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校园坐落在世界水电之都——湖北省宜昌市市中心的东山之巅,占地面积429亩,建筑总面积17万余平方米,校园风景宜人,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既携秀山丽水的神韵,又带水电之城的灵气,是读书求学的理想之地。 学院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理念,设有动力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能源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政课部、基础课部等9个教学单位,开办了水利水电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旅游英语等18个高职专业。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00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在册教职工468名,其中,55%的专任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80%的专业教师具有专业实践技能等级证书或相关工作经验,50%的教师参加过水利、电力重点工程建设,学院还聘请了40位水电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近年来,学院先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及地市级科研课题80余个,编写出版教改教材50余部,学生在国家、省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大奖200余项。其中《水工工艺基础》荣获国家劳动部教材改革一等奖,教师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塔机夹轨器自动控制装置》在三峡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学生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学院坚持依托行业、面向社会,“立足三峡区域、服务电力行业”的特色办学思想,大力开展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共为电力系统和全社会培养了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实施职业培训6万余人次。新世纪以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3%以上,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大部分进入高水平、高技能、高工薪的大型电力企业、水电系统、知名厂矿企业就业,并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目前,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湖南火电建设公司、江西水电工程局、贵州电网输配电公司、湖北宜化集团、中南精密钢管厂等100多家单位已成为学生主要就业单位。 学院先后获原国家电力部“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标兵学校”称号、湖北省人民政府“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称号、湖北省教育厅“后勤管理先进学校”称号、宜昌市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2007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选举学院为理事单位,中国电力联合协会认定学院为首批“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目前,全院师生正坚持“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秉承“勤学、多能、诚信、健体”的校训,奋发努力,开拓进取,为把学院成特色鲜明、省级示范、全国知名的电力高等职业学院而努力奋斗!
http://www.tgcep.cn - 2014-08-16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出资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其前身为创办于1956年的武汉业余钢铁学院,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集全日制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涵盖工、管、经、外多学科的专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校园总占地面积1227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05个,校外实训基地161个。图书馆纸质藏书65万余册,本地电子文献资源99万册。校园网覆盖五个校区,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环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双师”为中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68人,其中专职教师51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9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103人,具有理论与技能见长的“双师型”教师350人。享受武钢以上级别专家津贴32人。学校还聘请大型企业的专家、工程师和技能大师作为兼职教师,拥有一支由校外具有工程、管理实践经验的资深专家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并长期聘请外籍教师进行教学。 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位居全国高职教育前列。现有在校生13000人。专业以工程学科为主,现设有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工业实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以及图文信息中心等多个教学实体。招生备案专业35个,其中3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和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位于全省高校前列,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学校依托大型企业办学的优势逐渐凸显,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学校与大型企业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优势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目前已与全国10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订单式”教育形成“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学校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培养,全面实施“双证书”、“多证书”制度。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高等学校汽车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全国冶金类职业院校学生实践技能竞赛、湖北省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建筑CAD技能竞赛、全国软件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和湖北省英语翻译大赛等全国性、省级竞赛中,获得奖励30余项,彰显“以生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情怀。 学校全方位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在校期间,学生可选择我校与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名校联合组织的“专本套读”获取自考本科文凭,符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高职毕业生可选择考入普通高校的本科段学习,继续学习两年取得普通本科毕业学历,授予学士学位。 学校致力于“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已率先通过 ISO9001认证 ,在教学管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所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与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接轨的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学生的学习、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围绕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把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教学、实训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努力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同时,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构建了知行结合的“大思政”育人模式,建立了完善的奖助贷制度。依托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大学生发展和就业指导中心等服务机构,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完善的指导和服务。学校通过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体育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 学校有较强大的研发实力,科技研发成果丰硕。近三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省部级立项的课题30余项、武钢的重点科研和技术攻关课题60余项。主办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1671-3524/CN42-1652/Z)。学校是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IACEE)团体会员单位,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理事单位,中国金属学会继续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湖北省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武汉市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企业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全国冶金教育学会高职专门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等。 经过50多年的办学积淀和文化传承,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工学结合优势明显、内涵发展特征显著的高职学院,是国家“高级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武汉市“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与诊断技术(武汉)培训基地”、“湖北省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先后多次获得 “中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国职协科研成果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2011年,学校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放眼未来,学校正以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引领,朝着把学校办成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学质量一流、毕业生质量一流的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高职学院阔步前进。
http://www.wgxy.net - 2014-08-16黄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原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黄石市人民政府,是黄石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交通便捷,是成才、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院占地820余亩,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交通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六系)以及公共课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部(二部),开设了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5个专业及方向,为黄石、湖北乃至沿海发达地区培养和输送各种高技能专门人才。学院教学设施优良,拥有总值超3200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有多媒体、语音、制图、计算机等专用教室,建有综合布线实训室、3G嵌入式实验室、液压与气动实训室、PLC实训室等37个专业实训实验室和9个实习车间。其中由国家支持投资的国家级数控基地和国家汽车实训基地,设备总值分别达到600多万元和440万元,其规模和先进性位居全省学校前列。学院图书馆藏书23万册,电子图书3900GB,中文纸质专业期刊606种,电子专业期刊5769种。建有先进的信息网络中心、标准化篮球场和排球场,有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和生活设施,为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学院与企业有着较深的渊源,建有51个校内实训基地、实习车间、实训室(实验室),52个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实训中心还设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同时面向行业、企业人员和社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学院积极开拓就业市场,现已与沿海发达地区26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与深圳华为科技集团、人本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三十余家大型企业签订了长期人才培养协议。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推行工学结合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技双全、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学院坚持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基础,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培养“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高适应”的特色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在教学中,突出实践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院历经几十年办学积淀,文化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16人,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2%,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22.65%,双师型教师占54.7%。多名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部分教师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表彰。 用一流的目光瞄准未来,用创新的理念开拓今天,用奉献的精神服务社会,用务实的作风对待工作。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继续发扬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奋斗精神,向创品牌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阔步前进。
http://www.hspt.net.cn - 2014-08-16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是2004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故里——湖北省潜江市,这里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属武汉城市圈,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学院创建于1959年,先后经历了潜江师范学校、潜江中等师范学校、湖北省潜江幼儿师范学校、湖北省潜江艺术师范学校等阶段。现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35万册,在校学生5200人。校园规划科学,教学设施先进,生活环境优美,是国家表彰的“绿化四百佳”单位、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文明单位”、“最佳文明单位”。2008年12月,学院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了“树立人本理念,坚持就业导向,突出艺术特色,实现科学发展”的办学思想,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学院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自身传统优势,按照“艺术生活化,专业艺术化”的思路,加强重点专业、品牌专业建设,构建适应市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教育、管理等五大专业群。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总数341人,专任教师中硕士53人,副教授42人,讲师121人。学院还聘请了20多名知名艺术家、教育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内设5个教学院部:音乐学院、设计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学院、中专部,开设21个专业。拥有《幼儿园早教活动设计与指导》、《声乐》、《剧目排练》等3个省级精品课程,“幼儿早期教育”、“舞蹈编导”、“音乐表演”、“艺术设计”等4个楚天技能名师岗位。2008年12月,由学院师生编排的大型地域风情舞蹈《江汉风》在湖北剧院首演,获得专家高度评价。2004年和2010年,学院两度承担了“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的歌舞表演与伴舞任务。2011年6月,学院独立承担了中国湖北潜江龙虾节闭幕式及文艺演出全部任务。2011年12月,学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培计划”幼儿师资培训学校。2012年10月,学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牵头组建单位。 学院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培养的毕业生素质全面、技能优秀,备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1%以上,学前教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酒店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被大量预订,供不应求。学院与北京、武汉、深圳等地区文化、艺术、教育、广播影视、旅游酒店、计算机技术等企事业单位实行校企合作,签订了长期培养、培训、科研、就业合作协议。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是湖北省规模最大的艺术职业学院,也是全省“五年制学前教育”试点学校之一。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积极创建以艺术和学前教育为特色的职业学院,为服务江汉平原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
http://www.hbjhart.com - 2014-08-16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长江工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省具有单独招生考试资格的高职院校,是“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学院始建于1959年,时名长江工程大学(首任校长是被毛泽东主席称为“长江王”的林一山同志)。1972年停办。1974年恢复建校,名为长江水利水电学校。 1982年成立长江职工大学。2003年5月,学校改制更名为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6月,学院由水利部划转湖北省管理。 学院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坐落在江夏区汤逊湖畔,居于大光谷双核之一的纸坊新城核心,面临文化路,距市中心仅15分钟车程,交通十分方便。学院占地540亩,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教学、生活和运动场地设施齐备。校园布局严整,楼宇错落,湖风流韵,四季常青,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之地。 学院设有7系4部1站,全日制在校生8千余人,开设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工程测量技术、工程地质勘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30多个专业。其中有全国水利示范专业2个、湖北省重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设岗专业10个。学院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近300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人员100余人,基本实现年轻教师硕士化,还有一批中青年教师已取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80%以上的专业教师参加过或正在参加国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学院还聘请了以水利部副部长蔡其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代表的一批政府、企业与高校的著名专家教授来校担任兼职教授。 学院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在校学生多次获得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优异成绩,勇夺全国大学生“TI”杯电子设计大赛湖北赛区高职组最高奖“TI”杯。培养的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较强,能吃苦、留得住、好使用的特点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据麦可思的调查,我院近年来的毕业生一年后的月收入在湖北省高职院校中处于前列。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奥地利布劳瑙高等职业学校等国外学校进行了积极合作,为学生海外求学、提升学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拓展了渠道。近年来,已有五批次20余名教师赴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进修学习或访问考察。 学院是湖北省“2013年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职工乒乓球、羽毛球传统赛事历久弥新。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社团联合会、大学生艺术团、国旗护卫队、礼仪队等多个学生团体开展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扩展了兴趣爱好,为同学们陶冶情操、展现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 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总就业率长年保持在90%以上水平,稳居湖北省高职院校前列。学院已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全国300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供需关系,与华为、富士康、上海大众等著名企业开办特色班或订单班,并积极拓展毕业生海外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渠道通畅,就业市场广阔。建校以来,已为全国水利水电系统、国家测绘系统、建筑系统、铁路系统、地矿系统、中国黄金集团、武警水电部队等行业企业培养了3万多名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兴省战略。以立足职教、服务水利行业和湖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长江工院,正在借此东风,按照跨越发展、特色发展的思路,朝着省级特色高职院校和全国水利示范高职院校的目标奋然前行! 热忱欢迎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踊跃报考长江工院,在这一方热土上见证奇迹,共创辉煌,成就梦想!
http://www.cj-edu.com.cn - 2014-08-16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7500余人。学院位于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庙山科技园,拥有齐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占地面积648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亿元,教学仪器总值3084万元,馆藏各类书刊近60万册。综合实训中心1个,大型实训基地4个,各类实验实训室5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0个,其中印刷工程综合实训中心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被评为国家级印刷技术实训基地,并拥有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信息传播和现代服务业开设了29个专业,其中以信息传播专业群建设为平台,重点打造的传媒影视和印刷包装两个特色专业群始终走在湖北省高职高专前列。 学院拥有一批专业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并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湖北知音传媒集团等大型媒体及相关行业企业聘请了大批学术造诣精深的专家、教授、高级记者、资深编辑、高级工程师等长期担任兼职教师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近500名,并拥有省级教学团队、省级重点和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专业、省级精品课程和“楚天技能名师”。 学院大力推行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与湖北知音传媒集团、雅昌文化集团、北京五谛数字艺术有限公司等众多知名企事业单位结成“校企合作联盟”,成立了影视制作、书刊编校、影视栏目包装、图像制作、造型设计、会议速录等工作室,学院还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英语、动漫设计与制作、人物形象设计等一批“订单班”,为合作企业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近年来,学院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成果斐然。经湖北省教育厅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批准由我院牵头组建湖北省印刷职业教育集团;我院教学改革成果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摄影摄像专业学生拍摄的《云土地》获得湖北省首届楚天大学生艺术节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和最佳影片奖、获得湖北省“2013感恩清和景明”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和最佳剧本奖;印刷专业学生在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学生组全省第一和全国第六的好成绩;人物形象专业同学获得全国发型化妆大赛创意新娘妆一等奖;我院教师和学生创作的文艺作品荣获武汉地区高校艺术节金奖。 学院拥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学院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提供了有利保障,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均能取得相应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升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毕业生一直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13年我院就业率93.19%,比全省同类院校平均就业率高出9.9个百分点。 学生在校期间亦可按国家相关规定,通过多种方式取得本科深造机会。
http://www.whinfo.cn - 2014-08-16武汉科技职业学院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是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始建于1984年,经过2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经成为一所以电子信息应用技术为主,工、经、管、文等专业协调发展,初具办学特色,享有良好社会声誉的高等职业学院。 一、历史沿革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是由原民办东湖大学和原民办武汉科技工程学校组建而成。东湖大学创办于1984年5月,武汉科技工程学校创办于1993年5月。 2001年,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鄂教发[2001]64号)批准以“武汉科技工程学校”为基础,联合“东湖大学”,筹建“武汉科技职业学院”。 2002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02]54号)批准,教育部(教函[2002]201号文件公示学院代码为12987)备案,正式组建武汉科技职业学院。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教学业务接受湖北省教育厅的管理和指导,学院党委接受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领导。 二、办学条件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法定地址在武汉市武昌区杨园街铁机村特2号。校园占地面积130265平方米,建筑面积72555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8709平方米。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15个,配置教学用计算机470台、教学仪器设备668台(套),教学仪器设备值总计860 余万元,图书馆藏书16.1万册,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有957个座位,校园网能满足学院教学工作和学习及现代网络服务的需要,各项教学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三、管理体制与内设机构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党政领导由院长、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副院长、院长助理等组成。 学院设院办公室(含文明办)、教务处、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学生工作处(含安全保卫)、宣传处(部)、人事处、财务处、后勤处(含资产管理)、实验中心(含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教学督导室、图书馆(含教育信息中心)、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等机构。 学院党群机构设院党委办公室、工会、团委等。 四、专业设置与办学规模 学院设有4系1部:电子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语言与媒体传播系、经济贸易系,基础课部。 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文秘、新闻采编与制作、会展策划与管理、会计电算化、金融保险、国际贸易实务等14个专业。 学院在校学生1991人。教师112人,其中专任教师79人、兼职教师33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3人,双师素质教师26人。 五、办学成效 学院坚持“依法办学、跟踪市场、立德树人、回报社会”的办学理念,立足湖北、面向区域经济、服务基层,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较好的社会评价。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以来连续三届获“武汉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院党委每年被评为武昌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7年共青团武汉市委授予学院“青年志愿者吴天祥小组”称号,2008年学院团委被评为湖北省第四届志愿者组织奖,院团委连续9年被评为武昌区“红旗团委”,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直机关“五四红旗团委”,2009年被评为武汉市“五四红旗团委”,2009年获武汉市“青年志愿者优秀服务集体奖”。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为企业和社区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青年志愿者参加了中国科协2007年年会、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服务、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武汉站黄鹤楼主会场、2008年湖北省艺术馆举办的周韶华艺术展览等活动的服务工作,受到武汉市委、市政府和团市委的表彰。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对学院志愿者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欣然与志愿者留影。工商管理系学生骆超在2008年暑假期间自愿自费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近一个月的出色工作,受到四川茂县政府表彰和学院嘉奖,人民日报对骆超同学的先进事迹作了专题报道。 学院董事长、院长艾昌清教授自1973年投身教育事业,1987年创办民办高校,在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倾情高等教育大众化,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院校,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誉,被省政府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曾当选为中共武昌区第八、九次党代会代表,是武昌区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2008年被武昌区人大常委会评选为“优秀人大代表”。曾参加全国人大在上海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研讨会。 联系方式 学院法定地址:武汉市武昌余家头铁机村特2号 邮编:430063 联系电话 招生办:027——86533391 院 办:027——86533538 教务处:027——86532808 学院网址:www.whkjzy.cn
http://www.whkjzy.cn - 2014-08-16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武汉中国光谷”腹地,与富士康武汉基地毗邻,是一所融历史、人文、生态于一体,与国际教育接轨、文化气息浓郁的现代大学。 学校下设物流学院、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健康管理学院、现代服务管理学院、美术学院、传媒影视学院、演艺创意学院、光电子学院、商务学院等13个学院,开设有70多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在校生达到13000余人。办学十年来,累积为社会培养3万余名合格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好评。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诚信示范单位”。 学校校园建筑风格独特,环境优美,具有浓郁的多元文化育人氛围。宏伟的金字塔、雄伟的凯旋门、典雅的米兰大教堂等特色建筑别具一格;象征包容和孕育的育生池和世界文化园,风光无限,让人流连忘返。矗立在世界文化园中的多位先哲雕像以及众多的人文浮雕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 学校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使命,为学生的自主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汇集了众多有志于教育的学者教授,同时引进了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以基础素质与专业素质并重培养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丰富校园文化,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和良好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第二个十年之际,学校将立足内涵式发展,强化品牌建设,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完善专业结构,彰显办学特色,努力打造湖北一流、国内知名的高等学校,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whicu.com - 2014-08-16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是2003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的省属公办高职院校,由原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和武汉水运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直属湖北省教育厅领导,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25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04亿元,教学仪器总值6456.71万元,馆藏各类书刊(含电子图书)160余万册。 学校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航海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物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与商务学院、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公共课部、实践教学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和高职教育研究所等8个科研机构。开设49个专业,其中央财支持重点专业2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专业2个、湖北省重点专业7个;建成教育部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1门、交通运输部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9门、校级精品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95门。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0余人。 学校建有各类校内实验实训中心92个,校外实训基地152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现代物流实训基地、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航海技术实训基地、应用电子技术实训基地),省级实训基地5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轮机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实训基地、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基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8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4人,校内专任“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0.64%;聘有楚天技能名师12人,兼职教师200人;享受省级以上政府津贴的专家5人,交通运输部专业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2004年以来,学校教师承担全国、教育部及省教育厅、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和各类学会科研项目共186项,公开发表论文1978 篇(其中EI收录43篇,核心期刊收录104篇),荣获3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1项湖北省政府科学技术发明奖、2项湖北省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1项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请并获得国家专利2个;出版各类著作、教材281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获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优秀学报”、 “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 学校是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研究会船舶技术专业委员会、路桥工程类专业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美育专业委员会、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湖北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会等多个行业协会、学术组织的主任委员、会长单位。 学校具有60年多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为社会培养了10万多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http://www.whjzy.net - 2014-08-16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60 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万多名,并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水利水电人才培养基地、水利部行业定点培训中心和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2012年,被水利部确认为首批“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平安校园”,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最佳文明单位”光荣称号。2013年,被湖北省总工会授予“湖北五一劳动奖状”。 学院共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00亩,在校生8600余人。学院现有在职教工430人,其中专任教师242名,正、副高级职称教师95名,“湖北名师”1名,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特聘教学岗位6个。学院设有院办、党办等11个职能处室和职业技能鉴定所、后勤服务中心、教材中心等3个管理及服务单位;开设有水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力电子系、商贸管理系、基础课部、继续教育部等7个教学系部;开办了设计院、监理公司等3个产业实体。学院开设高职专业39个,其中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2个、湖北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及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学院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拥有国家及省级实训基地5个。 学院现有资产总值3亿多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5500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馆藏图书50余万册。学院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坚持服务水利行业、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方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http://www.hbsy.cn - 201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