理想、有志向、有热情、有追求的青少年朋友们踏进这所文化艺术的神圣殿堂,为实现美好而高尚的艺术梦想不懈奋斗、共谱华章!

    http://www.scapi.cn - 2014-08-28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原雅安教育学院和原雅安卫生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院有近60年的办学底蕴,厚积了丰富的办学资源、办学经验和较强的办学实力。 学院设有医学系、护理系、药学检验系、教育系、旅游经济管理系、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医学部8个教学系部及一所综合性附属医院。开设高职高专专业40个,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临床医学类和教育类专业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其中医学影像专业是香港华夏基金会重点支持的短缺优势专业,护理专业列为国家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项目。学院面向全国20个省市招生,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是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乡村医生培训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 学院教学及后勤服务设施完善配套,有各类实习实训室(中心)23个、 多媒体教室52个,省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50余个,护理实训基地被批准为2009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面向社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以医药卫生类专业为优势,机械电子、 财经旅游和师范教育类专业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创新形成了“学院育才、学生成才、社会用才”三才有机结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省内外教育、医药、卫生、旅游等系统和工商企业等上百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与就业合作关系。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一次性就业率历年均保持在95%以上,形成了“出口畅、入口旺、 中间质量有保障”的良好发展态势。 全院万余名师生员工在学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团结拼搏的良好精神面貌,正倾力向着创建“质量可靠,就业良好,特色鲜明,四川一流”的高职学院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http://www.yazjy.com - 2014-08-28
  •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是省教育厅主管、成都瑞迪机械实业有限公司举办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创办于1993年,是我省首批民办院校之一;1996年,举办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教育;2000年,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四川师范大学航空港校区,举办普通本专科教育;2008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建立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自考与应用型本专科助学。 学院位于四川省会城市——成都市,地处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先进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成都城南天府新区腹地。金融总部商务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环绕学院,周边世界500强企业林立、资源丰富,为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院校园占地320亩,校内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学校校内建有数控技术、家具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建筑经济技术、房地产经济技术、现代企业管理岗位能力、信息应用技术、酒店与餐饮、会计、法律等10个专业群实训中心,67个实训室,校外建有150多家实训实习基地;建有设施完善的信息化多媒体教室70多间,建有1个藏书65万余册的图书馆,建有1个标准塑胶运动场和相应的健身设施,建有1个校内驾驶训练基地。 学院面向机械数控、电子信息技术、建筑与房地产、金融、旅游五大行业和会计、营销、法律三大职业举办了31个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专业(专业方向);举办了31个成人教育专科专业和9个应用型自考本科专业和16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600余人,业余在册学生2200人。学院师资队伍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468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和副教授以上职称占60%。 学院作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实验高校,办学20年来一直秉承“手脑双挥、行知创造、群需可济、个性可抒”的校训,坚持“以生为本、心系全体学生,德艺双馨、成人成才并举”育人理念,倡导教师对学生拥有“爱心、责任心、青年心”,积极为学生“指向、解困、疏导、鼓劲”。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秉承“合作发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高职教育理念,坚持“一条主线”(以职场能力培养为主线)、“两个贯通”(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要求贯通、与应用型自考本科课程贯通)、“三个对接”(专业对接产业、课程体系对接工作过程、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四个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创业创新教育培养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高职教育“双核”人才培养特色。 为满足成都天府新区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双流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我院为联盟主席的“园区、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产业人才培训联盟,西航港现有270余家企业中的60多家企业和20所职校参加联盟。学院高度重视开展实训实习和就业基地建设,金融类专业已和长江证券、天风证券、广发证券、厦门证券、安信证券、国海证券、国金证券、华西证券、银河证券9家证券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建筑房地产类专业有不仅和中海物业、长城物业等建有“中海班”“深长城”班等订单班,还和四川锦都物业、川庆物挥、成都爱地阳光物业、成都信渲物业、成都坤和物业、成都武城三泰物业、成都丰源物业、成都水漪袅洞物业、尚品物业、成都博瑞物业、深圳东部华侨城、遂宁保安服务、成都恒安五洲物业、四川润无声物业、四川华玮物业、成都德昌行物业、成都云杰物业17家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旅游类专业已和“北京顺峰”建立订单班,企业支付学生第三学年的学费,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学生毕业由公司全部接收就业;学院继续与深圳观澜湖酒店、华侨城下属的茵特拉根酒店、四川锦城酒店、四川瑞银投资明锐大酒店、成都望江宾馆、成都华侨城欢乐谷旅游公司、成都熊猫旅游集团、中国国际旅行社四川分公司、成都武侯区文化活动中心9家公司合作。商务类专业已和四川众邦运业、四川万家灯火营销策划公司、意大利圣马诺国际集团、成都九龙贸易连锁、西安万汇电子、浙江中奇实业6家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机械数控类专业学生直接参与学院投资方成都瑞迪机械集团的生产实训实习。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已和成都酷睿科技、成都优博创、成都宏明双新科技、成都金亚科技、成都泰瑞创科技、高宝电子、成都中光阿波罗太阳能7家企业展开了校企合作。家具类专业已和成都双流宏升家具、四川杨家匠品牌策划设计、四川新千里装饰、深圳西格家具、成都双凤家具5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会计类专业已和成都锦华建设、成都鑫汇税务师事务所、青羊区环保局、四川精通大房地产评估公司、四川精通达会计师事务所、四川国润税务师事务所、南京乳之宝、成都威斯特光电工程、成都联森酒店管理、成都川蜀财务管理咨询、四川严诚会计师事务所、成都荣望酒店管理12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法律类专业已和成都美好家园商业管理、成都泓江铁路物资、四川新安担保、浙江中奇实业、四川善嘉律师事务所、四川华为律师事务所6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部分专业实现了工学交替。截止2012年12月,学院开设的所有专业均可以实现校企合作培养,工学结合教学,岗位实训、顶岗实习得到有力保障。 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和学院“十二五”规划纲要,高度重视军事实训、教学实践、核心能力项目、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狠抓实践育人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同时,学院依托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产业培训联盟平台,积极开展行业认知、职业岗位认知、顶岗实习活动,积极开展“三类基地”(实习、实训、就业)建设工作,构建了“学校、园区、企业”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全面推进学生岗位认知教育、岗位实训、顶岗实习、假期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以校企合作促进就业平台建设:一是构建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二是构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产业人才培训联盟。三是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之路。四是创办实施“假期工”工程。一方面解决贫困学生生活;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五是以国家、省和各行业技能比赛为平台,鼓励支持学生参赛,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截止2012年12月,学院学生获得2012年第七届“中国航信杯”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总决赛) 一等奖,2012年第七届“中国航信杯”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四川赛区)《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项目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12年第七届“中国航信杯”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四川赛区)《二维CAD机械设计》项目二等奖、三等奖,2012年首届全国“智胜杯”大学生商业银行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2012年四川省第九届大学生书法大赛决赛二等奖、优秀奖,2012年四川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铜牌、第六名、第七名,2012年“智翔杯”四川省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暨“安利杯”计算机作品赛(四川赛区预选赛)《模拟真人环境实现的大棚信息系统》作品一等奖、《基于Android平台的点餐系统》作品三等奖,2012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四川省赛区总决赛)团体二等奖,2012年“健坤国际杯”全国高职高专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四川省赛区总决赛)团体三等奖,2012年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C/C++高职高专组)选拔赛三等奖、优秀奖,2011年第六届全国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2011年四川省第六届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金奖、铜奖,2011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川藏渝赛区)二等奖,2011年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三等奖,2010年第六届四川旅游纪念品暨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一金三银八铜,四川省大学生旅游景区形象大使,“用友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四川省总决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三等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2010年四川省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2009年第五届四川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一银两铜奖,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2009年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三等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四川总决赛一等奖,全省首届高校大学生旅游人才(导游)风采大赛三等奖。六是大力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狠抓顶岗实习全过程管理。一方面学生实习的岗位落实对应情况;另一方面实习过程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同时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和指导。 学院办学20年来,已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各类本、专科毕业生18000余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及社会的高度评价。多次荣获“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称号。目前,学院抓住民办教育发展战略机遇期,促进学院教育事业改革,促进学院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scmvc.cn - 2014-08-28
  •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办学理念先进 育人目标明确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农学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在校生规模达16000余人。学院秉承“修德、技精、勤思、协作”的校训,围绕“授人以渔,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用明天的主流技术培养今天的人才”的宗旨,在“倾力打造东方加州理工学院”办学愿景的指引下,致力于培养具有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011年,在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学院办学水平得到评估专家组一致好评和肯定。 校区位置优越 发展区位显要 我院地处成都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团结“大学城”,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科技经济发达,信息畅通,交通便捷,教育资源充足;毗邻1000多家高新企业,多家世界500强国际知名企业汇聚区内并与学院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互动、科教并进、产学研合作发展的背景极为深厚。 专业设置热门 设施设备完善 我院适应社会发展,贴近市场需求,紧盯热门行业,设置专业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学院下设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航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工业制造与管理学院、移动通信与软件学院、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业学院、技能培训学院等12个学院,涵盖70余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学院建有建筑仿真实训基地、建筑制图实训室、光伏材料实训室、中央财政支持的汽车实训基地、数控加工技术实训室、会计实训室、物联网工程实训室、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室、动漫设计实训室、幼儿活动模拟室、手工制作室等数十个实训室和数十个实训基地,实训室设备先进,实训基地设施完善。 师资力量雄厚 教学成果显著 我院专家云集,名师荟萃,建有800余人稳定的专兼职师资库,现有任课教师510 人。其中高级职称108 人,占教师总数的21%,中级职称148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142 人,专业带头人51 人,“双师型”教师460人。学院还聘请知名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主讲教师。学院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4项,国家级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50余门,教师自编教材150余本。 办学条件优良 新区规划科学 学院建有教学楼、实训基地、实验大楼、图书馆大楼、综合大楼、体育场、学生宿舍、学生餐厅、多功能演播厅、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大学生创业园等,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深度合作共建4G数字化校园,完备的现代化教学和生活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院在原生态城市圈新建占地面积500余亩的唐元校区于2012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素质教育超前 品牌活动纷呈 学院不仅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同样也关注他们的心灵、身体的成长,把他们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完人”。学院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视为生命,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以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一体化统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发展,注重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学院连年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冬季田径运动会”、“公寓歌手大赛”、“涉外导游大赛”等多种品牌活动;支持各种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领导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 办学特色鲜明 成才渠道宽广 学院专业改革和建设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探索出独具我院特色的高职教育新模式,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内涵建设体系,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面向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办学,通过“校企共定教学方案,校企共选订单学生,校企共享教学资源,校企共管教学过程,校企共监教学质量”,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实现了学历证书与岗位证书、专业和行业的协调统一。 服务功能拓展 国际合作广阔 我院现有全国计算机外语等级考点、各类社会考试考点;学院经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川—195所),其鉴定种类和级别在同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可对建造师、模具设计师、数控车工等20余个工种进行初、中、高级技能鉴定,颁发全国通用等级证书,毕业生“双证率”达95%;通过教产结合、校企与政府联合等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实践,培训企业员工8000余人,有效服务了地方经济。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注重借鉴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加强高端技能人才在国(境)外的继续培养,实施了10余个国际合作培训项目。目前先后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纽约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拿大兰加拉大学、韩国祥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学院先后聘请了美籍、加拿大籍教师来校执教外语课程,同时积极推荐校内专业教师赴国外进行培训和交流。 就业安置可靠 助学途径广泛 学院实施“追踪CEO的想法”、“及时满足企业的需求”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课堂小企业,理实交融;企业大课堂,德技兼修”的教育理念,创新并实践“校企融合、项目带动、双轮职训”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学院注重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与33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战略合作,和万科地产、阿特斯集团、中兴通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逐步建立起“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四合四共”校企互动、合作体制机制,开展了订单培养、员工培训、顶岗实习、技术研发等合作内容,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强调开创新科技新企业的“小企业精神”,培养“穿T恤衫”的新一代小企业家,打造世界商业巨人、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式的人才。历届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率已达96%,企业评价满意率达99%以上,学生自主创业率达3.5%。 学院设立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优秀学生奖学金最高可达每人每年8000元;学院是“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定点学校,还设有广州助学金、学院奖学金。为帮助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还建立了勤工俭学机制。 社会声誉良好 未来愿景美好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将认真落实国家和四川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发展战略,走以高职学历教育为主体、多种形式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与开发并重的“一体两翼”发展道路,以“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环境设施,一流的社会服务,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为目标,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成就突出、西南知名、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高职院校。

    http://www.scstc.cn - 2014-08-28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学校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四川省德阳市,建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的旌湖之畔。 学校始建于1959年,是国家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1960至1962年曾改办为本科院校,定名为“西南重型机电学院”;2001年成为四川省首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在五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一路应运起肇、应时而变、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成为了全国综合实力最强、发展前景最好的高职学院之一。 建立高职学院以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四川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确立了“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开创了“省市共建,社会共享”的全新办学局面,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职教惠民,服务社会”的辉煌办学成就,构建起了“省市共建、资源整合、多方投入、社会共享”的办学格局。目前,学校占地1200余亩,在校学生12000余人,仪器设备总值约1.2亿元,固定资产达8亿元,馆藏图书约82.5万册。千亩校园枕水而建,因势造园,既有芳草萋萋、枝疏叶浓的园林之妙,又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处传来的琅琅书声……处处透出和谐的人文氛围和清新的现代气息。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940余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200余名,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四川省教学名师”6名、“省级教学团队”4个。聘有数十名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为客座教授,建立有600余人的“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强化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现设有13个教学系部,建立了成人教育学院、培训中心、4个技术中心、11个研究所(中心)等教学、实训、科研机构,开设有56个专业或专业方向,是全国机械行业“数控”、“焊接”专业的牵头院校,拥有数控、焊接、电气等一批国家、省级精品专业,形成了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2013年,四川省教育厅组织我校与西华大学、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我校面向四川省招收了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两个专业的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生。学校探索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被教育部誉为“1221”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推广。 学校秉承“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从严治校,精心育人”的办学方针,以创新的育人精神为每一位学生求知治学、强化技能、全面发展铺设成长成才之路。目前,21个民族的近300名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求学,学校开设了清真食堂,逢重大民族节庆日还组织开展庆祝活动,为各民族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我校已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互派师生,交流学习。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国家和省市大赛中屡获大奖,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学校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5万余名各类人才,涌现出了全国政协常委、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回眸历史,展望未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终肩负着“孕育国家建设之人才,开创高职改革之先河,发扬敢为人先之精神,促进社会经济之发展”的历史使命。 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继续发扬“开放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围绕“育人为本,提高质量”的根本目标,坚持产学研结合道路,坚持直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争做“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改革的示范”,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国家示范高职”,绘就中国现代高职传承与创新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恢弘蓝图!

    http://www.scetc.net - 2014-08-28
  • 常州辉煌铜门有限公司

    常州辉煌铜门有限公司

    常州辉煌铜门有限公司是集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安装、服务为一体的企业,在国内的铜工程、建筑门窗及智能电子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常州辉煌铜门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铜工程、铜门、铜窗、铜雕、铜艺、全自动旋转门、智能自动门等产品的生产及安装服务,铜门顏色采用自然着色,无色漆成份,表面烘涂专用进口透明环保漆,完全隔绝空气接触,杜绝掉漆、变色现象。门体开启方式可设计为推、拉、平开式,可使用地弹簧,款式有古典欧式、现代多种风格,数百种花样款式供用户选择。 常州辉煌铜门有限公司门体为90度折弯不裂的优质紫铜板包裹,采用专业技术,永久不变色锈蚀,内衬防火处理,1.2mm防锈冷扎钢板,以方管焊接成平行网状为基底。铜门内部构架,以国际防盗要求,参合专业力学设计,防盗性能卓越,坚固耐用。 常州辉煌铜门有限公司全部采用昂贵的特制紫铜为原材料,铜材全部采用德国专业公司铜材,纯度达到99.9%,满足客户高品质的需求。 常州辉煌铜门有限公司贯彻“以质量求生存 以品牌创效益”的服务理念,开拓市场,服务用户。

    http://www.jshhtm.com - 2014-08-28
  • 安阳市妈咪呀母婴服务中心

    安阳市妈咪呀母婴服务中心

    安阳市妈咪呀母婴服务中心,经安阳市工商局批准注册的母婴服务专业机构。专业从事安阳月嫂,安阳月嫂服务。我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组建了经验丰富,各有专长,能满足客户发展多层次需要的月嫂团队,为孕产妇及婴幼儿提供24小时全方位科学服务的专业机构。该中心现有员工百余名,均是经过层层选拔,系统培训,严格考核的专业人士,均持有三证(身份证、健康证、职业技能资格证)上岗。面向社会提供一站式母婴服务,致力培养高水准专业化的月嫂、育婴师、催乳师,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月嫂团队,推广科学健康的育儿观念。 我们始终坚持以优质,科学服务为本,以诚信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受到了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信誉和知名度。

    http://www.aymmyys.com - 2014-08-28

时间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