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统计:本站共有230个主题分类,268个待审站点,共收录3717个站点 ]当前位置:中国校园网 » 最近更新 订阅RssFeed
  •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1951年经国家院系调整定名为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

    http://www.tju.edu.cn - 2014-05-29
  •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地处国家西南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直辖市,校园坐落在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区——沙坪坝区。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经管、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使得一直以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的重庆大学,在建筑、土木、环保等学科方面也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奠定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坚实基础。 重庆大学现设有28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城市科技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480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18000余人,本科生290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本科专业89个,覆盖理、工、文、经、管、法、农、教育8个学科门类。在职教职工5800余人,其中,教师30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外聘两院院士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40余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6人、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1名,部、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正、副教授1500余人,博士生导师400余人。 重庆大学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个,以及MBA等19种专业学位。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7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19个、二级重点学科86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8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61个,以及其他各类实验室130余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创新团队9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2个。

    http://www.cqu.edu.cn - 2014-05-29
  •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于1952年由北洋大学等5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建校五十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3余万人,大部分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工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33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鞍钢等国家特大型企业以及北大方正等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学校被誉为“钢铁摇篮”。

    http://www.ustb.edu.cn - 2014-05-29
  •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12月学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 学校共有23个教学院所: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应用数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软件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实验学院(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激光工程研究院、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 学校现有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工商管理、建筑学、应用统计、国际商务、工程管理等6个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类别;47个本科专业。拥有光学工程、材料学、结构工程3个国家重点学科,3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新型功能材料、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3个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以及精密超精密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产学研激光加工中心和中德激光技术中心、教育部数字社区工程中心、汽车结构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等。目前,学校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师中有全职两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248人。全日制本科生12000余人,研究生8000余人。 建校51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已为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培养了10万余名学生(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1万余人),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骨干作用。北京工业大学已经成为北京市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基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励精图治铸就辉煌历史,奋楫直行谱写时代新篇。北京工业大学将继续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落实《北京工业大学“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在未来五年里,学校将紧密围绕“十二五”建设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三大战略,基本实现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转变。 学校将继续秉承“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精神,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育人质量的提高,努力将北京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首都“世界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http://www.bjut.edu.cn - 2014-05-29
  •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http://www.bnu.edu.cn - 2014-05-29
  •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北京商学院先后隶属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前身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和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建于1950年初,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建于1953年,1958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合并到中央商业干部学校。1959年商业部经国务院批准 成立中央商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商学院,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与北京商学院合并。1969年北京商学院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招生。北京商学院是我国建国后建立较早的专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1970年迁入陕西省咸阳市,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原址重建,先后隶属于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主要面向轻工行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建于1982年,隶属于机械工业部,主要是面向机械工业行业培养管理干部。迄今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http://www.btbu.edu.cn - 2014-05-2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Beihang University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历史使命。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和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学校。

    http://www.buaa.edu.cn - 2014-05-29
  •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开端,学校1928年创建于当时省会安庆市。抗战期间,学校被迫西迁,并一度流散,1946年复校,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几经调整,学校于1956年迁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复招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学校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尤其是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之后,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7年11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目前,学校正全力推进“211工程”三期建设。

    http://www.ahu.edu.cn - 2014-05-29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3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学院浦东校区位于康桥,毗邻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金山校区位于张堰,融入金山区中部经济文化发展圈。学院占地面积503亩,学生五千余名,教职工三百余名。建校二十年来,累积为社会培养输送二万多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学院以“做人 做事 做学”为校训,秉承“崇文通理,做学合一”的教育理念,推进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互补的办学新体制,以“创新 创业 创值”为育人工作主线,以培养“能说会做”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育人为本,深化内涵建设,实施专业、队伍、学校“三大建设”项目,探索改革创新的发展之路,致力于建设一所专业特色鲜明、办学风格新型的现代职业教育大学。   学院设金融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外语系、机电工程系、信息技术系、化工系、食品系、应用艺术系等8个系,30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与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名校合作建立“专本衔接”,帮助学生提升学历,获得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开展校际合作和交流项目,为学生出国深造铺设坦途。其中,部分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得到国家财政资助。   学院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现拥有一支由11位教授和53位副教授加盟的“善教有技”的双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51%。依托校内41个实验实训室和55个校外专业对口河网式实训基地,强化学生技能培养。近两年来,约260名学生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得殊荣,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9.7%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平均高达97%,名列上海同类院校前茅。   美丽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倾尽爱心的资助工作等给学生们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六年来,学院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教委系统文明单位”和“上海市平安单位”。 2013年9月,上海正式成立自由贸易区。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将把握契机,顺势而上,实现全面发展的新跨越,新腾飞!为现代职业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http://www.shzq.edu.cn - 2014-05-28
  •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大学城,是2003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法定办学规模在校生数为6000名。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资源丰富。投资总额逾3亿元,占地面积5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近14万平方米。学生公寓设有5510张床位,通水通电通网络。各类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总值5000多万元;每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语音室座位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图书馆藏书数、生均体育设施等指标,均超过教育部高职高专办学要求标准的50%以上。学校建有CNKI数字图书库,校园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和信息化校园建设的要求。

    http://edu.shsipo.com - 2014-05-28

时间不限