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具有独立颁发国家统招学历文凭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坐落于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核心区——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周边汇集了世界500强企业17家、中国500强企业70家,为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院秉承“专家治校、名师治学”的办学理念,打造了一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师团队,并常年聘请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资深专家、教授和知名企业核心技术专家执教,充分保障了学院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学院现有包括企业技术专家在内的专(兼)职教师500余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62%。 学院开设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市场营销与策划、艺术设计等20多个紧俏专业,现有在校学生9600余人。学院实验实训设施完备,有电子、建筑、艺术等6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标准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为全面培养电子、建筑、艺术和金融类人才创造了优越条件。 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奖、助学体系(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困难学生补助学金、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全力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和勤工俭学机会,学生可分别获得1000—8000元不等的奖(助)学金。 学院与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签订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其开展深度合作,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真正让学生找到满意对口的工作。学院成立以来,多次获得“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院校”、“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示范院校”等殊荣,先后为社会培养了中高级技能型人才6万余人,历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2%以上,特色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7%以上。
http://www.8379888.com - 2014-08-20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院校代码13039)是一所以医药卫生和工科专业为主、农林、经管文等专业共同发展的全日制国有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主要面向医药卫生、装备制造、建筑、农林、IT、商贸、经济管理等行业,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为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来华留学生招生单位。 学院坐落于享有“桃花源里的城市” 美誉的湖南省常德市。学校始办于1905年(清光绪31年),2003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原常德农业学校、常德卫生学校、常德机电工程学校三所国有公办普通中专学校合并升格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原常德农业学校创办于1905年,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八所农业学校之一。原常德卫生学校建立于1951年,1958年曾升格为常德医学专科学校。原常德机电工程学校始建于1977年。一个多世纪以来,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0余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占地面积1070亩,总建筑面积35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70余万册,中外期刊1800多种。建有15个实训中心,300余个实验实训室,10个示范性校企合作教学基地。 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1000余人,年短期培训规模8000余人次。设有护理系、药学系、医学系、机电工程系、土建系、经济与管理系、农林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国际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八系一部一中心,和一所教育学院、一家司法鉴定中心、两所附属医院,开设专业25个,有医药卫生、制造、农林牧渔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大类。药学专业为湖南省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护理专业为湖南省精品专业和湖南省高职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师585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40人,副高职称教师138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72人。拥有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专业带头人3名,常德市“十百千”人才20人。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学院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常德市桃花研究所、常德湘西北微创腔镜研究所、常德市德天特种经济动物研究所。学院桃花品种资源拥有量居全国科研院所第二位,桃花研究和桃花景观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近三年,学院教师主编、参编公开出版教材近百部,完成省部级、市级课题立项7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3项、常德市科技进步奖10项。 学院是国家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建造师考前培训基地、农业部和湖南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湖南省移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湖南省“雨露计划”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基地、常德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可以开展数十种职业资格鉴定,为湖南省优秀鉴定所、常德市红旗单位。以学院为龙头的常德职业培训教育集团是湖南省第一个地方区域内的职业培训教育集团。学院“常德市司法鉴定中心”是湖南省第二大司法鉴定中心,被国家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鉴定先进集体”。 学院着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医药卫生大类的“校院结合”模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东亚”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公司+员工”模式等适合不同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比例已达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推荐工作,与广东省、海南省及湖南省50多家三甲、二甲以上医院,益丰大药房、金健药业、康普药业、养天和大药房、民康药号等知名药业上市公司,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东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锐捷网络、深圳软件园等3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人才供需关系,为毕业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率年均达到了95%以上。 学院秉承百年办学经验和优良传统,坚持“育人为本,崇实重用”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道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显著、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
http://www.cdzy.cn - 2014-08-20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足湖北、辐射华中的区域服务办学定位,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特色立校”办学理念,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多科性、有特色、高水平教学型本科院校。 办学历史与特色:学校于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由华中农业大学与冈部(武汉)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任院长,留美归国学者程凡任董事长。设有艺术设计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环境设计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公共基础课部。基于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学校秉承了“百年学府”华中农业大学110余年办学经验的深厚积淀和严谨、朴实的治学精神,兼收并蓄湖北美术学院“敏行致美”独特的办学文化,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特色逐步显现,设计类、食品生物工程类等重点建设专业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在这里,科学与艺术、传统与现代、严谨与浪漫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融汇贯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商、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 专业建设:学校现有2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统一招收全日制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现有在校生8356名,其中艺术生3000余名。形成了以艺术学、工学为重点,工、艺、文、经、管、农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专业体系。着力推进艺术类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柔性设置专业方向,拓展专业内涵和服务面向;按照“一个整合三个增加”的原则,统筹制订了具有独立学院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建成艺术设计、食品与生物等功能较为完善的实验教学中心和81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立项开展省级和校级重点特色专业建设。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57人,其中,其中,专任教师391人,兼职16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18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264人。重视教师引进质量,引进一批重点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和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设立专业首席教授岗,实行讲座教授制,从国内外“柔性”引进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大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优秀教师支持计划,选送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境)内外著名大学开展学术研修、企业挂职、合作科研;完善教师使用机制,严格教师考评制度、职称评审制度,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教学质量评奖等工作,构建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环境。 教学条件与利用:校园建筑面积250739.97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70557.93平方米,生均20.4平方米;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座位数7630个,百名学生87.2座;图书馆纸质藏书67.1万册,生均80.4册;中文电子图书88万余册;仪器设备总值4421.1万元。近四年,学校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增加6.6万m2,增加了153%;图书资料增加30.2万册,增加了544%;仪器设备值净增1676万元,增加了214%;生均四项经费分别占学费收入的10.7%、10.9%、11.2%、11.3%;年新增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比例大于20%。所有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和空调,运动场和大学生文体中心设施齐全,现代化的新图书馆已建成,计算机网络覆盖校园,全面使用教务综合管理系统。 教学过程及管理:(1)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按照“削枝强干、系统优化、整合集成”原则,整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首批投入10万元重点建设20门校级优质课程,选用新教材比例为50.7%,选用优秀教材比例为54.2%。(2)强化实践育人。构建了“体验与认知—探究与综合—应用与创新”梯度实践教学体系,实验项目开出率达100%,实践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者占98.7%,应届毕业生获得各项实践技能证书人次数比例达48.4%;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较高。(3)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设立教改专项资金,在研省级教学研究项目7项,校级项目35项。(4)规范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人员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师生工作满意率达95%;汇编了57项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体系、教学工作规范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坚持领导深入一线听课、教学督导、经常性教学检查和专项检查、学生全员评教、学生信息员制度等;不断完善教务、学工“四个一”工作机制,抓教风、抓考风、促学风,学生年度统考课程平均成绩75分以上,一次性及格率达90%以上,近两届毕业生CET-4通过率平均为74.0%,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科学研究:学校成立了科学技术处,实行归口管理,出台教学研究项目和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设立科研启动资金,要求全体教师开展教学研究,鼓励专业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近四年,学校教师共承担教学研究和科研项目110项,其中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4项,;与企业合作,承担校企合作研究项目17项;教师在公开刊物、科研论文515篇,出版编著教材122部,师生共获国家实用新型4项。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初显成效,已有四届毕业生4100人,毕业率95%,学位授予率99%,年度就业率91%以上,271人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或被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外高校录取,48人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二等奖6项、省级奖励8项;获湖北省首届大学生生物学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获湖北省美术与设计作品展一等奖5项;在全国高校空间设计大赛、第五届高等院校包装与艺术设计大赛、湖北省大学生艺术体操比赛中夺冠。
http://www.hnctxy.com - 2014-08-20临沂奥力PET塑钢打包带有限公司
临沂奥力PET塑钢打包带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我们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的企业宗旨,努力实现对客户的每一个承诺!奥力PET打包带厂主要生产经销塑钢打包带(黑色塑钢打包带、绿色塑钢打包带)、PET打包带、PET塑钢打包带等包装材料产品,我们秉承“专业、技术、服务”的经营理念,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以坚持不懈的努力换取客户最大的满意。 本公司拥有先进的塑钢带生产设备,又有高端的生产技术,集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于一体,凭借业界十多年生产、销售经验及超前理念,为广大客户量身定做,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最大限度节省成本。公司凭着良好的信用、优良的服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我们以一流的产品质量,一流的销售服务为各界用户提供放心的产品。 临沂奥力PET塑钢打包带厂欢迎广大新老顾客前来视察选购!
http://www.aldbd.com - 2014-08-20雄县华跃彩印厂
雄县华跃彩印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位于北方最大的塑料包装生产基地——雄县。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利,为公司的更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公司专业生产:背胶袋(装箱单袋)、自粘袋、快递袋(速递袋)、 食品塑料包装袋、服装塑料包装袋、环保无纺布袋、超市购物袋等塑料包装制品,还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各种塑料包装袋。 本厂以信誉求生存,以微利求发展,以合理的价格取得合理的利润原则,与您共同发展,真诚与您合作。咨询热线:18633282833 15100273866 0312-5811907
http://www.huayuesy.com - 2014-08-19文安县奥圣凯钢材加工有限公司
文安县奥圣凯钢材加工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单面塑料托盘、田字塑料托盘、川字塑料托盘、平板塑料托盘、双面塑料托盘、货架专用塑料托盘、烟草箱专用托盘、出口专用轻型托盘等;塑料托盘价格和塑料托盘质量让您满意! 塑料托盘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与叉车配套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托盘给现代物流业带来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可以实现物品包装的单元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保护物品,方便物流和商流;物品运输的集装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物品存放的立体化、物品流通过程的自动化;物品装卸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装卸效率和速度;物品数据处理的信息化,提高现代物流的系统管理水平。方舟公司研发人员吸取总结其他托盘生产企业的经验,采用国际先进模具设计软件设计开发的塑料托盘模具,较之其他厂家开发较早的塑料托盘模具,在力学结构、流道分布和外观结构(托盘整体外观样式)方面更趋科学、合理,托盘制品整体承载性好、抗冲击性强、耐温性好。双面、单面、川字底、九脚底、平面、网格、网孔、田字底系列托盘及垫板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啤酒、饮料、食品医药、烟草饲料、服装电子、仓储物流、港口码头等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领域, 本公司坐落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106国道路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司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现有员工60余人,企业已经通过环保达标验收。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价格最优、提货配货及时、顾客至上的原则,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我们将以最诚挚的热情与广大客户精诚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质保年限:终身。 质保条款: 1.供方提供的塑料托盘均匀受力情况下动载*t静载*t货架载*t,供方的质保条款建立在此承重范围内。 2.非人为损坏一年内一片换一片,两年内两片换一片,三年后三片换一片。 3.一个月内出现质量问题供方承担换货运费,一个月后出现质量问题的需方承担换货运费。
http://www.sdasksy.com - 2014-08-19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教育厅直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拥武汉的教育科技文化中心,位于武昌武珞路石牌岭,武汉内环线上,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院创办于1956年,前身隶属于原国家食品工业部,1972年更名为“湖北省轻工业学校”; 1987年与原联邦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在全国率先引进联邦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全国率先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整体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办学水平稳居湖北省高职院校前列。学院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办学模式特色明显,中外合作办学经验丰富、成绩突出,成为湖北省教育对外合作的窗口和中外职业教育合作的典范,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学院占地面积163.4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亿元(不计土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6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40.8万册(含电子图书)。学院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啤酒实训中心”,设施、设备完备的“机电实训中心”、“生物技术实训中心”、“建筑装饰实训中心”,现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两个,省级实训基地三个,拥有设施齐备的实验室、检测室80多个,在全国建有160多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在职教职工398人,其中教师260人,专任教师220人,教授3人,副教授76人,“双师”素质教师98人。 学院设置了五个教学系、公共课部和继续教育中心,开设有数控技术、啤酒酿造、生物技术应用、现代造纸技术、机电一体化、液压气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与检测技术、质量检验与测量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市场营销、电算会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建筑装饰、计算机辅助设计、会展设计等23个专业。专业涵盖机械、机电、电气、电子、电信、计算机、会计、食品、生物、造纸、建筑、广告、装饰等多个应用领域。学院拥有国家级试点教改专业一个,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试点教改专业一个,省级精品课程五门,省级教学团队一个,省级立项课题十个,教师出版高职高专教材18本,省级科研成果18个,技术专利5项。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已为国家培养了16万多名各类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目前,在校生规模为6000多人,每年向社会输送2000多名技术人才,毕业生因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深受学生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特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10多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形成了“进口畅、出口旺”的良好发展态势。学院牵头组建了“湖北酒业职业教育集团”,在全国各地建立了50多个就业基地,与200多家企业和机构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 与德国、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出国深造、就业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50多年来,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学院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设立的特种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是全国啤酒检测中心及啤酒酿造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设置的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院2008年荣获中共湖北省委表彰的“党建工作先进单位”;2005-20012年连续获得省综治办、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联合授予的“省级平安校园”称号;2008—2012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绿化委“绿化模范单位”。 学院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坚持“特色鲜明、质量优良、规模适度、就业畅通”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尚能、励志、创新”的校训,着力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能力和综合能力,努力造就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提高有基础、创业有能力、发展有空间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传承历史辉煌,尽展职教风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建设成为职教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水平一流、学生就业创新竞争能力强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总目标,明确了建设专业性、创新型、国际化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推动教师、专业、课程、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院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http://www.hbliti.com - 2014-08-16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宜昌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9年8月成立的宜昌专署财经学校。学校座落于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所在地、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湖北省宜昌市区中心,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平安校园。 学校占地面积1621亩,建筑面积32.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0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54.6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536万元;建有55个校内实训基地,251个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已拥有4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实训基地、6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入选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2门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和7门省级精品课程,聘任了21个楚天技能名师。 学校现有教职工80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8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89人,高层次专业带头人3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湖北名师1人,市管优秀专家3人,市中青年高层次人才1人,市高技能人才1人,双师型教师占70%以上,与企业互兼互聘教师多达256人。 学校现设有生物化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中专部、附属医院等11个院(部),开设有畜牧兽医、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护理等40余个专业,全日制高职在校生逾万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学校注重内涵建设与发展,“校企融合,开放育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明显,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2008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通过教育厅、财政厅检查验收,被授予“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称号。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基地和完善的就业网络,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校将以“正则、修能、追远”为校训,秉承“励学善思,崇尚团队,以人为本,融合社会”的办学理念,为实现“湖北一流、全国知名”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http://www.tgc.edu.cn - 2014-08-16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以“立足船舶、服务军工、面向社会”为办学定位,“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创优”为治校方针,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5万余名。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1人。 学院坐落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中心城区,南濒月湖,北临汉水。学院环湖而建,别具现代风格,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园地。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48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96人,学院拥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楚天技能名师1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教育部高职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全国和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3人。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课部和工业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开设有35个高职专业(含方向),其中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5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防军工专业6个、省重点与教改专业15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3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7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 学院建有轮机中心、现代制造中心、电气自动化中心、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商务中心等19个校内综合训练基地。拥有船舶建造、船舶机舱仿真、数控加工、PLC及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酒店服务等106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实训室。其中,国家财政部重点建设的实训室6个。学院还拥有中型企业规模的生产性实习工厂,是国家船舶柴油机配套产品定点生产单位。 半个多世纪以来,船院人筚路蓝缕,创业如歌。新时期船院人在这块寄托着洋务运动风云人物——张之洞“实业兴国”梦想,近代著名造船专家、兵器专家——徐建寅,新四军军工奠基人——朱毅,中国的保尔——兵工专家吴运铎战斗生活过的热土上,勤奋工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 办学情况 “十一五”以来,学院坚持开放性办学,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的办学格局;坚持“立足船舶、服务军工、面向社会”的服务定位,形成了服务“三海一工”(海防安全、海河运输、海洋开发、新型工业化)的特色专业体系;坚持“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原则,形成了 “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创优” 以内涵建设为主的治校方针;坚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办学类型定位,形成了以“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为典型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军工特色的文化定位,形成了以 “国家利益至上”为核心价值观,军工文化、企业文化、大学文化有机融合的校园文化。 为进一步突出行业特征与高职特点,学院“十二五”规划又确定了主动适应行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走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发展道路,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合作办学的新体制;主动融入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国家主干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构建校企合作“双主体”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以推进“质量、结构、特色、成效 ”协调发展为指导,稳定办学规模,大力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战略, 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发展目标 服务“造船强国”与“造船强省”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区域产业政策,进一步培育与发展特色专业群,发挥国家示范与行业骨干院校的引领带动作用,“把学院建成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船舶行业继续教育基地、区域性技能培训与新技术推广基地,成为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新时期发展目标。
http://www.wspc.edu.cn - 2014-08-16鄂州职业大学
鄂州职业大学创建于1984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武昌鱼故乡,吴王古都鄂州市中心城区莲花山,依山傍水,叠峦耸翠,环境优美。学校于2006年获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2008-2010年建成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年底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全面启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占地面积1598亩,建筑总面积约4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72亿元,教学设备总值9225万元;馆藏图书111.4万册。设有12个院(系、部),2013年招生专业46个,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3116人。现有专任教师68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46人,建有837人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楚天技能名师”14名。近三年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80篇,编写教材及专著137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完成各级各类课题(含项目)294项;完成各类培训716084人天,三年各类技术服务收入累计达1690.92万元。学校建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中心);建有3个湖北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心);建有112个校内实训室;签有合作共建协议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289个;建成2个央财支持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重点专业、7个湖北省重点专业、2个湖北省战略支柱(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建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精品课程及省级精品课程共计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2个。近年来,学校坚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抓住鄂州市建设湖北省“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区、湖北省经济社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城乡一体化及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以及国家医疗事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等机遇,对接鄂州市及武汉城市圈现代制造产业、建筑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与卫生产业、商贸与现代物流产业、文化教育与社会服务产业、服装设计与制作产业等七大主导产业,确立了“以改革创新精神,面向现代城市,办一流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鄂州市及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了“融入五个鄂州,对接七大产业,走进百余社区,服务千家企业”的办学思路,打造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等七大特色专业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转型与技术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目前,学校正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为指南,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深化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改革,毫不懈怠地巩固与提升骨干院校建设的各项成果,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以特色发展,积极履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责任和义务,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立足武汉城市圈,辐射中部地区,面向全国的特色鲜明的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而奋斗。
http://www.ezu.cn - 201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